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排模塊化教學任務,創建多元化教學體系
1.AutoCAD課程學習的主體內容
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包括AutoCAD基礎知識、二維圖形繪制、三維實體建模、工程圖編輯等。要求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完成機械零件圖樣繪制,進行產品創新構思與設計。
2.AutoCAD課程內容設置原則
課堂教學不是越全面越詳細越好,而應該在教學安排中注意詳略得當,注重實用性、啟發性、思考性,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懂得舉一反三,懂得知識的遷移,懂得觀察與對比。在編排教學內容時筆者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關鍵性的和突破性的環節進行重點突破,其他能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內容就少寫少講,留出時間讓學生去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例如在AutoCAD中,坐標是一個很關鍵的概念,突破坐標的概念是決定學生能否掌握好AutoCAD繪圖的關鍵,應詳細講解,并結合到實際的練習中。
另外,相似的內容盡量舉一反三,引導學生對相似之處進行對比和觀察,分析其相似及不同之處。例如教師首先詳細講解多線段的繪制,而在射線和構造線繪制的講解中就啟發學生先從數學的角度認識射線和構造線與線段的區別與聯系,進而讓學生自己在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嘗試射線和構造線的繪制。再如學了正五邊形的畫法,其他正多邊形的畫法就讓學生舉一反三自行繪制。
3.基于模塊化教學的課程內容設置
模塊教學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科學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教師采用的實例既要有較強的操作性,又要涵蓋最多的知識點,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同時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勤于思考,勤于實踐,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模塊化教學內容編排見表1。
二、運用創新教學手段,構建多元化教學課堂
1.總體教學思路
與傳統的黑板教學不同,AutoCAD課程的教學全程在CAD/CAM電腦房上課,學生人均一臺電腦。整個教學過程可分為:復習與回顧補充、新課講授、分析—演示—解決問題、歸納—分析—總結知識點、作業—測試、創新提高訓練等五個基本環節。教師在新課講授時要緊緊抓住學生學習注意力最集中的課堂前15分鐘,給學生充分的練習、思考、討論時間。
2.任務驅動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帶著任務上機操作。比如,在圓弧連接的學習中,當教師演示完6種畫圓的基本方法和圓弧連接技巧后,給學生具體任務,如手柄和吊鉤,先讓學生分析連接圓弧相切時圓心的定位特點,然后再進行繪制。
任務驅動教學法針對性強,有具體的實踐任務,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不會覺得課堂枯燥乏味,課堂教學效率高。
3.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有兩層含義:一是將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模塊教學是分層教學法的一個方面;二是在具體模塊的教學任務下再將教學內容進行分解,形成一層層的操作技能。
比如,在講授繪制零件圖時,將這一教學內容分解成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基本零件圖;第二層次為復雜零件圖。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樣,掌握程度也會出現不同層次,當教師在安排教學任務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不同,區別對待,便于不同的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技能。通過分層教學法,讓學生學完本門課程后,每個人都具備最基本的技能,多數學生可以達到較高要求,少數學生可以達到準專業水平。對于思維敏捷的學生,加強指導,強化機械制圖知識,為參加高級機械繪圖員考證做好準備。
4.小組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是若干個體共同協作,相互提升和影響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分組學習,使學生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擦出思維的火花。如在學習三維實體建模時,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明顯加大了。筆者嘗試根據學生的掌握層次分組,讓學得快的學生去輔導學得慢的學生。通過分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互補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與創新意識。另外在講解作業時,教師以小組交叉方式,讓同學們相互點評、修改,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5.開放性探討學習
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序。AutoCAD的繪圖方法非常靈活,同一個圖有多種不同的繪圖命令可以實現。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注意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學中感,在思中悟,在辨中明。學習過程的開放也許會影響某些課時的教學進度,但這對避免學生只會單純的模仿繪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至關重要。
三、改革教學評價方法,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積極認真地上好每節課、完成好每一個能力訓練項目、做好每一次作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傳統的考核方式已經不能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也不能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應由單一性轉變為多元性,從被動轉變為主動,從靜態轉變為動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在AutoCAD課程考核中進行了以教師評價為主導、學生自評及生生互評的全員參與的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最終的考核以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兩種形式進行,注重全面性、真實性、實用性和職業性,評價細則見表2。
在AutoCAD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中,課程設置要注重實用性,使教學項目更切合實際。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探索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新模式,讓學生及時掌握企業需求,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作者單位: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