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展示】
請在下面兩題中任選其一作文。
(一)春天在我心中
(二)在_____中起飛
要求:
1.選擇題目(二),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體不限,字數不少于600字,如果寫成詩歌,不少于20行。
3.字跡工整,書寫清楚。(達到此項要求,評分時可獎勵2分)。
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題解析】
本考區今年中考作文題,較之以往,形式上沒有變化,仍為選題作文:命題+半命題,但卻增加了難度,因為這兩個題目都用了隱喻,你只有理解了“春天”和“起飛”,才能把作文寫好。
題一中的“春天”,我們再熟悉不過了,我們還學過朱自清的《春》,但出題者的意圖不單單是讓考生寫自然界的春天,更主要的是要考生去寫另一個“春天”,如:愛、友誼、自信、誠信、理解、溫暖……
題二中的“起飛”原意是“開始飛行”,引申開來就是“開始”,這樣題目就演變為“從××中開始”。寫這個題目,補題是關鍵,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會補題卻沒材料可寫,有材料可寫的卻補不好題目。這時候,不妨試著多補幾個,比較后再決定選哪個。如填:逆境、變化、啟迪、日記、感悟、希望……
比較來看,半命題難于命題,難就難在,你會不會補,補了又有沒有材料可寫。其實,難與不難只是相對來說的,考生只有根據平時的積累,才能在考場做出難易的判斷,然后做出恰當的選擇。
就文體來說,命題作文比較適合寫記敘文、散文、小說等敘事類作文。半命題作文既可以寫敘事類的文章,也可以寫議論文。
今后仍會沿著“選題作文”的趨勢出題,穩中有變,基本類型是:1.命題+半命題。2.話題+半命題。內容以“我”“我們”為核心,輻射到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大方面,立意仍會以親情、立志、理想、努力、拼搏、學習等為主。
春天在我心中
撫順一考生
柳絲輕拂,俯首問我:春天在哪里?我笑而不答,為她拍下三個鏡頭。
鏡頭一:“奶奶——”聲音未落,奶奶的笑臉就出現在門口:“今天又得啥了?”我從書包里掏出試卷遞給她。奶奶接過試卷一看,高聲叫道:“老頭子,孫子又考了100分。”于是,試卷在兩位老人手里傳來傳去,笑聲盈滿了小屋。爸爸回來了,見奶奶手中的鍋鏟上下翻飛,連忙提醒:“媽,啥事這么高興,可別把鍋給弄破了。”“你兒子又考了100分,我要好好犒勞犒勞他。”奶奶一邊忙手里的活,一邊笑著對爸爸說。那場面,至今想起來心里仍暖暖的。
鏡頭二:老師的眼光在我的臉上移來晃去,我心里明白她是鼓勵我舉手發言。可我聽著同學們的見解獨特的發言,就是不敢舉手。“剛才大家分析得不錯,看看哪位同學還有補充的?”老師微笑著看著我。我一咬牙,舉起了手,聲音從牙縫里擠出來:“我覺得,我們還可以換位思考,假如我們是父母,我們會理解孩子的做法嗎.......”“好一個換位思考.......答得太好了。”老師大大地表揚了我,同學們也投來贊許的目光:“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其實,同學們哪里知道,這是老師煞費苦心事先安排的啊!
鏡頭三:眼看快到家了,卻下起了雨,我只好就近到修鞋的遮陽傘下避雨。修鞋的是位中年人,心想,看樣子也不是殘疾人啊,干啥不好,非得.....“看樣子,這雨一時半會兒停不了,我這有把傘,你打著先回家吧。”沒承想他要把傘主動借給我,我連忙推辭:“不用,不用,一會兒就停了。”他沒再堅持。可是雨似乎比剛才大了些,而且也沒有停的意思,我皺起了眉。“拿去吧,回家晚了爸媽又該著急了。”見我不語,又說:“明天再還我嘛!”“那你......”“我回家時,雨就停了。”“謝謝,明天一定還你。”我撐開傘,走進雨里。
柳絲頷首:春天在你的心中。我笑而答曰:愛,是我心中的春天——永恒的春天!
【簡評】
這篇作文采用“分鏡頭組合法”,內容集中,結構自然。
1.鏡頭掃描,截取畫面。三個鏡頭,三個畫面,三部分內容,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按照時間順序組合起來,共同體現“愛心”的主題。
2.首尾擬人,特點鮮明。開頭,與柳絲對話,緊扣題目,引出下文。結尾柳絲作答,回應開頭; “我”的回答,照應題目,點明中心。
【亮點】
分鏡頭特寫, 結構清晰。
在黃昏中起飛
撫順一考生
上回書說道,爺爺出去旅游一趟,開闊了眼界,回家要學電腦了!
學電腦得拜師啊,這讓爺爺頗費腦筋。和大兒子學吧,怕人家不好好教,誰叫自己經常跟人家吹胡子瞪眼呢!和大兒媳婦學?也不行,自己對電腦一竅不通,怎么能要求一個外姓人手把手地教呢?
