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的心情就像我們淮安的天氣,不是多云就是陣雨,風過無痕,湖面上留下了漣漪;曲過有聲,腦中縈繞著回音。打開我的班主任工作手記,拷問心靈,思緒點點泛起。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多云 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
初中的學生就如那羞答答的玫瑰,有花也有刺,花季少年的波動,更要班主任作心理健康的教育。
周一一上班,我們的“小諜報員”就來“告密”:“賈XX和林XX戀愛了,昨天我看到他們……”
“早戀,小荷才露尖尖角,蜻蜓就來立上頭?!蔽野迪?,性教育路在何方?這個工作做不好,我這個班主任也白當了!
對初中生性教育的漠視甚至是談性色變,失常的不是孩子,有時就是家長和老師。正如有的學生所說:“老師都是講一些無關痛癢的東西,真正到了要害處就避而不談?!睂W生不解渴,老師還面露難色:講深了不行,怕學生模仿,講淺了,學生卻根本不喜歡聽。老師和家長做心理教育都不能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還談什么心理健康教育?“口難開”“路難行”,試問性教育是否這么重要,路又在何方?
馬來西亞、芬蘭、英國從幼兒園開始,日本、新加坡從小學一直到高中一直加強性知識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先進國家,作為我們教師,尤其作為我們相關學科的教師,對每位學生身心狀態和成長需求的悉心解讀,在他們發展的特定階段、特定情境中,尋找恰切的方式和途徑,幫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這才是我們教育教學難能可貴的創造,且飽含著真實而感人的教育之愛。
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在行動中言說,在言說中思考,在不經意間去流露,進而成為一種風格。當我的心靈被愛觸摸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初中心理健康課《早戀現象透視》這一課的教學,扣問自己,揣度青春,我通過大量活動的形式向學生真誠地進行性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自己舉例說出“早戀”現象,通過發調查表讓學生說出對異性的感覺,進行愛情與責任的演講。讓學生懂得愛情是有附加的,愛情以外的天空依然是廣闊的、美好的。
然后通過多媒體等,讓學生知道早戀影響學習、家庭、交友范圍及對未來的消極作用。為了化解“危機”我班開設了“心靈之橋”欄目,采取聽青春期之講座、看青春期之教育片、出青春期之小報、賽青春期之知識、讀青春期之名人名言、講青春期之故事、繪青春期之圖畫、寫青春期之文章、賞青春之藝術等等方式,都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讓初中生從“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到“喜看枝頭春意鬧”,我們班主任不僅要認識性教育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還要有“潤物細無聲”的濡化之功,才能有“喜看枝頭春意鬧”的美景。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雷陣雨轉多云 愛鑄造“心”的長城
今天,看到了一個學生寫的周記,心中不禁一陣酸楚:
“我是一個男孩,孤苦的男孩!
父親走了不該走的路,母親棄了不該棄的我,本來還有一個管我愛我的奶奶,可是她一撒手卻上了天堂,只剩下我和爺爺熬日子。
……
我是學困生,又是貧困生,昨天,我們的“老班”(我們稱班主任都叫老班的)藺老師在班上表揚了我進步,分析我家庭生活的艱難,課后還找我談心,我們全班團結得就像一個人似的,我這個成績差的,組長教我,連個別女生也來幫我。依偎陽光,逆境崛起,我又找到了‘家’的感覺?!?/p>
看了這個日記我感促良多:對待慢生,欲速則不達。等待是一種策略,刷新還要更多的戰術,不少學生的自卑心理來自教師對學生的主觀評價,個別教師憑主觀感情,偏愛成績好的尖子生,對中等生不管不問,對學困生全盤否定,出言不遜,這無疑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通過談心,老師要詳細了解學生的各種情況,尊重、理解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要讓學生有機會傾吐、宣泄、釋放心理壓力,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的心理才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2012年9月20日星期四 多云 東日西雨總有情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要樹立良好的班風,班主任必須對學生嚴寬并濟。嚴格執行班級的規章管理制度,有違原則的錯誤,一定要嚴肅認真處理。但嚴格不等同于壓服或打壓,若采取壓服的教育方法,只會讓學生產生恐懼滋生叛逆的心理,甚至個別學生與教師針鋒相對,以致讓班主任頗感委屈。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做到嚴中有寬。對無心的過失,要寬容大度。在日常的交流中不經意地指出來,學生會馬上改正,這不僅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班主任要公平、公正、寬容地對待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眾所周知,在我們班集體中,最令人頭痛的,最可能會制造麻煩的總是后進生,有的老師面對這類學生總會采取嚴厲的責罵甚至是無端的羞辱等簡單粗暴的方法,感慨所謂的恨鐵不成鋼,嘆惜朽木不可雕,總認為只有嚴格的要求才會讓學生有所改變,自己也對得起這份神圣的職業了。事實上,事與愿違,效果甚微,說到底,學生很在乎教師對自己的印象和評價。他們許多人內心也很脆弱,希望得到像教師對優秀的學生那樣的關心和愛護,由于老師的羞辱打擊,學生更加反叛。所以,對后進生教育我們要講究方式和方法,要用心關愛他們,理解他們,體諒他們,以最有效的方法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不吝嗇表揚、鼓勵和關愛。
探尋學生心靈密碼,細細地品味著班級管理的點點滴滴,似清風掠過了我的心靈,漾起的是無盡的美麗風景,不變的是永恒的執著與追求!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袁集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