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是一個能動的課堂,相比較而言,它更需要學生的能動參與、積極地思考、充分地情感投入。從這一點上看學生的主動就顯得特別重要, “填鴨式”教學“滿堂灌式”教學當然應該摒棄,自由松散式教學也不可取,我們預設的教學狀態總是朝著我們希望的目標,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往往難以達到我們預想的效果,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一、讓自學小組成為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基地
升入初中的孩子雖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在主動學習方面還需老師的督促,剛接初一新生的時候,我就要求每個學生備齊《新華字典》和《成語詞典》兩本工具書,指導他們復習兩種查字法,要求他們每課必備,每天必用。然后讓坐在前后位、語文學習水平不一的四個學生組成自學小組,全班共設12個小組,配小組長一名。學習小組的任務之一是集中小組力量,在語文課前依靠工具書解決課本中出現的字詞障礙。對于一些易錯難記的字詞,則要求他們在小組預習時辨清并牢記掌握,語文課上,只要稍加檢查就可以了。學生身上不可低估的自學能力,只要能調動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完全可以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對學生來說,這種主動學習的習慣是終身受益的。
二、讓提問式預習成為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預習是培養學生主動自學的習慣和能力的有效措施。學生預習的效果好,就會為教者的講讀課文提供充分的準備。因此,在教學每篇課文時,我都會安排一定的時間作為課文學習的預習課,這種預習不同于以前的字詞預習,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上,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提出疑問,并讓每個學生準備好提問本,把自己發現的問題記在提問本上,小組之間共同尋找答案,采用自問自答的方式進行預習。教師進行適時的檢查,發現學生難于解決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點撥,并且對那些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學生進行表揚,這樣既可以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解決學生最想解決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有所得;又可以采用整體把握——發現疑問——提出問題——共同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預習時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明代學者陳獻章就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允許學生提出問題,能使學生由配角地位變為活動主體,而提問式預習讓學生的疑問更有準備、更完整,也可以較大程度地滿足他們語文閱讀上的求知渴望,使他們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促使課堂教學更快地進入到師生互動的理想教學情境中。
三、讓鼓勵式課堂教學成為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陣地
課堂教學中該如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成了所有老師探索的重點。我認為教師適時的鼓勵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師生共同活動、共同探究成為課改的一個亮點。
首先,要求同存異,巧言鼓勵。語文教學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學術上尚無定論或有爭議的問題。教師應當容許學生對教材內容和教師講授內容持有不同的看法,既承認學生對教材內容或講授內容的創造性見解,又維護對教材的傳統理解或教師的講解。例如,《口技》一課,對文章在開頭和結尾重復寫道具,一般認為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目的是反復強調、首尾呼應,突出口技人技藝的高超。但有學生認為,如果去掉開頭對道具的描寫,將會使文章更添懸念。學生的提問,正好可以印證古人的話—— “文無定法”。此時可以適時的鼓勵:“同一個內容可以這樣寫,也可以那樣寫,都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原文采用首尾呼應的寫法,如果有設置懸念的方法也很好,課文不可死學,要活學、創造性的學,這樣收獲更大。”學生面對教師這樣的鼓勵,誰不愿意好好主動的學習呢?
其次,要追求民主,善用鼓勵。有次在上《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正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標題所表達的主要內容時,一名學生提出“把標題中的‘橫渡長江’改為‘勝利渡江’更好”,他的理由是“‘橫渡長江’只說出了這次軍事行動,而‘勝利渡江’不僅說出了軍事行動,而且說出了結果”。這一問題我在備課時根本沒有想到,乍一聽還真有點回答不上來,于是我就說:“這一問題是一個新問題,老師確實沒有想到,咱們現在一起來探討一下。”老師的誠實,讓學生充滿了挑戰,積極主動的去尋找答案,這樣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啟動思維,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和諧的氛圍中培養了主動學習的習慣。
四、讓課后作業成為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演練場
隨著課改的深入,記憶性的課外作業越來越少,主觀性的作業越來越多,但真正符合學生實際的作業只有任課教師自己才能掌握,買來的作業題做了很多,學生直喊累,可效果并不好。為此,只能教師自己設計題目,盡量精選習題,提高學生的興趣。另外,要力求改變過去單純教師出題目、學生埋頭做的作法,開辟多渠道的練習形式,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濃厚興趣來。比如讓他們以自學小組為單位,課后自己組織復習、出練習作業、出分項復習題、出期中期末模擬試題;再比如讓他們針對自己平時學習中常出現的知識性錯誤,自己分類整理自己的錯題本,學會自我訂正。這樣學生在出題、正錯的過程中實現了再學習、再創造,養成了主動復習的好習慣。
課改工作已經開展了多年,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他們的個體是有差異的,因此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也不可能是一樣的,我們不能因循守舊,必須抱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以提高學生語文學科學習興趣為中心,努力投身到當前改革的洪流中,千方百計探尋指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能力的最佳方式。
【參考文獻】
[1]《湯立宏語文教學集》.
[2]《初中教學研究》2007(5).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藕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