我國的商品交易市場經歷了七個發展階段,如今正步入現代化發展階段。而這一階段國際國內形勢異常復雜,如何推進商品交易市場現代化,還十分棘手,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研究。在這一背景下,泰州市海陵區結合區情實際,建成了一批成交額大、輻射面廣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場,成為推動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但相對于現代化的發展要求,海陵區的商品交易市場還存在不少問題,亟需采取措施,推進商品交易市場現代化建設。
泰州市;海陵區;商品交易市場;現代化
我國的商品交易市場興起于改革開放。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商品交易市場大國以及交易額最大的國家,商品交易市場也在我國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商品交易市場現代化的實現路徑
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演變。30多年來,商品交易市場的形態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1979~1984年,是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這一時期主要是為集貿市場正名,并給予其合法的地位,因此,集貿市場得到了迅速發展。1984~1992年,是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的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由于我國取消了一些農副產品的統購和派購,因此,農產品批發市場開始起步。1992~1998年,是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階段主要表現為批發市場數量型的擴張。其原因是1993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四屆三中全會,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目標。至1998年,全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已猛增到10萬個。1998~2000年,是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的第四階段,這一階段主要表現為我國批發市場由數量型擴張向質量效益型發展。由于缺乏完整的批發市場資料,本文僅用商品市場相關數據進行論證。根據統計,1998年城鄉商品市場總數達到歷史最高值89177個,其中農村商品市場達到最高值65050個,國家被迫開始調整商品市場結構。截止2000年底,我國城鄉商品交易市場共有88811個,消費品成交額為24279.6億元,其中農副產品、工業消費品批發市場共7728個,成交額為10518億元。2001~2004年,是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的第五階段,這一時期進入整頓期。2001年,國務院決定開始進行“市場經濟秩序整頓與規范”,重點目標瞄準集貿市場。原因是,這一階段的商品交易市場被假冒偽劣產品、商販偷稅漏稅等“污垢”充斥著。2004~2010年,進入商品交易市場的第五個發展階段,這一時期我國的商品交易市場開始全面對外開放,并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改造。2011年至今,商品交易市場開始進入了第七個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商品交易市場步入了升級改造的新階段。
商品交易市場現代化的實現路徑。目前,很多商品交易市場已經國際化或正在向國際化發展,但如何更好更快地推進商品交易市場的現代化建設步伐,卻沒有統一的方法。尤其,近幾年來,歐倍德、百安居、家得寶、樂華梅蘭、百思買等跨國交易市場在我國的發展受限,加上很多本土商品交易市場的短命、空殼現象,更給商品交易市場的現代化出了不少難題。對此,筆者以為,應當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斷地創新商品交易市場的組織形態。
堅持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現在很多商品交易市場都在探索現代化途徑。比如,許多大宗商品電子交易開始實行“T+0”模式,即,一天可以買進又同時可以賣出,甚至可以透支賣空交易,將巨款投資用于投機市場的建設。
堅持科學搬遷調整,合理補償。現在很多市場正面臨著搬遷和調整的問題,這關乎到眾多商戶的切身利益,因此,同樣是一次重大的革命。絕不能再像20世紀90年代那樣,用高壓手段,對商戶進行驅趕,如今這種老辦法只會將矛盾進一步激化。有鑒于此,現在的搬遷與調整必須要符合產業政策,必須要講法律,要給商戶帶來利益,要對商戶的損失應進行合理的補償。
推進商品交易市場國際化發展。商品交易市場的國際化,既包括國內市場的國際化經營形式,也包括邊境兩國政府的合作經營以及走出去辦市場等形式。目前,我國國內市場已經實現國際化經營。此外,還應當高度重視的是,有些市場引導商戶學說英語、俄語、日本語、韓語等,提高商戶素質,這同樣也是國際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2.海陵區商品交易市場向現代化邁進的阻力
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市場建設整體規劃有待進一步加強。該區部分市場不注重品牌化、專業化,以低附加值和低端品牌為主,造成市場結構趨同。以家具建材市場為例,目前該區及附近地區就有中嘉、嘉誠、永安、南海、華林、好易家、海舟、海泰爾等中小規模家具建材市場,還有月星家居、紅星美凱龍和名流國際等大型家具建材市場,交易市場數量規模已呈飽和狀態,競爭更加激烈。
硬件配套滯后于市場發展,市場經營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經過多年的發展,該區大部分市場的環境雖有了較大改善,但仍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以溫泰市場第三區為例,目前該區擁有經營戶383戶,各類機動車253輛,于獨立區域內自我循環的初級階段,對外交流少,輻射范圍小。
“低、小、散”現象較為突出,億元市場發展有待進一步加快。2008年全國億元商品交易市場平均攤位營業面積達74.8平方米,平均攤位年成交額184.8萬元,而2010年該區億元市場平均攤位年成交額卻只有80萬元左右。主要原因:一是市場集聚力較低,;二是市場管理重攤位數量,輕攤位質量;三是由于傳統型粗放型市場較多,真實銷售數據難以準確掌握。
3.推進海陵區商品交易市場現代化建設的建議
與南通崇川區、揚州廣陵區相比,海陵區市場消費的繁榮度和集聚度還比較低。近年來,崇川區提出了主動接軌上海的市場差異化定位思路,廣陵區準備打造三大百億級商圈來提升市場的集群效應。因此筆者建議,應盡早出臺科學詳細的商品交易市場建設和發展規劃,形成布局合理、減量增效、配套完善的現代市場體系。
合理規劃布局,不斷提高市場適應力。一要重點培育有產業依托、關系民生的大型批發市場,逐步實現中心城區內市場向外圍轉移,形成布局合理、流通高效的商品交易市場體系。二要適度控制無產業依托的工業消費品市場的新建擴建,嚴格控制集貿市場式的工業品交易市場,不再建辦新的小商品市場。三要大力發展專業化市場,重點培育代表市場特色的品種,強化本地產業對專業市場的支撐能力,形成具有該區特色的專業市場。
加快轉型升級,推進市場建設管理科學化。一要改變管理方式,變物業管理為經營管理,按照市場經濟運行規則對市場進行公司化管理。二要改革交易模式,由傳統交易模式逐步向商品展示訂貨中心、批發采購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商品配送中心等新型模式轉變,擴大經濟規模。三要完善配套功能,積極探索“前伸后沿”的發展路子,拓展市場的招標采購、物流配送、簡單加工、網上交易、質量檢驗以及生活服務等延伸功能,拓展銷售渠道。
實施品牌戰略,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一要重點扶持品牌市場和龍頭市場建設,逐步形成以全國性市場為龍頭,區域性市場為骨干,地方性市場為補充的層次分明的市場體系。二要通過招商引資、資本運營、兼并、重組來擴大市場規模,理順產權關系,構建大型交易集團,培育更多大型批發市場和專業市場。三要突出“專”和“強”的特色,樹立“品牌興區”理念,吸引品牌企業到市場開設專賣店、總經銷、總代理等現代經營方式,進一步提高市場專業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