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存在問題解決方法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內容貧乏,千篇一律。長期以來,學生作文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材料的缺乏“巧婦難為天來之歡”況且學生還不是巧婦。沒有米就更難做飯了。寫作文一定要有新意,新意不僅要體現在文章的體裁,結構語言等方面,還體現在文章的主意與材料選擇上,所以選擇新穎的材料是內容新的關鍵,所舉材料無論是出自課本還是來自生活。都讀而無味,缺乏感染力,總讓人覺得是在吃陳飯。此外材料難以為論點服務也是一個常規的問題。一些學生作文中的材料新穎,讓人耳目一新,可是等到看完這些材料,卻發現這些材料要么根本不能為其論點服務,要么就是勉為其難牽強附會,沒有圍繞論點選擇材料。
2.語言粗俗,思路混亂。表達能力是寫作能力中最穩定的因素,學生要寫出好作文,必須重視表達能力的運用。一些中學生在表達方式的選擇上捉襟見肘,不能恰當地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寫作以圖。一次以“遺憾”為話題寫作文,問卷時,發現語句不通現象比比皆是。有些同學甚至寫自己不慎丟了一支筆而感遺憾。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寫作前有整體思路和打算,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如何結構,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等都應考慮周到。
3.思維幼稚,缺陷嚴重。文章的目的在于表達思想,思想是文章帶的靈魂,而一篇文章能否保持生機與活力,一個重要前提就在于它所表達的思想是否突出和健康,思想缺乏深度,立意不夠深刻,止于淺表,格調低下,文章就失去了思想意義。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會深入思考一些社會問題,力求表達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如以“幸福”為話題作文,很多學生認為幸福就是物質享樂,有錢就是幸福等。這些思想都是自私的,存在嚴重偏差的。
二、在閱讀中解決問題
我們的學生作文水平普通低下,大多數學生害怕寫作文,提筆抓耳撓腮、搜腸刮肚半天寫不出一個字來,原因是閱讀內容太少,沒有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閱讀可以豐富寫作素材。引導學生喜歡去讀,廣泛地讀,有目的地讀,讀出趣味,讀出品位,不間斷地讀書,可以讓人獲得豐富的生活素材和語言素材,日積月累,自然會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閱讀可以提高寫作技巧。寫作是在閱讀的吸收與積累的基礎上的表達,在閱讀訓練中,學生可以得到詞、句、段、篇的訓練,學會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并從中學習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法使認識能力得到發展。
3.閱讀可以啟迪人生智慧。能夠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能夠體現觀點,具有啟發作用,這并不是高喊一兩句口號就能解決的問題。中國有一句古諺“秀才不出門,遍知天下事”因為書籍是人們對生活材料不斷思索、認識,不斷提高的結果。所以,我們不僅在書籍里看到生活,更可以看到前人的生活經驗、情感體驗。讓學生在閱讀中提高對是非善惡的情感,進而形成端正的生活態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三、結語
“腹有詩書氣自華”有了大量的閱讀,學生在含英咀華里放飛思緒、發散思維,使寫作能力大幅度提高才能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