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接受管理教育對于中國的大多數管理人員而言還是天方夜譚,但今天,中國成了全世界攻讀高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最熱門的地方。2012年英國《金融時報》EMBA排行榜中,中國有五家商學院名列前茅,在該學位領域占據主導地位,90%的中國MBA學生選擇在業余時間攻讀EMBA課程。但進來的也不全是求知欲強的好學生,里面還摻雜著其它不和諧的因子,如想抱大樹的,想要找老公、找資源的等。對此,專家分析,中國人讀EMBA一般為了如下幾件事:鍍金、建人脈、找商機,演藝明星的加入又增加了另外一個功能——婚外情,真的是“求知與娛樂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成功人士熱衷EMBA
EMBA教育是一種立足商業實際、針對高端商務人士的能力提升課程。商界大佬們求學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希望增加知識儲備,學習一些商企管理知識,使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目前中國200多家商學院中,具備EMBA辦學資質的已超過60家,而各家學費也因名氣、師資、生源等各有不同。如中國最著名的EMBA班是兩所商學院——長江和中歐。這里更多的是商界大佬排排坐,富豪們在工作之余為自己充電,如最近老是出名的王石所讀的長江商學院,“校友”便有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云、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中歐商學院EMBA班的“學生”則包括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中國中化集團總裁劉德樹、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張興、青島啤酒董事長金志國、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潘剛等,畢業時都能拿到國家承認的“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學位。
相關資料顯示,國內EMBA學費大致在十幾萬元至60萬元之間,并且逐年水漲船高。如長江商學院EMBA學費從2010年的58.8萬元漲到2012年65.8萬元;中歐商學院2011級EMBA課程的學費為45.8萬元,2012級EMBA課程的學費為53.8萬元;上海交大2012年春季EMBA也由去年秋季的45.8萬元漲至53.8萬元。雖然國內EMBA項目10年來遍地開花,而且花費不菲,但仍然供不應求。有調查機構估計,內地EMBA招生規模在每年1.5萬人左右。截至今年,中國EMBA教育已累計培訓6萬余名各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除了商界大佬,更多的是商界高級管理人士,他們求學的目的似乎更明確,就是通過深造,來實現加薪晉級。根據《2012年EMBA排名》,全球93%的EMBA學生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依舊會念原來的EMBA課程。據統計,EMBA學員畢業3年后的薪資都有所提升:凱洛格-香港科大的畢業生薪資增幅42%,排名第四的清華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EMBA增幅57%,排名第七的中歐國際EMBA增幅74%,沃頓學員的上升幅度是60%。
社交也是生產力
俗話說,林子大了,啥鳥都有。在EMBA求學大軍中,“別有用心”的人也大有人在,這些人讀EMBA不是為學歷,而是為了進入上層圈子,為自己搭建一個社交平臺。業內人士曾做過一個估計,真正單純為了學習知識去的不到30%,50%是奔著文憑去的,20%是奔著人脈關系去的。從入學“資格”看,什么樣的人在“混”這個圈子,已經不言而喻。2010年,《福布斯》首次對中國商學院的EMBA項目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就讀EMBA的學員中高級管理人員占總人數的75%,企業主的比例為16.7%,政府官員的比例為8.3%。可以說,EMBA班是商人、政客、明星齊聚地,是權力、地位、榮譽的中心,這里混跡著行蹤詭秘的政府官員、腦滿腸肥的商人與大紅大紫的明星大腕,很多人都看好的是EMBA班的人脈,因為人脈也可以轉換成生產力。有媒體報道,長江商學院中草根民營企業主占到學員總數的70%,來的同學也不好好學習,有的是聽不懂,一天到晚就是吃飯、喝酒、拉關系、找人脈,拓展人際關系和業務關系,在他們眼里,人脈比學習更重要。商學院似乎已經脫離教育本質,變成一個社交平臺。
