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英同志是中國建筑五局土木公司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2011年6月13日,超英同志在慰問職工家屬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車禍,以身殉職,年僅53歲。
一個美好的生命,消逝于那個雨夜;與此同時,一種寶貴的精神,至今仍被人們稱頌。那就是“忠誠敬業(yè)、公而忘私、執(zhí)紀嚴明、關愛群眾”的“超英精神”。這種精神,根植于中國建筑這片沃土,是國有企業(y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
超英生前,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大姐書記”。這不僅是因為她先后陪伴過土木公司三屆領導班子,是班子里的年長者;更因為她真誠、善良,總是像大姐一樣,在人們需要的時候,及時而又溫暖地出現(xiàn)。
她是國企領導干部的好榜樣,是基層紀委書記的優(yōu)秀代表,是黨的忠誠衛(wèi)士,是職工群眾的貼心人,是新時期雷鋒精神的傳人!
超英是一個忠誠敬業(yè)、言行一致的人。她一生工作于中國建筑,始終與企業(yè)不離不棄,榮辱與共。在企業(yè)最困難的時候,她曾經(jīng)有機會調(diào)回北京工作,但是她毅然選擇了堅守。她說:“我的生命已經(jīng)和這個企業(yè)緊密相連,我不會離開!”
超英生前工作的中建五局,在2003年以前的幾年間是一個出了名的困難企業(yè)。2001年國家審計署的審計報告這樣描述:“該企業(yè)資金極度緊缺,已資不抵債,舉步維艱。由于長期欠付工資和醫(yī)療費,職工生活困難,迫于無奈,部分職工自謀生路,有的只好養(yǎng)雞、養(yǎng)豬,甚至到附近菜場撿菜葉為生……”
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做黨群工作、工會工作,難度可想而知。那個時期,她被討債的人堵過門,被下崗員工擲過煙頭,甚至被情緒失控的員工家屬迎面潑過熱茶……
處于這樣的“風口浪尖”,超英從來沒有退縮過。作為愛國華僑的女兒,她繼承了父親的紅色基因,始終以“越是困難、越要頂住”的擔當,忠誠履行職責。特別是在自己也連續(xù)幾個月領不到工資的情況下,她急公司之所急,想員工之所想,多次自己掏腰包墊付特困職工的應急費用,溫暖了職工群眾那顆失落的心。
在超英精神的感召下,大多數(shù)公司員工選擇了堅守。如今,企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中國建筑下屬60余家同類子公司中,中建五局土木公司的利潤連年排在前三名,員工收入連續(xù)十年每年增長20%以上,人們安居樂業(yè),其樂融融。那些當年和超英一起走過來的同事,在她殉職后痛心地說:那么艱難的日子,她都和大家一起挺過來了,現(xiàn)在公司好了,她怎么就走了呢?
超英是一個公而忘私、以苦為樂的人。在公與私的天平上,她始終表現(xiàn)出“舍小家、為大家”的崇高境界。這,來源于她無時不在的強烈的責任心。她曾經(jīng)在一篇文章中寫下這樣的標題,“讓責任和夢想普照生命的每一刻”!
認識超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印象:她說話辦事從不夾帶一己私利。她分管過單位房改,主管過組織人事,協(xié)管過人力資源,但是她從來沒有為自己謀取過一套住房,從來沒有為親人安排過一個崗位,從來沒有為親朋好友介紹過一項工程業(yè)務。
建筑施工工地,是一個男人揮灑汗水的世界,而超英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真誠,給項目工地增添了許多的溫馨與暖意。這些年,她每年近百次深入項目現(xiàn)場,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組織勞動競賽,指導現(xiàn)場安全生產(chǎn),輔導青年員工成長,舉辦項目文化節(jié),助推中建五局“以信為本、以和為貴”的“信?和”文化落地生根……施工工地在哪里,她就出現(xiàn)在哪里,黨群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業(yè)主的贊譽也就回響到哪里……
一系列成績的背后,是她忘我的付出和無私的奉獻。她的娘家在北京,她多次出差回京,都是深夜回到娘家,陪80多歲的老母親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又匆匆離開。她家住在長沙城北,單位在城南,相距15公里。有時候加班到凌晨,她就睡在辦公室。為了不耽誤工作,她把四季換洗衣服放在單位,出差隨時可以走。她平均每年有200天在外奔波,被大家稱為工作上的“超人”,可是她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個年過半百,身患脊椎病、低血糖等多種疾病的女同志。
她的這種“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精神境界,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和贊嘆,鑄就了企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精神動力。
作為一名國有企業(yè)紀委書記,超英恪盡職守,執(zhí)紀嚴明,始終不遺余力地維護企業(yè)利益,旗幟鮮明地批評、糾正錯誤行為,營造了企業(yè)內(nèi)部風清氣正的良好環(huán)境。許多業(yè)主心悅誠服地找上門來說:“你們這支隊伍行得正,信得過!”
