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老齡人口的增長、慢性非傳染病的增多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和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國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成為21世紀城市衛生工作的發展方向。新時期的衛生工作方針提出“農村為重點”和“科教興國”的戰略。21世紀,中等職業衛生教育應如何適應形勢發展,利用職業教育優勢,培養出實用型的中等衛技人才呢?
一、社區衛生服務是新世紀衛生改革的重要工程
社區衛生服務是以社區為范圍,以家庭為單位,以健康為中心,以老年、婦女、兒童和慢性病人為重點服務對象,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與計劃生育指導的六位一體,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性服務。社區衛生服務的意義很大,有利于適應醫學模式轉變的需要;有利于解決社會老齡化帶來的衛生問題;有利于強化醫療衛生保健網的預防保健工作。
二、提高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質量,適應社區衛生服務的需要
1.改革課程體系,培養社區保健人才
21世紀護理發展的趨勢:社區醫護人員將成為初級衛生保健的主要力量,保健人員將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他們將成為醫生及其他健康人員的合作者。為危重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技術的護理仍是社區保健的重要任務。
自1997年衛生部頒發了三年制社區保健專業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以來,全國各地衛校紛紛支持護理改革,對社區保健教學加大投資,推廣實施“目標教學”和“整體化護理”,重點放在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衛生保健等課程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素質。但是我國中等護理專業仍然存在“兩重兩輕”現象(即重理論,輕實踐;重專業,輕人文),沒有實質性的突破。中等社區保健專業培養的不僅是醫院服務人員,還有社區保健人員、家庭保健人員等。如何適應社區衛生服務的需要呢?筆者認為,首先是改革社區保健專業課程體系,從教學計劃入手。因為教學計劃是人才培養的“藍本”,其制定得科學與否直接影響著“產品”的銷路,影響專業建設與發展。教學計劃的核心是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具有特色,三年制社區保健專業才能辦出色。
重視教材編寫和課程設置。中等職業衛生教育的教材要體現醫療衛生、醫藥行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新理念和新成果。以醫療衛生的要求與標準進行取舍,邀請一些有經驗的一線醫護人員編寫教材,因為一線的醫護人員最了解崗位要求與新技術的使用情況。再有,根據學生的文化素質、職業資格考試特點與崗位要求自編講義,進行教學改革。摸索案例教學與學生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課程設置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醫療行業職業能力的要求。
2.多種形式培養人才
許多中等職業衛生學校開辦護理專業大專自學考試輔導班,為廣大中專生自學成才創造條件。有些中專衛校與電大聯合辦學,開辦社區保健大專班,培養成人中等專業護理人才來填補衛生護理人員缺少的情況,在短期內補充人員的不足。以上兩種嘗試均可以改變我國護理人才水平低的現狀。
3.培養“全科型”醫士類學生,為社區衛生工作服務
(1)發展中等全科醫學教育是中等職業衛生學校今后的出路和機遇。我國中專技校的醫士專業已逐漸減少招生,因為畢業生很難分配。雖然醫士水平難于適應越來越高的衛生服務需要,但從國情和省情出發,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醫學專業的中等醫學教育仍是處于一個辦學層次。當前需要解決的是醫士專業的定位問題,其中有不少分布在老少邊窮地區,這些農村基層缺醫少藥的情況仍然比較嚴重。因此,我國衛生工作方針仍以農村為重點,為農村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的衛技人才是今后醫學專業中等職業衛生教育方向。
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全球性戰略目標,居民80%以上的健康問題應該在社區服務中解決,社區衛生服務在中國是新世紀的衛生改革工程。隨著社區衛生服務在全國的推廣,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全科醫生,另一方面,鄉鎮衛生院的衛技人員素質亟待提高。衛生成人中專學校應抓住機遇,發展全科醫學,培養中等全科醫生。
根據衛生部的規劃:到2000年,經濟發達地區中心衛生院的醫師級衛生技術人員,應以??飘厴I生為主,并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中專畢業生。從我國國情出發,我國目前的全科醫學教育應立足于以大專為主的培養層次,兼顧中專,逐漸發展本科教育,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培養模式。
(2)利用衛生成人中專教學資源,進行多層次辦學。成人中專衛校具有一定的辦學規模和辦學條件,可以在師資水平高、教學設備完善、教學水平優良的衛校進行多層次中等全科教學工作。
第一,中專層次的全科醫學教育。目前,成人中專衛??筛鶕數匦l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將社區醫學專業改為社區全科專業。開辦中專層次的全科醫學教育,為今后開辦全科醫學高職班積累經驗。
第二,大專層次的高職全科教育。師資力量雄厚的成人中專衛校曾經有辦成人大專班的經驗,可開辦高職全科醫學班,招收高中畢業生或初中畢業生,學習3~5年達到社區全職醫生水平。
第三,成人全科醫學教育。在有條件的衛校可開設大專、中專層次的成人全科醫學教育學歷班或培訓班,把具有中專或相當于中專水平的在職醫生納入培養全科醫學的軌道。設立鄉村醫生的培訓和函授班、成人大專學歷班、全科醫學專業證書班,將??茷楸尘啊⒁约膊橹行牡幕鶎俞t生轉變為全科為背景、以病人為中心的全科醫生,轉變觀念,樹立全科意識,掌握全科醫學的知識和技能,盡快適應社區衛生服務的需要。
三、開展崗位培訓和衛生講座,提高全民自我保健能力
1.加強衛技人員的培養,改善農村衛生服務的現狀
我國13億人口中,有9億是農民,貧困地區農民疾病仍以傳染病為主,發達地區農民疾病構成已轉變為慢性非傳染病為主的疾病譜。農村衛技人員素質較低,大專以上衛技人員比重只占8.4%,中專占38.95%,無正規學歷者占52.65%。低層次的衛技人員越來越不適應農村衛生工作的要求。
政府應加大預防保健的投入,通過鄉村衛生一體化,轉變鄉村衛生室服務模式由被動診治疾病為主轉變為主動預防和控制疾病為主的新型服務模式。在此同時,更新衛技人員的知識結構。中等職業衛生學校通過函授、面授等方式加強對在職無學歷人員的中專學歷教育。開辦預防醫學短期學習班。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針對衛技人員中\"健康教育,自我保健\"等觀念淡薄的情況,開辦《社區衛生服務實施》短期學習班,從整體上提高衛技人員的整體觀念,提高農村人口的衛生意識。
2.加強護士的崗位培訓,突出社區護理
社區衛生服務開展后,護理由臨床護士轉為社區護理。社區護理集預防醫學和護理學為一體,以促進社區人群健康為宗旨。社區護理體現了以健康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護理人員應區分出臨床護理和社區護理,明確社區護理的特點。因此,中等職業衛生學??梢耘浜厢t院開辦整體化護理學習班、衛生保健學習班,突出社區護理、社區保健,徹底轉變護理人員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
3.積極開展老年健康教育
我國逐漸成為人口老齡化國家,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工作顯得特別重要。在社區健康教育不完善的條件下,中等職業衛生學校要開展“老年保健講座”“老年心理學講座”保健的方法,減少老年病的發生,向WHO提出的“健康老齡化”的目標奮斗。
社區衛生服務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全社會參與。作為成人教育工作者應走在衛生改革的最前線,多元化多層次培養人才,為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總目標而努力。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