事實上,幾乎每個EMBA班都會想方設法成立一個融資平臺。有一些是大圈子,還有一些是小圈子。讀EMBA的同學,社會地位比較相似,都有各自不同的資源,而且他們在投資理念、合作方式、資源整合的觀念等方面更容易達成共識,很容易有商業融合、實踐的機會。在東部某大學EMBA項目班,有一個幾乎眾所周知的“案例”:某樓盤開發商在該校讀EMBA時,把其中一個樓盤中的36套房子賣給了同學。這批房源推出之時,單價已達到3萬元/平方米。據傳,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深陷被外資收購的危機,正在長江商學院讀EMBA的原蒙牛董事長牛根生給同學們寫信求救,立刻得到了眾多國內重量級企業家的支持和援助。柳傳志連夜召開聯想控股董事會,將2億元打到了牛根生基金會的賬戶上。俞敏洪二話沒說,火速送來5000萬元。江南春也毫不猶豫拿出5000萬元救急。田溯寧、馬云、郭廣昌、虞峰、王玉鎖等都打來電話,表示隨時隨地可以伸手援助。牛根生一封信換來近10億元人民幣的支援。人脈立馬變成生產力。
求知與“釣龜”內外兼修
近日,有媒體報道,范冰冰有意下一學年入讀長江商學院EMBA課程。消息披露后,原本已經入讀長江商學院的企業家紛紛主動要求留級,以便和范同學同班。而在此之前,地產大佬王石與80后女演員田樸珺在長江商學院認識后,兩人產生戀情,王石已在年內辦妥離婚手續,并傳說“凈身出戶”。在此次大亨+女星的緋聞中,最有戲劇性的莫過于兩人被爆相識于精英匯聚的商學院。事件女主角、演員田樸珺本是商學院求學大軍的一員,在那里她不僅收獲了知識,還收獲了愛情。隨后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也被網友踢爆婚外情,對象為長江商學院EMBA學員俞揚。同是地產界大佬的任志強也沒能幸免,他被爆料的婚外情對象是長江商學院第九期學員白煜。美女讀商學院可以嫁大款模式在圈內已是公開的秘密,在一次調查中,64.71%的人認為EMBA課堂最易釣金龜婿。不少媒體調侃:商學院才是真正的好紅娘,它用事實告訴了我們什么叫做“知識改變命運”。由此看來優秀的、獨身的女青年要想嫁個好夫婿,不但要相信愛情還要上過商學院。
與這些傳聞遙相呼應的是木子美的一篇名為《EMBA的房卡故事》的專欄,這位同樣聲名遠播的女士一度想知道成功人士在哪里找到那種配得上他們身份的艷遇,答案似乎是各種EMBA班。木子美分析在EMBA班的“女同學”由兩種人構成,“一類是難覓意中人的企業女高管,把EMBA當做高端社交場所,順便找到合作伙伴兼老公;一類則是時尚圈和娛樂圈美女,上EMBA為釣‘金龜婿’,哪個班貴就上哪個。”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EMBA班有“收房卡”的傳統:“就是女同學在附近開好房,領兩張房卡,塞一張給他。意即,我住在某某酒店幾號房,歡迎光臨。今天沒空就明天再來。”看上誰,就給誰塞房卡,在某些EMBA班里已經形成風氣。當然,女明星想把自己好好嫁出去,也無可厚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更何況這些女明星(主要是三線女星)拍戲又累又辛苦,想成為一線女星,既要靠演技也要靠機遇,如果任由時光蹉跎,青春就很容易失去,還不如趁著紅顏在,憑借如花美貌,通過豪華艷遇擄獲富豪的心,從此走上榮華富貴之路,無疑是是女演員上位的最佳路徑。
有人說,中國的EMBA教育沒有靈魂,很難培養出企業家獨立的人格和多維度看待人生與社會的視角。近期,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委托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對EMBA招生學校進行了一次EMBA教育評估調查。該調查顯示,畢業生認為EMBA項目教學中存在案例教學薄弱;學習時間不能保證,教學內容難以消化;學生參與機會少;基礎理論講授不足;教材不適應EMBA教學;教學管理不嚴格等主要問題。再加上人脈經濟學、美女進軍EMBA,可以看出,中國EMBA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中國EMBA教育要想持續健康發展,還是要加快改革,建立有中國特色的EMBA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