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入讀技工院校的學生,大部分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在中小學階段由于學習成績不佳而備受冷落與歧視,自信心和自尊心備受打擊。班主任應盡力幫助這些學生戰勝自卑,迎接挑戰,發奮學習,成為大有作為的技能人才。
一、注重正面引導
剛剛走進技工院校大門的學生,對新環境充滿了好奇,對新教師充滿了期待,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了解、理解、信任和表揚,渴望別人能尊重自己,渴望和同學能平等友好地相處,渴望得到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的關注,渴望能夠在學校里學到技術,成為一名有用的技能人才。針對學生的這些需求,班主任一定要因勢利導。一是充分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中國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跡讀本》,大力宣傳工人專家李斌等十位楷模的先進事跡,讓楷模的成才經歷和技能貢獻成為教育、激勵學生的最好載體,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讓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二是邀請優秀技校畢業生回校作專題講座,以他們的成長經歷教育學生,使學生們認識到入讀技校并不是低人一等,只要目標堅定,不懈努力,同樣可以成才,可以用勞動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明天,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三是邀請相關教師作就業形勢的報告,讓學生們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目前中國最缺的人才中就有技能人才。中國作為一個制造業的大國,目前技師、高級技師僅占技能勞動者的5%。據相關部門預測,到2020年,我國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將比2009年增加990萬人,缺口巨大。通過向學生傳遞這些信息,引導學生了解國情,正視現實,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找到合理的人生定位,消除悲觀情緒,拋棄思想雜念,振作精神,勤學苦練,努力成為合格的技能人才。
二、注重個性發展
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擁有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空間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內省智力、自然智力等基本智力。個體之間的個性差異是各種基本智力的不同組合所致,導致個體在心理和智力上有著各自的強項。所以可以說,每個人都是聰明的,每個人都是出色的。因此,在注重正面引導、喚回學生的自信心的同時,班主任還必須認真對待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關注和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使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都得到充分的肯定、贊賞、發揮和展現。一是組建班干部隊伍,挑選一批有領導能力和潛質的學生擔任班干部,讓他們在組織、管理班級的工作中充分發揮才干。對那些調皮而聰明的學生也可以考慮,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二是組織開展各種有益于身心的活動,如體育競技活動、文藝匯演、演講辯論、專業技能比賽、旅游活動、聯誼活動、街舞比賽、滑輪比賽、公益愛心活動等,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和個性,使他們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以增強其自信心,激發其上進心,提高其綜合能力,讓其在技校這個舞臺上盡顯人生風采和個性魅力。
三、注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技工院校班主任是到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職業教育方針能否得到全面貫徹,關系到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目標能否全面實現。班主任的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繁重。
要將一個班級帶好,要讓自卑的學生重拾自信,搞好師生關系至關重要。首先,班主任要尊重學生,把學生看作是平等的朋友,加強溝通工作。不僅在課堂上多交流,而且要走進宿舍,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愛好和興趣,從而對癥下藥。其次,要理解學生,寬容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師生間存在代溝是必然的。但班主任要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學生的種種異常行為背后往往有社會、家庭、同伴影響等復雜因素,在處理問題時不能急躁,要有耐性,應在調查了解的基礎上尋求對策,逐步加以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放一放、緩一緩,尋找合適機會后再加以解決。班主任做工作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響其學習情緒和生活態度。第三要多表揚,少批評。即使批評,也要注重場合。盡量不在公共場合批評學生,可以在一對一的情況下進行批評,而且是先表揚、后批評。批評和表揚的方式方法正確,對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其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至關重要。平時,班主任要多和學生接觸和交流,在思想上、行動上、學習上、生活上多關心學生。班主任只有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學生才能發自內心地“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導和幫助,走上一條正確的人生之路,最終成長為社會需要的技能人才。
(作者單位:肇慶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