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如何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競爭力,是民辦高校在發展中應重點考慮的問題。
一、民辦高校教學管理的特色
1.“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
一方面,由于目前的生源情況,民辦高校需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從實際出發組織教學。另一方面,由于辦學經費來源于學費、學費相對于其他公辦高校較高等原因,民辦高校更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民辦高校要尊重學生,建立學校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使學生自主、學生自治、學生參與管理落實到學校生活的各個層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創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管理模式。設立“學生教學聯絡員”,教學管理部門定期召開“學生教學聯絡員會議”,收集教學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同時,學生教學聯絡員也可以隨時向教學管理部門提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改革,同時,在考核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適當傾斜,調動廣大教師的教學改革積極性。教師在授課方面,運用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自學指導法、參觀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訓方面,力推任務驅動和項目開發相結合的復合教學法。在考核方面,變以筆試或幾個技能點為主的傳統考核方法為綜合項目設計考核,促進學生技術能力的培養。
(3)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成立若干與專業知識密切聯系的社團,并給予一定的經費資助,從而讓有專長的學生帶動更多的學生學習。
2.適應市場變化的教學管理模式
(1)以市場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市場導向理念對高校課程改革影響深遠,它要求高校課程有根本性的改變:其一,以顧客需求為中心;其二,開設優于競爭者的差異化課程;其三,高效整合教育資源,推動課程改革。
(2)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要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點和學生的知識水平,堅持“面向市場、主動適應、靈活多樣、按需辦學”的辦學方針,根據市場需要,優化專業設置,合理配置教學資源,精心打造骨干專業,深化課程改革。
3.精簡的教學管理機構
民辦高校為了生存和發展,追求管理的效益和效率。因此在完成教學管理功能的同時,注重構建精簡的教學管理隊伍。管理模式的高效率和靈活性是民辦高校教學管理的特點之一。
二、存在問題
1.教學管理人員不足,隊伍不穩定
教學管理范圍包括日常教學管理、教學計劃落實、排課、考試、課酬金計算、學籍管理、教材、實驗室等等。在民辦高校,平均一名管理人員就要負責800~1000名學生,這個比例大大高于普通高校。民辦高校還普遍存在著“重教學,輕管理”的現象,管理人員的待遇遠不如教師,導致管理人員流失。
2.教學管理隊伍理論素質不高
教學管理人員疲于應付事務管理和日常瑣事,即使想學習一些管理科學知識和業務知識也沒有機會和時間,更無暇開展教育調查、分析、研究和總結工作,素質難以進一步提高。
3.教學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創新意識不強
教學管理隊伍中科班出身的并不多,絕大部分人員欠缺現代教學管理理念、教學管理規律、教學管理手段等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學管理工作的創新。同時,日常工作占用了教學管理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超越眼前工作進行創新、改革,成了一句空話。另外,待遇偏低、激勵措施少等也大大影響了教學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提高民辦高校教學管理水平的對策
1.提高對教學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
一是要從教學管理人員的教育、培養、穩定等方面下功夫,為他們排憂解難,注意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要從人員的配備、使用、培訓、晉升、待遇等方面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為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創造良好的氛圍。
2.建立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相對穩定的教學管理隊伍
建立一支專兼職結合、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精干高效和相對穩定的教學管理隊伍,是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基礎。要逐步改善教學管理隊伍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提高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
3.加強教學管理隊伍的業務培訓
有計劃地安排教學管理干部的崗位培訓和在職學習,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教學管理培訓,特別是現代教育理論、教學管理理論的培訓,不斷提高各級教學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促進其管理水平的提高。
4.開展教學管理改革的研究和實踐
要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質量,必須開展教學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并及時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管理工作實踐中。
在未來發展中,民辦高校應積極發揮自身教學管理的特色,積極探索,加大教學管理人員培養力度,在高等教育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河北省交通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