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扒糞者”出現,成為資本市場的一支新力量。只有在法律框架內,讓每個公司、每個投資者、每種力量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資本市場才能更加健康。
一群“扒糞者”,開始挑戰A股上市公司。
A股第一牛股、市值兩千億的貴州茅臺因此被迫接連出牌——2012年12月11日停牌,當晚緊急宣布控股股東增持20億,次日召開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上,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特別感謝了一個名叫“水晶皇”的網友,因為他給中國白酒行業提了個醒,今后行業會更重視食品安全。同時他說,“中國白酒行業有幾千年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不會因一個事件而消亡。”
“一個事件”,指的正是導致貴州茅臺不得不連出三張大牌的事件——網友“水晶皇”在香港自費檢測出茅臺酒的塑化劑嚴重超標,導致白酒板塊應聲大跌,9只個股跌幅超過9%,5只跌停。而貴州茅臺一度跌破200元整數關口,市值蒸發100多億元。
扒糞者并不止“水晶皇”一人。一個月前,酒鬼酒被媒體送檢,檢出塑化劑超標,導致上市酒業公司市值蒸發千億元。而茅臺事件兩天后,12月13日,財經網站雪球網認證為北京中能興業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官方賬號,發布了其自行送檢的11份塑化劑檢測報告,稱五糧液520等白酒中塑化劑含量均嚴重超標,白酒板塊再遇重創。
12月12日,衛生部衛生監督管理局局長蘇志表示,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正在展開調查。
整個資本市場因此震動。挑戰者是個人還是機構,背后是否有做空力量的利益支撐,均面臨諸多爭議。
螞蟻咬大象
“水晶皇”決心打破在“塑化劑”一事上的市場默契。
整個事件中,單挑茅臺的小螞蟻——“水晶皇”顯得低調神秘,其公布在網絡上的檢測報告中也特意隱去了個人信息。這些行為,使他的身份和動機備受質疑。反對者稱,“水晶皇”至少應該是一個團隊,他們發布消息,相互配合,試圖做空“茅臺”獲利。
令人巧合的是,就是茅臺停牌一天后,國內數家媒體爆出在新浪即時聊天工具UC中發現了一個“水晶皇”,并揭露說這是一個帶領小散戶炒股,并有利潤分成的團隊。不過,后經新浪內部工作人員證實,這個UC的IP地址在內地,而發布檢測結果的“水晶皇”博客IP地址在香港,并非同一個。現在,這個UC已經更名為“股海牧童”。
2012年12月15日,記者通過各種渠道,獨家聯系上身在香港的“水晶皇”。他通過電話向記者講述了挑戰茅臺的經過。
“沒有想到會成為第一個甚至是唯一一個憑借個人力量與茅臺對抗的個人投資者。”他告訴記者,“不過沒什么好怕的,香港是個法治社會,政府會保護好市民。”
“水晶皇”稱,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個人投資者,2011年在新浪開通博客,并取了這一網名。他今年35歲,已婚,在內地小學畢業之后移居香港,中學畢業后就開始工作,目前從事著與香港機場有關的工作,月薪30000港幣左右。
“水晶皇”自述,從小就極度渴望財務自由,為此,他從高中時開始賭馬賭球,玩“六合彩”,一直癡迷。2007年,他開始投資股市,2010年開始購買A股。如今在港股、A股、美股市場都有投資,投資資金主要來自工資所得。
剛入股市時,他也炒消息,分析技術指標,試過市面上90%的方法,但“死得很難看”。大概三年半前,他開始閱讀一些投資“秘笈”。讀完91本投資類書籍后,他成為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忠實信徒,不再指望賺快錢,而是試圖做好判斷,然后長期持有。
2011年7月,“水晶皇”經過反復研究和權衡,買入1100股茅臺,并打算長期持有,理由是:中國白酒文化歷史悠久,茅臺又憑著五年出一次酒獨樹一幟,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財務指標漂亮,是巴菲特推崇的模式簡單、贏利大、傻瓜都可以管理好的好公司。
但一年零四個月之后,他被茅臺激怒了。他對媒體記者表示,如果酒鬼酒爆出塑化劑超標后,茅臺能及時表態,或許事件就不會發生。
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被媒體爆出塑化劑嚴重超標之后,當天停牌,白酒板塊集體暴跌。第二天,“水晶皇”就在新浪博客上曬出擔憂,希望茅臺也出來說明情況——這些博客,至今仍可查看得到。
自然,他時刻關注著白酒企業對塑化劑事件的反應:酒鬼酒承認并道歉或整改;瀘州老窖聲明不含塑化劑;甚至中國酒業協會也承認白酒普遍都含有塑化劑,而且是高度酒含量高,低度酒含量低。但身為白酒行業龍頭老大的茅臺,始終沒有表示。
11月22日上午,“水晶皇”首次聯系茅臺董秘詢問。“董秘辦的人推搪。我的直覺是茅臺不老實,有問題。”他說。綜合各方訊息,當日,“水晶皇”沽出茅臺,“要對自己的錢負責,不過還是希望情況明朗后能繼續持有。”
11月26日,茅臺組織機構、基金等大股東到貴陽開股東大會。但對此的公開報道中,幾乎沒有任何有關塑化劑的消息。這徹底激怒了“水晶皇”,他決心打破“塑化劑”一事上的市場“默契”。
