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技工院校的畢業生成為企業競相爭搶的“香餑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顯示,與制造業有關的車工、鉗工、電工、焊工、數控、機電、汽修等大類專業的高級技工或技師就業率均在98.7%以上,技工院校的就業率基本達96%。但是,我們也不得不面對有些技校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因不能適應崗位的工作要求、人際關系或因不能吃苦耐勞而辭職或被辭退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學生沒有正確的擇業觀,沒有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不能正確地評價自我,不具備愛崗敬業、樂業奉獻的精神,從而也就不具備應崗的基本職業能力。因此,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技工院校適應市場需求、培養合格畢業生的重要保證。
一、通過角色轉變,做好充分的職業準備
大多數學生剛進入技工院校時,感到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學習,更不知如何走好三年或四年的技工院校之路。學生們雖已選定專業,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熱愛它。對于所學專業相對應的職業素質要求,更是一片茫然。因此,職業道德教育應從學生一進校就抓起,結合新生入學的就業指導課上好德育教育第一課。首先以學生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重點放在“未來社會和職業發展對學生的素質要求”、“全面認識自己和社會”等問題上,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方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不斷提高自己適應未來社會和職業發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質,做好職業準備。
二、圍繞“職業”,進行深入淺出的職業道德教育
一個人要想事業成功,必須樹立正確的職業思想、職業價值觀,具有樂業、敬業的精神。對于社會而言,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抑制各種不正之風、轉變社會風氣、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保證。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嘗試介紹不同職業對從業人員的道德品質要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職業價值觀,在職業道德教育中,把職業道德化作各種工作守則、規章制度、行為準則,讓學生從了解規范、遵守規范做起,更好地穩定專業思想。
三、樹立合理的職業理想和職業意識觀念
俗語有云:“職業不分貴賤”,“干一行,愛一行”。
首先,全體技校學生要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技校學生對職業工種不能挑肥揀瘦,要明白無論身處哪一行業,只要肯埋頭苦干、腳踏實地、積極進取,都將有一份收獲并取得良好的成績。
其次,技校學生要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在職業指導課中,應該指導學生冷靜客觀地看待自己,發現自己的潛力和專長,明確社會的需要和就業要求,選擇既可以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又能調動起自身潛能的職業。
四、將合理適度的財富觀念滲透到職業道德教育中
尚處于就業選擇階段的技校學生,還未建立起成熟的財富觀念,賺錢可能是這些學生唯一的工作和奮斗目標。針對這樣的現實情況,職業指導課教師應該向技校學生灌輸合理適度的財富觀念,做好防患于未然的預防工作,提倡技校學生通過合法并且合乎職業道德要求的方法和途徑,通過踏實、辛勤的勞動來獲得合理的報酬,盡可能避免技校學生在通往財富的道路上走錯方向。
五、有效開發技校學生的職業創新能力
要有針對性地培養技校學生的職業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創新能力,需要技校就業指導工作者和學生相互配合。技校就業指導工作者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實際運用職業技能的環境,例如建立實訓基地,結合國家相關部門的工作指導和要求,開展職業技能的鑒定和考核工作,幫助學生獲得相應的從業資格證書和鑒定證書,并給予其在實訓基地實際運用職業技能的機會,通過階段性的鍛煉,使技校學生對所學專業技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能更加扎實地予以運用。還應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技能評比和競賽活動。通過這些評比和比賽使技校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對職業技能和成果有所創新。
總之,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在技工院校學生高就業率的背后,隱藏著不能穩定就業的危機,因此我們要重視對學生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除了傳授其職業技能之外,還應注重其職業道德的教育和培養,爭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市場經濟建設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作者單位:煙臺市商貿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