對,讓大女兒來教,她對老爸從來是言聽計從。可是,不住在一起,她只能在周末來教,平時有個啥問題的,怎么去問她啊?也不行。讓姑爺來教?不行不行,讓他們給自己買兩瓶酒還差不多。
突然,爺爺想起了我:讓大孫子教,平時我在這小子身上沒少花錢,讓他教爺爺,也是抬舉他呀!
一天,我剛放學,爺爺就笑嘻嘻地遞給我一包魚片:“給你,爺爺買的。”“謝謝爺爺!”“謝啥。哎,我問你,你聽說過‘不恥下問’這個詞沒?”“我是中學生了,哪能沒聽過?”“那好,我要讓你當我的老師。”“干啥?”“學電腦。”“學電腦?”我瞪大了眼睛。“咋,不行啊?”“行,行!”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再說我自己,給爺爺當老師那可不是好當的,我得好好備課呀!第一課,教常識:鼠標、鍵盤、顯示器、貓……,第二課教基本動作:開機、關機、使用鼠標……,第三課,打字、查資料……我把這些一一寫在本子上,還去請教了老師和同學。
“孫子,你課備得咋樣了,啥時候開課呀?”“快了,爺爺。不過咱丑話說在前頭,你可不能半途而廢呀!”“不能,不能,我是誰呀,你爺爺,哈哈哈……”“那我讓你預習預習拼音,你預習好了嗎?”“也差不多了。”
“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爺爺在黃昏中起飛,能飛得多高,飛得多遠,諸位且聽下回分解!
【簡評】
老年人學電腦,材料新穎,用評書來包裝,更是錦上添花。
材料新穎,獨樹一幟。我國已進入了老齡化,老年人問題是社會應該密切關注的問題。寫老年人學電腦,說明同學們關注社會,有孝心,值得提倡。
語言詼諧,愛不釋卷。評書和相聲一樣,是口頭語言藝術,它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本文讀來朗朗上口,幽默風趣,用很好的形式,表現了主題。
【亮點】
評書寫法,詼諧幽默。
在日記中起飛
撫順一考生
5月8日 天氣:晴
一大早,媽媽就對我說:“今天是你的生日,我請半天假,回來給你做好吃的,你想吃啥呀?”“武昌魚是必須的了,還有……”我剛想說烤鴨,但聽《健康一身輕》里說,吃熏烤的食品不好,就又說:“多做幾個青菜吧。”媽媽樂了:“對,對,吃青菜好。”
晚上,姑姑來了,給我買了一身漂亮衣服和鞋。奶奶和爺爺也是不請自到:“給你,學習機。”“哇——”我高興地喊了起來!媽媽擺好了桌子:“開飯。”爸爸為我點燃了生日蠟燭,我在心里許愿:祝所有愛我的人身體健康,自己取得好成績!
8月6日,天氣:陰轉晴
今天是星期天, 補完課剛進家門,就聽媽媽打電話:“今天啥日子,你忘了沒有?要不怎么管你叫馬大哈呢,你還能記得?今天是你的生日,晚上別忘了吃碗面條……好了,我得給兒子做飯了。”媽媽掛了電話。
“爸爸今天過生日,他也不會回來?”“單位加班!”“在我記憶里,你和爸爸沒過過生日啊!”“我們是上給老人過,下給孩子過,自己嘛,不過。兒子,你知道這叫啥不?這叫責任!”“那,長大掙錢了,我給你們過生日。”“對嘍,那是你的責任嘛!”
農歷十月初三 天氣:多云
“哥,你家里也不寬敞,我看今晚咱去飯店給爸爸過生日吧。”姑姑說,“其他親屬也要來呢。”“我贊成,爸爸70大壽,應該隆重點。”媽媽接著說。“那好,一會兒我去訂桌。不過先別告訴爸爸,他節儉了一輩子,知道了不會同意的。”爸爸說。
晚上,爺爺紅光滿面地坐在中間,大家舉杯換盞為爺爺祝壽,我和表妹為爺爺唱祝壽歌:“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氣氛溫馨熱烈,我頭一次見到這么盛大的生日晚會。
后記:在日記中起飛,我體會了愛心,明白了責任,懂得了孝心,以后我會一翅沖天,翱翔于人生的藍天。
【簡評】
寫日記很普通,但串編起三則日記,寫三代人的不同生日,就不普通了。
平中見奇,設計巧妙。學生都會寫日記,但不一定會用日記來作文。這篇作文以生日為線索,把三則日記串編起來,從不同的角度來展示愛心、責任和孝心,真是平中見奇啊!
后記顯旨,升華感情。日記寫完了,似言猶未盡,于是考生又寫了“后記”,用它扣題、顯旨、抒情,把作文推向了新高度。
【亮點】
串編日記,匠心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