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生制分層項目教學的含義
導生制分層項目教學就是把導生制和分層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模式有機結合,運用到項目教學中。本文所指的導生制分層項目教學,一是分層,具體包括二層含義:按學習能力把學生分層,一般分成強、中、弱三層;教師對項目任務分層,可以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或按難易程度,或按項目數量分層。二是導生制,即在班級公開選拔能力強的學生,分配到若干個小組中擔當導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本組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并配合老師做好考核和評價等教學管理工作。
二、導生制分層項目教學的實施
筆者所在學校汽修類班級多,每班學生多達四五十人。同一批設備每天使用率很高。因此,對項目的選擇和時間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項目所涉及的知識點必須在涵蓋學生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包含全部或絕大部分教學目標內容,而且必須充分考慮學校現有的各類教學資源配置。
1.項目的分解和順序安排
(1)教師事先把大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小項目,并準備好資料,提前發給學生。教師事先要把項目需要理解和把握的課程知識、技能,以工作任務的形式提供給學生。
(2)根據各個子項目的難易程度或數量分層,并安排好學習順序。
2.導生的選拔和培訓
(1)從爭當導生的學生中選擇導生。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做好優秀學生的工作。首先,組織所有學生學習美國學者、著名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提出的學習金字塔實驗結果。根據學習金字塔,采用“教別人”這種學習方式,兩周以后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而采用討論方式,可以記住50%的學習內容。接著,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團體合作的成功案例。最后,組織學生討論“教別人”的利弊。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教別人”可以更有效地鞏固自己的專業核心技能,從而讓優秀學生樂意當導生。導生要從自主學習能力強、責任心強的學生中選拔,導生應能自主預習分發的資料、動手能力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2)導生的培訓。導生的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崗位職責教育。通過培訓,使導生明確自己的職責,培養責任意識。導生的崗位職責包括:項目課上組內同學的組織、管理,任務的分配與協調,積極開展組內的合作學習;率先操作;及時向老師反饋本組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錄本組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的操作情況,并從工作習慣、態度、紀律等方面對本組同學作過程性評價。
②項目技能培訓。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對導生進行基本項目技能的培訓,讓他們先學、先做,先掌握項目的知識、技能,并了解項目成果的評價標準。
③安全培訓。針對每個項目,教師要事先強調安全點,特別是一些導生必須等教師確認后才能指揮本組學生進行下一步操作的安全點。教師在備課中要準備多條防范的措施。
④溝通方法、協調能力培訓。職高生處于易沖動的年齡,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教師必須對導生進行溝通方式方法的培訓,提醒導生平時要多幫助組內成員,多看優點,避免簡單粗暴地指責同學。若遇到不好解決的問題,導生可交由教師處理。
3.導生制分層項目教學的實施過程
(1)學案導引學生完成自主學習。教師在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指導下,制訂出適合學生實情的學案。學生在學案指引下,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和操作要點。學生通過解決學案中的一個個小問題,達到一個個小目標。如“拆裝汽缸蓋”項目中,自主學習階段需要解決兩類大問題。一大類問題包含汽門式配汽機構的組成、作用、工作過程等知識點,另一大類問題是要求學生根據維修手冊和教材、參考資料,寫出拆裝步驟及操作要點。第一類問題可完全交給學生,導生可擔當解決第二類問題的引導者。只有在安全措施到位,且經教師確認后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操作。這樣,小組內部分工明確,每個學生都能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
(2)根據學生能力分層,安排工作任務及順序。為了讓每個學生從頭到尾都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必須考慮到每個學生的能力水平,特別是學弱生的實際情況。發動機拆裝工作任務中包括報工序、主拆、副拆、評價等子任務。這幾個子任務中,主拆是最難的,評價次之,副拆再次之,報工序最簡單。
筆者是這樣安排學弱生的操作實訓過程的:在實操階段,可先令導生安排學弱生報工序,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學弱生做違反課堂紀律的事,又讓他們感覺自己像個領導,帶給他們成就感;接著讓學弱生當副拆、評價生,觀察他人的操作;最后,讓他們自己動動手。這樣循序漸進,大大減少了他們的不規范操作。最終,學弱生操作評分表上的成績與一般學生的成績不會相差太多,顧全了其自尊心,大大降低了其自暴自棄的可能性。
小組開展合作學習的具體安排如下:導生先做,能力中等的學生C輔助導生操作,能力強的學生A、B評價,能力弱的學生D報操作工序;教師在巡視時,要讓學生D報了安全點后,由教師確認后,方可允許導生進行下一步動作;完成后,由教師主持評價,導生對照評價表,先自評,再由A、B評價,導生可提出不同意見;最后由教師點評,確認操作要點及規范與否,進而形成一致的評價;之后進行角色互換。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每個學生都有事做,而且主動合作精神及評價能力得到了提高。
(3)學生分小組討論,完成工作頁。操作完成后,由導生發給學生工作頁,學生根據實踐內容進行填寫。完成后再發參考答案,學生相互討論作業與參考答案不一致的原因,自主更正錯誤。
(4)項目總評。學生依據評價表,完成自評和他評。評價表包含專業技能、工作態度、工作習慣等內容。
三、反思
企業希望招聘的畢業生不僅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還要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特別是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自主制訂有效的工作計劃,主動完成工作任務。這種隱性的職業素養,是在學生平時的生活學習中逐步形成的。
1.引入生產實踐案例,引導學生制訂項目目標,并據此制訂工作計劃和操作步驟
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入汽修實戰案例。從實際案例出發,由導生牽頭討論,帶領本組學生查資料,制訂項目目標及相應的工作計劃。各小組充分討論計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一審定稿后,在班級上展示、說明本組計劃,經教師審核評價后,進行操作。如本課程中完成發動機的拆裝后,可安排實際案例:大眾桑塔納(AJR)冒白煙,上坡能力差。要求學生分析判斷可能的故障點,并根據故障點設定工作計劃,可以各小組協作,也可以各自為戰;然后教師從項目目標的制訂、計劃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協調性等方面進行考核與評價,力求從幾個方案中找到最優方案。
2.引導學生冷靜地處理意外情況,體現自主性
有時,學生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是預案中沒有的。這時,教師要相信學生有足夠的智慧及應變能力。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教師可采用頭腦風暴法,提問學生:怎么辦?能采取什么措施方法?采用這些措施后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持鼓勵的心態,對有新意的想法要及時鼓勵。
筆者在所任教的汽車構造與拆裝課程中實行導生制分層項目教學后,有效突破了課堂管理的難題。教師從繁重的指導任務中脫離出來,更能注意安全措施的落實,體現主導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學生之間不僅能互相評價、互相監督,而且學會了自我管理,體現了主體地位。總之,實行導生制分層項目教學后,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項目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平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