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鑒定飼料質量時必測的常規營養指標。以往飼料檢測普遍采用的標準方法是半微量凱氏定氮法,但是由于粗蛋白質測定過程相對較復雜,所以現在我省已有多家質檢中心購買了半自動的凱氏定氮儀,它具有消化時間短,操作簡單,準確性高、價格較便宜等特性,備受使用者青睞。但在使用中有些不容忽視的注意事項,在此跟大家分享。
飼料;粗蛋白;凱氏定氮儀
制樣:用粉碎機粉碎樣品后,一定要全部清理干凈作為備用樣,如果清理不徹底,將影響檢驗結果。
稱量:稱量時,由于消化管較長,所以直接稱量不太現實,可以用濾紙制成適宜的尺寸用來包裹樣品,要注意濾紙一定要用定量濾紙,因為里面含氮量很低,可以忽略不計。用濾紙包住樣品放入試管口慢慢滑到試管底部。稱樣量約0.3000g為宜。加催化劑和硫酸。催化劑可以用儀器公司配備的消化片,但由于價格相對比較昂貴,所以還是用國標中混合催化劑的方法比較合適,不影響檢驗結果。催化劑要按照國標中規定的用量(6.4g),如果加入了過量的催化劑,在消化結束時常會發生凝固現象;加少了就會消化不完全,影響檢驗結果。
消化:專用的消化爐相對于傳統的消化方法來說是一種良好的改進。在稱量樣品的同時就可以將消化爐打開預熱,溫度設置為420℃。由于所配備的消化管的冷熱膨脹性能好,所以不必擔心由于驟熱而引起破裂。消化時間設定為1小時即可,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蒸餾:儀器中有好幾種設定程序,你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需要設定不同的程序。在蒸餾程序開始前要先進行空蒸,使去離子水沸騰,產生水蒸氣,為蒸餾程序做準備。加堿的量與消化時所加入的硫酸量的比應為4∶1,程序中的延時設定根據情況而定,如果消化液不凝固,可以設定的短些;如果發生凝固,應設置的長些,以利于在蒸餾開始前用水蒸氣使消化液溶解。蒸餾時間初步設定為3分40秒,具體時間依照硫酸銨的檢測結果進行調試。
空白測定:做空白試驗的消化管中應當放入與稱量樣品時一樣大小的濾紙。其他操作步驟與樣品相同。
蒸餾及操作準確性檢測:在進行樣品檢測的同時,精確稱取0.1000g分析純的硫酸銨代替試樣,直接蒸餾,滴定。國標中所規定的是測得的硫酸銨的含氮量應為21.19€?.2%,但此處所說的硫酸銨的含量是按100%計算,但實際中的硫酸銨(分析純)的含量一般是99%,所以測得的硫酸銨的含量應與21.19€?.99€?.2%比較,以檢驗蒸餾和滴定各步驟是否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