11月29日下午,“水晶皇”到茅臺官網上推薦的專賣店——香港北角的茅臺專賣店,花1780港元購買了一瓶200毫升的530茅臺飛天,然后送到一家檢測所檢測,主要檢測6項常見的塑化劑含量,檢測費用為1500港元,7天出結果。
“水晶皇”說,之所以選擇這家檢測所,是因為它是用香港雅虎搜索“塑化劑”顯示的第一個結果。他并不愿意公開這家檢測所的名稱,但根據其提供給記者的信息,記者查詢到這家香港檢測所成立于1994年,既為香港政府也為普通市民提供檢測服務。檢測資質得到“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簡稱HOKLAS)認可。(HOKLAS是香港政府部門香港認可處一項為提升香港實驗所的測試和管理水平,根據國際標準ISO/IEC 17025:2005,對符合標準的實驗所予以確認的計劃。)2012年12月19日,記者聯系了這家檢測所,確認“水晶皇”的檢測確由他們所做。
送檢后,“水晶皇”再次聯系茅臺公司董秘辦,但兩次聯系都沒有得到有效回復。
12月6日晚,他等來了茅臺的公告,稱產品塑化劑指標均在國標限量范圍內。這在“水晶皇”看來是個值得肯定的進步。第二天,他拿到檢測結果,并于12月9日晚在新浪博客和雪球網博客上進行了發布:所檢茅臺塑化劑DEH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塑化劑中的一種,屬致癌物質)含量為3.3mg/l,超過香港食品安全中心1.5mg/l的行動標準的一倍多。兩天后,他又在同樣的平臺發布了檢測結果的正式文件,并向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投訴。
12月19日上午,記者撥打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熱線電話,工作人員證實,確于12月13日收到相關投訴,他們正在處理過程中。
是機構還是個人
12月10日,檢測事件廣為人知。次日,茅臺停牌,并第一時間發布公告稱,自送產品至國家食品質量監督中心、貴州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公司等三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均符合標準。
一只小螞蟻就這樣撬動了大象。但做空茅臺以盈利的質疑之聲卻不絕于耳。
“哪個空頭有20億的資金對抗茅臺的增持?更何況大股東的資金那么巨量,誰能做空?”“水晶皇”對記者說,他覺得這種傳言“很好笑”。
一位投資界資深人士也對記者分析,“水晶皇”行動時并沒有相關券商研究報告推出,不像是機構做空行為。對機構來說,如果是做空茅臺這樣的巨型公司,如果沒有非常好的構思和計劃,做空機會不大。何況茅臺就是A股的單一股票,大股東都是國有機構,機會更小。
此外,他也認為,當時茅臺交易量穩健,并沒有超大單的買進賣出,二級市場似乎并沒有大的獲益者。“基本可以判斷‘水晶皇’是個人行為。”
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不過,“水晶皇”并非一個人在“戰斗”,他檢測茅臺這件事能夠廣為人知,是其另一個“知音”——“歲寒知松柏”大力促成的。
12月1日,“歲寒知松柏”通過給“水晶皇”新浪博客發小紙條的方式,邀請其到雪球網開設個人主頁,而“水晶皇”因欽佩前者而答應。“水晶皇”告訴記者,12月3日到投資網站雪球網之后,自己的檢測行為才更有效地為投資者和媒體所知。
其實,“歲寒知松柏”也曾有過單挑上市公司的經歷。
他也是個人投資者,1997年大學會計畢業后一直從事財務工作,目前在深圳一家制造企業做財務。2005年因為股改開始關注股市,2006年入市,2008年投資港股,看過所有港股的財報。因為喜歡在網絡上寫文章分析自己的投資,“歲寒知松柏”在網上很受追捧,被稱為“業余的專業分析師”,2011年10月起作為《證券市場周刊》特約作者撰寫文章。
2012年6月28日,“歲寒知松柏”受成立不久的雪球網邀請,作為港股上市公司“雨潤食品”的資深持有者做一個訪談,分析當時這家公司股價下跌的原因。根據自己過往一年對這家公司的研究,他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肯定地說,其存在財務造假,導致這只股票股價大跌,下跌幅度達到12.72%,股票賣空量達到20%。
“歲寒知松柏”一戰成名,并因這段經歷而對“水晶皇”惺惺相惜。
不過,在“水晶皇”事件上,同樣也是網上知名業余分析師的“天地俠影”則選擇不相信,理由是,“‘水晶皇’不專業。”他甚至逐字逐句地挑出“水晶皇”出示的檢測報告的不規范、不嚴謹之處,認為此份報告為假,并因此在雪球網旗幟鮮明地批評“水晶皇”。
有趣的是,“天地俠影”與“水晶皇”、“歲寒知松柏”有著相同的經歷——他也憑著自己一己之力在博弈上市公司“廣匯能源”。根據自己對這家公司的獨立研究,他看空該公司未來的前景。
在雪球網創始人方三文看來,無論是“水晶皇”,還是“歲寒知松柏”、“天地俠影”,其實都是對自己的投資負責。他們都是勤奮不懈地追求專業投資分析的個人投資者,而這樣的個人越來越多。
方三文認為,正是這些個人投資者的專業,才容易看出上市的“不專業”,而網絡為這些投資者的專業交流提供了平臺。
在網絡上,許多人將“水晶皇”稱為“A股扒糞人”,他并不抗拒。他說,相信以后肯定還會有人效仿自己,挑戰有問題的上市公司,“只有這樣,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才會變得足夠誠信,這樣A股才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