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中語文教師而言,教學手段應當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效載體與得力助手,教師可以借助于各種教學手段實現對教學過程的優化,以實現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成效的目標。較長一段時期以來,許多高中語文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并沒有充分認識,認為其是形式主義花架子,沒有什么實質性作用。這樣的理念是片面的,在教育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教師一定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順應教育改革的趨勢,將以多媒體手段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作用發揮出來,全面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成效。
一、創新理念,教學設計之中充分融入信息手段
教學設計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基礎與前提,教師一定要抓好教學設計環節,將多媒體手段的作用體現出來。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首先要認識到多媒體手段的作用,多媒體手段相對于其他教學手段而言,具有演示形象生動和信息量巨大的顯著優勢,這是一般教學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之中要對多媒體的優勢具有全面的了解,以及準確定位其作用與功能。其次,教師對于多媒體手段使用的時機要準確設計與把握,多媒體手段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雖然對于促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其并不是萬能的,只有在最為合適的環節使用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成效,在不適宜的環節使用,不但耽擱了課堂教學時間,而且不利于教學成效的提升。另外,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設計之中考慮多媒體手段的作用,還要對其使用頻率進行科學設計,一般來講,多媒體手段在一節課的使用之中不能超過2次,每一次的使用時間不超過2分鐘,確保既要實現形象演示的成效,同時也要能夠節約課堂教學時間,也不能夠影響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效果。
二、營造情境,教學導入之中充分融入信息手段
教學導入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重發揮這一環節的重要作用。實際上,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充分體現和發揮多媒體手段的作用,三言兩語開火車,將教學導入環節作為了一項程序性的活動,沒有準確定位其功能和發揮作用。筆者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將多媒體手段與口頭導入相結合,以此來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濃厚教學氛圍的效果,作用較為明顯。例如在教學郁達夫《江南的冬景》一課的時候,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專門從網站上下載了反映江南冬景的視頻片段,在優美的音樂之中向學生進行展示,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進去,在美奐絕倫的景色與音樂欣賞之中進入了狀態,筆者趁勢導入這一課的學習,效果非常理想,這樣的影音展示導入方式比起單純的口頭導入方式,更能夠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出來,為下一步的教學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在教學導入環節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一些背景資料的展示,同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形象展示,教學信息之中充分融入信息手段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打造形象生動的課堂,教師需要補充大量的形象信息,輔助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工作需要,投影儀、掛圖等靜態教學媒體所蘊含的信息量較小,同時也無法進行動態演示,教學輔助功能非常有限。對此,筆者在教學中將多媒體手段引入其中,發揮其在補充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近,與學生的感知更加貼近,有利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例如在教學《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意義》內容時,教材中所講述的內容屬于高科技研究方面的范疇,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沒有直接的感知對接,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對此,筆者在教學中通過形象化處置的方式提高教學成效,專門從科普網站上下載了相關的介紹資料,通過動畫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對于人類基因組合等方面的內容具有更多的認識,為課堂理解與掌握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多媒體手段的輔助,教師可以讓枯燥、抽象以及遠離學生生活感知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和便于理解,有助于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四、營造氛圍,教學情境之中充分融入信息手段
高中語文教學之中應當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全面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營造濃厚的教學情境,在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之中提高教育滲透成效。如何有效營造濃厚的教學情境,是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深入研究的課題,筆者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手段的幫助,實現了這一效果。在一些情感豐富飛內容教學中,筆者一方面借助于多媒體手段進行與教學場景相關視頻播放,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從字面轉到畫面、聲音之中,加深了內心情感的共鳴效果,教師此時趁機進行教學引導,能夠發揮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另外,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背景音樂的方式進行教學情境的營造,能夠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之中受到熏陶、感染與教育。實踐證明,多媒體手段的加入,能夠對活化教學氛圍、營造教學情境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是深化思想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與載體。
五、延伸課堂,教學拓展之中充分融入信息手段
高中語文教學不應當僅僅局限于課堂,還要向課外延伸,拓展語文教學空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多媒體手段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延伸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為了增加學生的寫作素材感知,許多教師將學生帶進社會開展實踐活動,這是一種途徑,但是耗費時間較多,使用次數受到限制,教師可以將一些社會典型事件運用多媒體手段的方式進行演示,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拓寬了學生信息來源渠道,同樣能夠實現積累寫作素材的目標。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借助于多媒體手段與網絡,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搜集各種語文學習資料,增加自己的知識面等,為高中語文學習積累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創新理念,發揮多媒體手段的促進作用,有效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成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益林鎮益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