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等公交車,站臺上,我前面站著兩個姑娘,看裝束模樣,像打工妹。寒風中,車好久沒有來,兩人跺著腳,東扯葫蘆西扯瓢地聊了起來。聊得挺帶勁兒,時不時忍不住咯咯笑。聽她們的言談話語,才知道已經(jīng)不是姑娘了,都剛結(jié)婚不久,嘴里的“老公,老公”跟蹦豆兒似的,叫得親得很。
其中一個系著紅頭巾的女人對戴著黑白相間毛線帽的女人說起自己和老公的一次吵架,說得興味盎然。我聽得真真的,是去年夏天,她和老公吵架,一氣之下,跑出了家門,一走走老遠,走到天快黑了,想起回家,坐上公交車,才發(fā)現(xiàn)自己穿的連衣裙沒有一個兜,自然沒帶一分錢。她對戴毛線帽的女人說:你知道我和我老公結(jié)婚后租的房子挺偏的,得倒兩回車,沒錢買票,心想這可怎么辦?我就對售票員說我忘了帶錢,你讓我坐車吧。人家還就真的沒跟我要錢。倒下一趟車的時候,我又說我忘了帶錢,你讓我坐車吧,人家又沒跟我要錢。我都到家了,我老公還在外面瞎找我呢,等他回來天都黑了,他進門看我在家里,問我是不是打車回來的?我笑他,沒帶一分錢,還打車呢?說著,兩個女人都像得了喜帖子似的笑了起來。售票員的善意,讓小夫妻之間不愉快的吵架也變得有了滋味。
毛線帽對紅頭巾說:北京公交車售票員小丫頭片子的眼睛長得都比眉毛高,沒刁難你,讓你白坐車,算是讓你碰上了!
紅頭巾對毛線帽說:要不待會兒來車了,你也試試?你就說沒帶錢,看看是不是和我一樣,也能碰上好人?
毛線帽撥浪鼓似的連連搖頭:我可不敢,讓人家連卷帶損的數(shù)落一頓,別找那不自在!
紅頭巾卻一個勁兒地慫恿,邊說邊推了一把毛線帽:沒事,你試驗一次嘛!
毛線帽回推了一把紅頭巾:要試你試!
紅頭巾撇撇嘴:膽子這么小,我試就我試!
正說著,公交車已經(jīng)進站,停在她們的前面,車門吱的一聲開了,兩人腳跟著腳地上了車。車上的人不算多,有個空座位,兩人讓給了我,好像故意讓我看她們接下來的表演。
紅頭巾走到售票員的前面,毛線帽拽著吊環(huán)扶手沒動窩,眼瞅著她怎么張開口。售票員是位四十來歲的大嫂,眼睛一直盯著向自己走過來的紅頭巾,以為是來買票的,沒有想到紅頭巾說:阿姨,我忘了帶錢了,您看看能不能讓我坐車呀?售票員面無表情,抬起手,一根細長的食指毫不客氣地指指后面的毛線帽說:你沒帶錢,她也沒帶錢怎么著?
得,今天遇到的售票員不是個善茬兒,試驗剛開始,就卡殼了。幸虧紅頭巾反應得快,回過頭也指了指毛線帽說:我們不是一起的。毛線帽只好配合著趕緊擺手又搖頭。誰知售票員久經(jīng)沙場,眼睛里不糅沙子,對她們兩人說:行啦,進站時候我早看見了,你們倆推推搡搡連打帶鬧的,還說不是一起的!像一只氣球,還沒飛起來,就被一針無情地扎破,滿懷信心想試驗一把,讓夏天那個美好的回憶重現(xiàn),沒想到演砸了。紅頭巾一下子尷尬起來,癟茄子似的耷拉著頭,不知如何是好。售票員步步緊逼,嘴里不停地說:快著吧,麻利兒的趕緊掏錢買票,一塊錢一張票都舍不得花?說得滿車廂的人的目光都落在紅頭巾的身上,毛線帽趕緊走上前去,掏錢替紅頭巾買了票。紅頭巾才像沉底的魚又浮上水面緩過了神兒,對售票員解釋:阿姨,不是我不想買票,我是想試驗一下,看……售票員撕下票塞在她的手里打斷她:行啦,試驗什么呀?像你這樣逃票的,我見得多了!
這時候,車到了下一站,車門打開,兩個女人落荒而逃地跳下了車。我心里在想,售票員應該把紅頭巾的話聽完,就明白了紅頭巾堅持試驗的一點小小的愿望,興許就是另一種結(jié)局。但也說不好,即使知道了紅頭巾試驗的愿望,沒準照樣是這種結(jié)局。如今很多事情,結(jié)尾常南轅而北轍,美好芬芳的愿望如曠世的童話,早已經(jīng)被現(xiàn)實磨爛得成了一雙臭襪子。
(選自《讀者》,2012年第14期)
【閱讀訓練】
1.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作者是如何稱呼的?為什么這么稱呼呢?
2.一般來說,從人物的言談舉止可揣測出人物的身份。作者是如何判定兩個女子的大體身份的?
3.“售票員的善意,讓小夫妻之間不愉快的吵架也變得有了滋味。”句中“售票員的善意”指的是什么?
4.兩個女子“公交車試驗”的內(nèi)容是什么?試驗結(jié)果怎樣?
5.請對文中的那位售票員作簡要的評價。
(周文雨 設(shè)計)
《公交車試驗》參考答案
1.分別稱紅頭巾、毛線帽。兩個人對作者來說都是陌生人,為了表達的需要,用人物的主要特征代指相關(guān)的人物。 2.從裝束模樣,覺得兩個女子像打工妹;從言談話語中,發(fā)現(xiàn)兩個女子都剛結(jié)婚不久。 3.去年紅頭巾女人和老公吵架,一氣之下,跑出了家門,回來時發(fā)現(xiàn)身上沒帶一分錢,售票員沒硬向她要錢,讓她乘車回家。(大意相同即可。) 4.兩個女子“公交車試驗”的內(nèi)容是裝著沒錢,看看售票員能否讓她們乘車。結(jié)果是受到售票員的數(shù)落,還是自覺掏錢買了票。 5.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售票員是一位很盡職的人,她憑其職業(yè)眼光早就看出了兩個人是想“逃票”的,所以沒有讓她們得逞。示例二:售票員缺少點人情味,她應聽聽兩個人的解釋,或者成全她們的愿望,讓她們在心中留下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