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師個人的高尚的品質、知識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風等,即通過他們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精神風貌,思想品德,治學態度,氣質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高尚的品質是教師人格魅力的保證
教師要在政治思想、個人品德、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等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統一。
二、知識、技能是教師人格魅力的基礎
教師必須善于接受和消化新知識、新技術,認真鉆研業務,同社會相結合,進行校企合作的知識拓展,專業訓練,進行新課改,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既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具有廣博的相關知識。
三、執著的敬業精神是職業教師人格魅力的體現
教師必須對教學充滿熱愛之情,具有樂于為職業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必須對職業教育事業充滿高度的責任感,兢兢業業。教師只有增強教書育人的事業心和榮譽感,甘心為教育事業獻身,體現教師的人格魅力,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四、如何塑造職業教師人格魅力
1.有健全的人格
具有較完善人格的人,生活態度是積極的,身心也趨向健康,而人格不完善者則影響其社會的適應能力。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總導演,其性格和心理特征必須是健康的、積極的,這會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創造出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和情調,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輕松地學到知識。
2.有一顆寬容的心
職業學校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向青年期過渡的階段,用黑格爾的三段論解釋正處于“反”的階段,對社會、對事物經常會出現與大眾相反的認知,表現出叛逆、憤世嫉俗、崇尚個性等。這一階段的學生經常會做出令老師吃驚的事情,而中職學生又經常是被忽視的群體,所以對這個時期的學生,要以寬容的心來引導和教育,不能次次給予否定。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不同的表現形式與表現機會,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當然,寬容不是縱容,是有原則、有方法的寬容。
3.關愛學生,激勵學生
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通常學習成績比較差,很多學生在小學、初中期間經常被過多地否定,往往不被社會看重,甚至家長對其也傷心失望。而在校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階段是學生心理和生理急劇變化的重要時期,同時在校學生絕大部分是寄宿生,第一次離開家人過集體生活,面臨生活和學習環境的巨大變化,及以往生活經歷的影響與自我調適能力的不足,使他們很容易產生各種沖突。因此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多走近學生和學生零距離地溝通,使師生關系更融洽,并在現實生活中多予以幫助,幫助學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與人格完善,讓學生快速地適應我們的校園生活。
同時教師要學會激勵不同特質的學生,一般情況下教師往往注重其優點與缺點,從另一角度看,學生是沒有優劣之分的,只是在其人格特質中表現出不同方面的特質,教師要善于關注學生的不同特質。有選擇地賞識其不同特質,并培養、激勵其這方面的特質。為了學生全面的發展、為了全體學生,教師要關注、關愛、激勵學生,善于捕捉學生的不同特質、不同能力,賞識學生在學習上、實訓上、生活上不同的健康特質。所以要通過教師的實際行動使學生感受到這種期望所帶來的溫馨、情感的支持和切實指導的關愛,特別是真誠的鼓勵和積極激勵學生。讓學生去自我發現自己的特長和優勢,積極地提升自己,在學生眼中,教師不僅僅在教書,更重要的是要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4.榜樣的作用
優秀的教師能通過自身的人格力量去積極影響和熏陶學生,努力培養學生的“慎獨”精神,讓學生能夠在不斷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質。長期的教育熏陶,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能夠不教而教,使學生能夠自覺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促使學生把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內化為一種自覺行動,一種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康、自由、生動活潑地發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影響可延續到人的一生,其廣泛可涉及到一個人的心理、意志、情感、道德品質等諸多方面。作為教師,身教的重要性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老師是學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樣。老師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態度,儀表和行為等方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和教育作用。這一階段的學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塑成的階段,所以教師更要樹立典范,以自身的行為、態度、觀念影響學生。
(作者單位:河南醫藥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