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院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建設以崗位技術為培養目標,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重新構建課程體系,根據專業技術委員會的指導和開發任務書、任務指導書、任務標準等教學資源,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建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實習基地。
關鍵詞: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專業建設
一、模具設計與制造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比亞迪模具公司、杰恒精密模具公司、一勝百模具公司、奧聯精密模具公司、三普模具公司、凱美模具公司、巨輪模具公司等300個模具企業的市場調查,模具設計與制造的發展將向高速精密加工、多軸聯動加工、集成機床加工的高效化、清潔化、多樣化、復合化方向發展。
二、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建設目標
職業院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建設的目標就是培養適合企業崗位需求的模具設計、制造、管理、服務、項目的新型高技能人才。應適應企業崗位技術需求,以職業標準為導向,以培養能力為核心,逐步建立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創新教育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建立完善的教學資源庫,建設一支校企共建的“三高”師資隊伍,開拓校企合作運行機制,與高等院校、知名企業工程師組建專業技術委員會,共同建設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三、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模具設計與制造人才的培養模式是“工作過程導向”的培養模式,主要是以職業崗位活動導向一體化教學為手段,以崗位技能為主,職業技能為目標,拓展相關專業知識,強調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在培養過程中與企業緊密合作,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實現學校教學與企業生產崗位無縫對接,學生畢業即可直接上崗,如表1
所示。
四、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1.課程體系結構
在模具人才培養能力分析的基礎上,圍繞崗位工作任務需要的模具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打破傳統課程體系,構建以企業生產流程為主線、以崗位能力為目標、以職業能力為宗旨的“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其結構如圖1所示。
如第一學期以“疊層筆筒”產品模具為實訓目標,以企業生產流程為主線,融合模具鉗工、模具測繪、模具拆裝、職業道德、模具基礎知識等課程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點,通過在校內外實訓基地制作疊層筆筒模具,強化“工作過程”的培訓過程。
2.課程開發與教材編寫
課程開發與教材編寫以模具設計與制造崗位能力為依據,開發任務書、任務指導書、任務標準三大教學資料。任務書包括任務目標、任務計劃、任務實施、任務測評、結果評價等內容;任務指導書包括任務流程、適用范圍、準備階段、作業階段、總結階段、參考資料等內容;任務標準包括任務學時、學分、適用專業、任務前續、任務定位、任務設計、任務目標、職業標準、任務過程、實施建議、教學評價與考核、教學資源等內容。在開發三大教學資料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委員會的指導作用。
任務書強調工作過程任務式教學過程,主要結合崗位需求的技術點和知識點編制,其結構是將產品分解為多個項目,每個項目設有多個任務,每個任務產生多個子任務,一個子任務融合多門課程的相關知識點、技術點。如圖2所示。
3.教學資源建設
按就業崗位群職業活動的工作任務,密切聯系模具企業生產實際,制定教學資源庫建設方案,完善教案資源庫、課件資源庫、教材資源庫、教學視頻資源庫、試題資源庫,以為項目任務學習提供必要的教學支撐。
4.教學方法創新
通過舉辦項目任務教學法研討會、講座,使專業教師掌握項目任務教學法的理論和運用技巧,以項目、案例、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改革教學手段、方式,引領教學模式創新。
5.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
以崗位和職業資格能力要求為依據,制定學習過程評價制度。根據工作過程中的表現對學生專業知識、工作方法、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合作態度、創新意識等進行綜合評價。通過督導機制、學生信息反饋手段等對教學實施過程控制,開展課堂質量測評,實施教學評價考核措施。
五、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以專業帶頭人培養為引領,以骨干教師培養為帶動,以“雙師型”教師培養為支撐,以企業兼職教師為補充,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
(1)通過到企業實踐鍛煉,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讓其主持課程教材、教學資源、考評體系的建設等工作,增強其專業教學能力、建設能力、改造能力、開發能力,將其培養成為具有高級職稱、高級技能等級證書的“雙高”型專業帶頭人以及專業建設與教學教育骨干力量。
(2)從企業聘請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與企業簽訂師資培訓、人才交流方面的校企合作協議,拓展教師培訓渠道,為教師提供社會實踐的平臺。通過制定各類管理辦法,充分發揮企業兼職教師的作用,讓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實現價值最大化,不斷優化師資隊伍建設。
六、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建設和保障
建立由行業、企業專家組成的專業建設咨詢委員會,對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課程建設、校企合作、學生管理制度、考評制度等進行調研、指導和評估。共同建設校外實習基地,將校外實習基地建成融學生社會實踐、頂崗實習、就業、教師培訓和技術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實訓基地。
在專業建設中應做好組織保障、管理保障、經費保障工作。確定專業項目建設的總體及分項目標,負責專業項目建設的規劃、領導、協調、執行管理。實施項目責任制度,明確責任人,對項目實施進度、質量和效果進行監督和檢查,完善激勵機制,制定并認真實施項目建設績效考評制度。
參考文獻:
[1]顧京.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素質教育[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
[2]黎明,尹波,宋君,張兵.高職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與評價[J].職業技術教育,2010(23).
[3]吳雪萍.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4]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5(22).
[5]石偉平,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技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阮百強,湛江市技師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