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削外圓尺寸的精確度是車工操作者基本功的最好體現,但要想在每次加工時都能精確掌握外圓的尺寸精度,沒有熟練的基本功是不行的,怎樣才能快速提高車工操作者車削外圓的技能呢?下面介紹幾種車削方法。
一、利用對刀保證尺寸精度
《高級車工技能訓練》一書提到:精車外圓時車刀刀尖不能高于工件的旋轉中心,要求對準中心,也可以稍微低于工件的旋轉中心,但低于中心的尺寸不能超過工件直徑的三十分之一。這一方面說明刀尖高于中心會因后刀面與已加工表面間的摩擦增大而引起表面粗糙度質量下降,另一方面也說明車刀低于機床的旋轉中心時,會使車刀的前角減小,使車刀的后角增大,從而減少車刀后刀面與工件已加工表面的摩擦,降低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降低了,相對來講尺寸精度就更容易保證了。筆者經過實際加工經驗總結得出,在車削外圓對刀時,車刀刀尖低于工件的旋轉中心要比車刀刀尖對準工件的旋轉中心時效果更好,特別是對于加工直徑較小的工件尤為突出。
二、選擇車刀、加工速度保證加工精度
在實際車削過程中,我們通常采用90o硬質合金車刀進行高速車削以及采用高速鋼低速車削的方法來保證外圓尺寸的加工精度。
1.采用90°硬質合金車刀高速車削外圓
采用90o硬質合金車刀高速車削外圓,刀具如圖1所示。通常采用高的切削速度Vc>120m/min,小的進給量f=0.1mm/r和較小的背吃刀量ap=0.2~0.3mm;這種加工方式可以保證工件有較小的表面粗糙度。具體在加工時可以采用試切、試測的方法。
(1)試切削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切削深度,保證工件的加工尺寸。車刀進刀后做縱向移動2mm左右時,停止進刀。縱向快退,然后停車測量。如尺寸符合要求,就可繼續車削;如尺寸還大,可搖動中滑板加大切削深度;若尺寸過小,則應減小切削深度。通過試切削調節好切削深度便可正常切削。當車削到所需部位時,中滑板不動,縱向退出車刀,停車測量。如此多次進給,直到被加工表面達到圖樣要求為止。但最后一刀的切削深度應在0.2~0.3mm,如果大于0.3mm,則尺寸難以保證,如果小于0.2mm,則表面粗糙度難以達到要求。這種試切、試測的加工方法適合于精度較高的車床。
(2)如果遇到設備精度較低,也可以采用試切、試測的方法,即在半精車以后留有0.2~0.3mm的精車余量。精車時重新對刀,對刀后中滑板直接進到所留的精車余量,然后進行車削。車到所需位置時停止走刀,停車進行測量。如果尺寸對了直接退刀,如果尺寸沒達到要求,則中滑板不動,直接搖動大滑板縱向退出,然后搖動中滑板進給的切削深度等于測量后的余量,開車車削。如此反復2到3次,就能保證外圓的尺寸精度。
2.采用高速鋼車刀低速車削外圓
采用高速鋼車刀低速車削外圓,刀具如圖2、圖3所示。采用高速鋼車刀車削時,通常采用低切削速度,通常Vc=15~25m/min,大的進給量f=0.3mm/r和較小的背吃刀量ap=0.05~0.1mm。這種加工方式因為切削深度較小,切削速度也較小,能保證外圓尺寸精度達到圖樣要求,具體操作如下。
(1)采用圖2所示刀具,參與車削的切削刃寬度應大于進給量時,才能保證外圓的表面粗糙度達到要求。此刀具主切削刃是平直的,在裝夾刀具時不能讓整個主切削刃參與車削,要將主切削刃傾斜一個角度,只需讓1/3的主切削刃參與車削即可(也可將切削刃寬度磨到4mm左右,使整個切削刃參與車削)。精車余量約為0.2~0.3mm,開車對刀,中滑板進刀深度為精車余量的2/3,進行車削,當車刀到達所需位置時,停止走刀,然后停車。中滑板不動,大滑板縱向退刀,進行測量。測量結束后,中滑板進給深度為測量后的余量,然后正常車削。經過反復2~3次車削測量,就能達到所需的尺寸精度。
(2)采用圖3所示刀具,此刀具主切削刃為弧形,所以裝夾刀具時直接讓切削刃的最高點車削工件即可。但要注意一點,此刀具車削階臺軸時無法清根,因此不適合于車削階臺軸。
綜上所述,采用普通刀具在普通車床上加工外圓,按照上面的加工方法,基本能保證外圓尺寸精度達到要求。
(作者單位:青島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