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Chateau Haut-Brion發布官方中文名稱“侯伯王”,是其在品牌推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對于早已被中國經銷商和消費者所熟悉的如紅顏容、奧比昂等名稱而言,這樣一個新名稱的出現是否能被市場認同?
2012年11月7日,Chateau Haut-Brion與華致酒行在北京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華致酒行將代理Chateau Haut-Brion部分產品在華銷售事宜。
同為1855列級的一級名莊,相對于拉菲、拉圖、瑪歌和木桐,侯伯王不僅面積最小,其在中國市場上的名氣也要小的多——盡管距離Chateau Haut-Brion官方已經宣布改中文名為“侯伯王”已經兩年,但中國大陸的財經記者們大部分并不知情,也有部分專業媒體雖然對其改名有所了解,但仍然習慣稱其為“奧比昂”。但從改名一事也可以看出,Chateau Haut-Brion一直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的推廣。
改名風波
從2010年5月起,為慶祝帝龍家族收購Chateau Haut-Brion75周年,侯伯王現在的實際擁有者——盧森堡侯貝王子,啟動了為時一年的全球慶典,在上海、巴黎、倫敦、紐約、莫斯科、洛杉磯、東京和香港八個主要城市宴請全球知名的葡萄酒愛好者、鑒賞家,以及各界重要嘉賓。2010年10月在上海的慶典上,Chateau Haut-Brion發布了全新的中文網站,并正式將中文名更名為侯伯王,這意味著,之前眾所周知的“奧比昂”、帶有文藝范的“紅顏容”這樣的中文稱謂將不被官方承認。
“盡管我們意識到更名會是一件相當繁雜的事,但產品的命名并不單指產品本身,更要考慮到它的未來,包括長期的經營理念,因為我們更致力于打造品牌的整體形象。”
毫無疑問,Chateau Haut-Brion發布官方中文名稱“侯伯王”,是其在品牌推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對于早已被中國經銷商和消費者所熟悉的如紅顏容、奧比昂等名稱而言,這樣一個新名稱的出現是否能被市場認同?在獲悉侯伯王更名一事時,有部分經銷商表示出疑惑,也有一些網友表示了對Chateau Haut-Brion的失望。
實際上,縱觀侯伯王的500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從音譯還是從歷史角度去觀察,侯伯王三個字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另外,據知情者透露,在更名前,所有市場現存的Haut Brion中文翻譯都已經被注冊,并且開出天價的轉讓費用,Chateau Haut-Brion花了3年的時間加上昂貴的費用,才得到了其中的一個中文翻譯——更名,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借道華致酒行
“重視中國市場不僅是家族感情的延續,也是侯伯王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是,在各方面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并不適合大刀闊斧地進行市場化運作。”奧比昂酒莊總經理菲利普·德爾馬斯非常了解中國消費者有比較獨特的葡萄酒飲用方式。“相信隨著對中國市場的了解遞增,侯伯王在中國市場上將會更加活躍。”他表示,侯伯王酒莊決心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力度。“中國紅酒市場,尤其是高端紅酒市場仍比較‘年輕’,但增長很快。中國的紅酒賣家、進口商最早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跟十年前相比,懂紅酒的人已經多了很多。”
據了解,侯伯王酒莊與華致酒行更深層次的意向合作目前正在洽談中。雙方希望通過合作,取得雙贏,既能提高奧比昂酒莊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知名度,為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奠定基礎,又能為華致酒行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華致從公司成立到直接進口,發展到今天已經有400多家專賣店、銷售網點,這對于一個中國企業來講成長是飛速的。所以我選擇這樣一個公司來做活動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雖然華致酒行一貫給人的印象是以銷售高檔白酒為主,但實際上,自2010年開始,華致酒行在海外名酒領域進行戰略布局。依照華致酒行的計劃,到2015年將與全球90%的名酒廠商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成為國際酒類品牌在國內最為重要的合作伙伴。
美訊莊園(修道院奧比昂)Chateau La Mission Haut-Brion
修道院奧比昂和拉維爾奧比昂則是奧比昂(侯伯王)莊園在14世紀由于遺產的分割等原因分出來的其中兩個莊園。其中修道院奧比昂和Haut-Brion一路之隔,20世紀初,莊園由Woltner家族接手,該家族初次為修道院奧比昂增加新的發酵大木桶和溫控過濾設備,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期,對釀酒充滿熱情的渥爾特納(Woltner)家族一直擁有葡萄園并妥善經營,其葡萄酒也贏得了國際聲譽。
莊園在二戰時期停產了一段時間,而戰爭結束之后由于時任主人Henri家族沒有足夠的財力與精力去改進,在上世紀80年代被迫出售。已經掌管奧比昂莊園的帝龍家族(Dillion)接手。在讓·伯納德·德爾馬(Jean-Bernard Delmas)的靈活經營下,建立了新的酒窖并引進了不銹鋼罐,然后使用和奧比昂相同的釀酒團隊,這些改進令莊園迅速恢復昔日光輝,出產具備格拉夫特性的佳釀。
2010年,隨著奧比昂莊園中文名稱改成侯伯王,修道院奧比昂正式改名為美訊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