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與變壓器是目前各技工學校電工電子、機電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這門課程理論性強,基本原理是建立在電磁感應、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等比較抽象的理論基礎上的。學好這門課程難度很大,需要具備數學、電工基礎、物理等多門學科的相關知識。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著學生難學,老師講不明白的情況。
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目前,多數技工院校還是沿襲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分開實施的傳統教學方法。理論課堂上“一言堂”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勢必會造成“言者津津,聽者昏昏”的教學局面。等到進行實習操作時,對于一些基本的理論,學生也忘得差不多了,實習操作往往局限于表面操作訓練。老師講課吃力,學生又學不到東西,事倍功半。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學校結合技工學校專業及學校自身特點,局部做了一些嘗試。將理論與實習教學相結合,即一體化教學,旨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就業能力,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們的一些做法。
一、設計課題教學計劃
首先我們借鑒現有的大綱、教學計劃、教材,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和人才培養的方向,創建課題形式的教學計劃。就是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個教學課題,圍繞著課題組織并開展教學。所選課題要滿足以下條件:一是該課題具有相對獨立的教學內容,具有典型性;二是能將這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在一起;三是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四是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習的知識解決過去從未遇到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比如在變壓器教學中我們設計了課題《變壓器的吊芯與組裝》,了解變壓器的結構;課題《變壓器的空載和短路試驗》,掌握變壓器參數的測定方法;課題《變壓器繞組的連接》,掌握變壓器繞組極性的測定方法等。這樣在一個個課題的完成過程中就形成了對變壓器理論和技能知識的綜合掌握。學生在課題的引導下,明確了學習目標,從而大大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習熱情。
二、一體化教學模式和設施的配備
我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將電機與變壓器的理論課和實習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僅由一名專業教師在專業實訓室擔任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邊講解邊操作的方式,切實做到理論與實踐密切聯系,理論教學用實踐去驗證,而實踐教學用相應的理論知識去指導、解決,從而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這種教學模式就需要一個一體化教學場地和設施與之配套使用,而且盡可能與工廠實際工作場景一樣。我們的學生在配有多媒體教學設施的實訓車間內,在教學區先通過課件、板書等常規教學方式集中上課,講解理論,隨后在相鄰的實訓區內分組實訓,這樣的教師直觀高效。同一部分內容先講后練,分層次消化吸收,有利于知識的深層次掌握。在這種車間和課堂兼容的場所里,學生集理論知識學習和技能操作訓練于一體,教師與師傅合一?!半p師型”教師將真正在職業教育中扮演主角,最終形成知識、技能、勞動產品三種教學成果,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三、強化操作技能,重視技能質量和速度的訓練
一體化教學,是以實訓為特征的新型技工學校的辦學思路,充分體現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結合生產實際,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以為企業提供具有良好素質、熟練操作技能的實用性人才為目標。因此,教學中應突出操作技能訓練。我們強調的是技能的質量和速度。為了強化操作技能,在課題進行時加入了競爭因素。例如在進行電機的故障測試及檢修課題時,我們給電機設置多處隱蔽故障,采取比賽定成績的辦法,讓各組同學根據現象查找故障,并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電機的正常運行。著重訓練學生靈活運用技術的能力,要求查找障礙要準確,處理速度要快。這種訓練可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以滿足社會對“訂單”式人才的需求。
四、加大教學難度,培養創新型人才
當前,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技能人才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人的創造力主要依靠多向思維、思路廣闊、主動的探索。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們在教學中加大了教學難度,注意對學生進行多向思維的訓練和主動探索的培養。例如在變壓器連接組別的判斷中,我們不僅要求學生能根據接線圖判斷連接組別號,還要根據組別號畫出繞組的接線圖,訓練其逆向思維和正向思維。講完步進電動機的原理后,讓同學們思考PLC是如何控制步進電動機旋轉的。通過打破學科界限,訓練同學們的發散思維。這樣學生就由“被動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動實踐、手腦并用的創新型”轉變,滿足社會對創新型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為其在工作中能獨立完成生產任務打下技能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龍口礦業集團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