中國建筑崇尚“品質(zhì)保障,價值創(chuàng)造”,歷來倡導追求陽光下的利潤。超英作為一個忠誠的踐行者,始終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企業(yè)的榮譽和健康。就任紀委書記不久,她組織查辦一名年輕同志的違紀案件,案件處理完以后,她卻難過地流了淚,她說:“這么年輕的同志,因為一時糊涂而毀了大好的前程,真的是太可惜了!”她認識到在懲處的同時,更要抓好預防,通過不斷完善制度,抓好廉潔教育,努力尋找使干部不犯錯誤、少犯錯誤的途徑和機制。她始終堅持教育為先、制度為先、預防為先的工作方針,著力從制度的層面堵塞漏洞;她堅持將打造廉潔文化與企業(yè)文化建設有機結(jié)合,從員工入職的第一時間開始抓教育,確保風險防范的關口前移;她把紀檢監(jiān)察工作融入經(jīng)營生產(chǎn),企業(yè)內(nèi)部逐漸形成了“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必為”的反腐機制和氛圍,形成了人人有責的反腐倡廉工作體系……
在大連某項目,一個鋼管供應商送給負責項目采購的4名同志每人一臺價值1萬元的筆記本電腦,當場被退了回去;保溫材料供應商悄悄放在采購負責人車上的2塊價值6萬多元的名牌手表也被退了回去。這種風清氣正的良好環(huán)境,保證了員工廉潔從業(yè),促進了企業(yè)健康快速發(fā)展,不少業(yè)主主動找上門來洽談業(yè)務。
公司年經(jīng)營規(guī)模從當初的2億元增長到近百億元,連續(xù)十年年均增長超過50%,沒有發(fā)生過一起重大違紀案件,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建筑業(yè)優(yōu)秀企業(yè)”、“全國和諧勞動關系模范企業(yè)”、“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許多榮譽。超英以一個基層紀委書記的實踐,證明了企業(yè)紀檢監(jiān)察工作大有可為,廉潔自律就是競爭力,風清氣正就是生產(chǎn)力!
從一名修理工一步一個腳印走上領導崗位,超英與職工群眾有著魚水般的深情,她始終把關愛群眾、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作為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紐帶。職工們動情地說,“陳姐是我們的主心骨,是我們的貼心人!”
這些年來,她堅持職工住院、困難家庭、紅白喜事“三必訪”,中建五局土木公司1000多名在職員工,沒有她不了解的;500多名離退休人員,沒有她不認識的。每逢節(jié)日或是職工生日,人們一準會收到她發(fā)來的祝福信息。每逢職工有難事,最先到場處理的總有她的身影。她走訪過大部分職工和離退休人員家庭,就連她生命的終點,都定格在了慰問職工家屬的路途中。
她生活十分節(jié)儉,但是卻自己掏5000多元為困難職工家屬安裝燃氣、維修房屋。她曾經(jīng)拿出一筆錢作為基金,幫助21名失學兒童上學,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她“陳媽媽”。湖南麻陽縣的兩位受助少年,每年都會給她寄來當?shù)爻霎a(chǎn)的橙子,每次她都分發(fā)給機關員工,與大家一起分享孩子們感恩的心。她帶頭捐款4000元,計劃帶領黨員為農(nóng)民工周祥明翻修危房,她殉職后的第二天,原本是與周祥明約好翻修危房開工的日子……
采訪過超英事跡的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超英沒啥大事,都是些小事”。而所謂偉大,不正是寓于平凡之中嗎?超英正是這樣一個“不平凡的平凡人”!
陳超英同志,她用35載青春年華書寫奉獻,她用53年熱血生命驗證忠誠。她在血肉親情的小家和情同手足的大家之間,在那些人們“來不及、顧不上、看不見、做不到”的地方,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真誠地牽起了一根心連心的紐帶,搭建了一段家與“家”的情緣,架起了一座人與人的橋梁。
超英短暫的一生,融匯了崇高的黨性美和永恒的人性美。她用信念的光輝,映照出一名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無悔的忠誠;用優(yōu)秀的品格,彰顯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高尚的境界;用真誠的情懷,塑造了一名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形象;用純潔的黨性,抒寫了一名企業(yè)領導干部廉潔奉公的篇章。這,就是雖然平凡卻令人長久感動的陳超英,一個帶著中國建筑獨特LOGO的“大姐書記”!
(本文為中建五局董事長魯貴卿在人民大會堂“陳超英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作報告時用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