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要求,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通過對高職學生價值取向的分析,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要求和實施特點,拓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途徑,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對學生日常服務、管理、指導、咨詢的各個環節,高度重視實訓、實習教學過程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育。
關鍵詞:高職學生 價值取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任何社會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就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青年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一、加強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大意義
價值觀念是人們以自身需要為尺度,對各種事物或現象所蘊涵意義的認識和評價。人們受自身具體利益和需求的影響,必然會形成不同的價值觀。同時,在一個社會中,人們還有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因此必然會形成共同的價值觀,這就是在各種價值觀中居于主導地位,起著統領作用的核心價值體系。一個政黨要有戰斗力,一個國家要有凝聚力,一個民族要有生命力,都要依賴于強大而牢固的核心價值體系,并使之成為政黨、國家、民族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由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本內容,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只有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社會思想共識,有效抵御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讓社會主義榮辱觀逐漸深入人心,在全社會確立褒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的鮮明導向,促進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和發展。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體現者和傳承者。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大學生,幫助他們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能夠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大學生是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積極、最活躍的群體,他們走上社會之后,將對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建設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這既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進程,又可使大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真正成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生力軍。
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現實要求,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幫助大學生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全面提高思想政治
素質。
二、當前高職學生價值取向分析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政治體制的深刻變化,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逐漸顯現出了符合時代變化的新特點。中共山東省委高校工委調查表明,當前大學生主流價值觀積極向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高度認同。90%的學生認同“大學生應走在公民道德建設的前列”,表示要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引領社會道德風尚。81.4%的學生認同“人的價值在于奉獻”,有八成以上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大多數學生具有較強的集體主義觀念,能正確看待個人和集體的關系。84.1%的學生認同“在考慮利益問題時,首先考慮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近80%學生認同“個人只有在集體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大學生高度認同中國傳統美德,95.8%的學生認同“誠信是做人之本”。
對于大學校園里的一些不文明現象和行為,大多數學生明確表示反對。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學生反對婚前性行為,66.6%的學生抵制“長明燈、長流水”現象,五成以上學生反對“在課桌、墻壁等地方‘亂涂鴉’”。
近幾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較快,在校學生已占整個高校的一半左右。高職院校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與普通本科學生相比,高職學生由于生源文化的差異,以及培養目標和就業崗位的不同,教學過程突出技能訓練等,又有著許多鮮明的特點。我們學院與五個兄弟院校開展了抽樣問卷調查,對于“當國家、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你選擇什么”的問題,60.9%的學生選擇以國家、集體利益為重,毫不猶豫地放棄個人利益。但37%的學生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放棄個人利益,2.2%的學生是放棄國家、集體利益,追求個人利益。“對校園里,考場作弊、替考、買論文等現象的態度”,39.9%的學生表示自己不會去做;7.5%的學生感到很羞愧,自己有過這樣的行為;43.1%的學生表示理解,不想因此影響聲譽;10.%的學生認為沒什么大不了,自己也做過,只要不被發現就行。“你是否愿意即便自己吃虧,也要幫助他人”,9.8%的學生表示愿意,17.1%的學生不愿意,63.7%的學生回答愿意,但應注意方式方法,9%的學生選擇不知道。“你贊同‘家人一定要照顧或贍養老人’這句話嗎”,75.6%的學生贊同。關于“無私奉獻和先己后公”的調查結果則令人大跌眼鏡,這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和深刻反思。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等多角度的分析,在肯定高職學生價值觀念主流的同時,有些現象也應引起我們的關注。部分高職學生追求個人成才、成功,但對社會現實缺乏全面認識,重金錢實惠而輕理想追求;有的學生學習不夠努力,通宵上網打游戲;個別學生遵守紀律不嚴,有抽煙酗酒的不良嗜好。
三、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的全過程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要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要求和特點,積極拓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效途徑。使之貫穿于校園文化建設、精神家園建設、和諧校園建設之中,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鑄魂工程,使廣大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1.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工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全過程,并積極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設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教育情境,把理論體系轉化成學生的語言體系,廣泛聯系現實生活中的鮮活事例,把專深的理論通俗化,把抽象的范疇具象化,把無形的理論描述有形化,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使課堂教育實現情感共振、思想共識的良好效果。
2.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文化活動
通過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校園科技文化藝術體育活動,發揮校園文化活動熏陶、凝聚、激勵、審美的作用。積極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專題講座、學術研討會等第二課堂活動。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大力發揚艱苦奮斗、勞動光榮、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利用學校深厚的精神文化傳統影響學生,利用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熏陶學生,利用優美的校園環境來帶動學生,利用各種制度規范來約束學生。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教育,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校園氛圍。
3.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于各個環節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于學生的日常服務、管理、指導、咨詢等各個環節,扎實開展生活、生存、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擇業就業教育,充分挖掘獎、貸、勤、免、補等獎勵資助制度的教育引導功能。同時,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尤其要高度關注學習困難、生活困難、心理困難、就業困難的“四困學生”,設身處地為他們想問題,找出路,解憂愁,滿腔熱情地為他們多辦實事、好事,為每個學生的成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提供發展空間。
4.要高度重視實訓、實習教學過程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高職院校的目標是培養高端技能人才,技能訓練課占總學時50%以上,學生到對口企業頂崗實習不少于一學期。因此,要高度重視實訓、實習教學。
(1)選聘優秀實習指導教師。實習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近距離接觸,他們的言傳身教對學生有較大的影響。這就要求實習教師不僅有較高技能水平,懂教學規律,更重要的是品行端正。在實訓、實習教學過程中“傳道、授業、解惑”,不僅要傳授技能,還要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2)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辦學的重要形式。學校在選擇合作企業上,要將有良好的企業文化作為必要條件。學生實訓、頂崗生產實習的環境和過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要求,企業積極參與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3)充分挖掘合作企業中高技能人才的先進典型教育資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力弘揚典型的先進事跡和時代精神,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立人先立德”,人要有所作為,必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做基礎。引導學生注重個人的品德修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行行可立業,處處可見功,勞動最光榮”的思想,使廣大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文是2011年山東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高職院校學生價值取向研究》(課題編號J11WA5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