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端,導入是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其目的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起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和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導入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是值得廣大教師研究的課題,以下針對初中語文課的導入淺談以下幾點,供大家一起探討:
一、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的常見誤區
課堂導入中經常要使用到提問,提問是教師根據教學要求、針對教學內容,設置一系列的問題情境,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重視、思考問題,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教學方式。然而有些教師在導入時經常會走入一些誤區,使得導入效果差強人意。如抽象、模糊式提問。如《海濱仲夏夜》導入時,教師提問:大家對夏天有什么感覺?“感覺”是個很抽象的詞,初中階段的學生很難像成年人那樣能較好地表達出對夏天的感覺,回答問題往往漫無邊際,教師的總結和引導也會陷入困境,使得導入事倍功半。教師設計導入提問時,必須嚴謹、科學,內容要準確無誤,表達要清晰;無目的的提問,導入是有目的的,提問也是有目的的。提問的目的是為導入服務,這種目的有時候是直接指向,有時候是間接指向。比如,有位教師在導入《趙州橋》時這樣提問:“同學們,你們去過趙州橋嗎?”學生紛紛回答沒有去過,去沒去過并不要緊,教師接著說:“老師去過”,這樣的導入就沒什么價值。還有很多老師提問的難度過高,學生不知道怎么回答,導致導入失敗。或者提問的問題過于開放,沒有固定、統一的答案。問題提出之后,學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提問時應及時控制回答學生的數量以及回答的深度,最終將話題收回,引入所要講授的課題。
二、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的技巧
一個精彩的導入就是一把開啟課堂教學的金鑰匙,教師要使課堂導入部分成為一節語文課中最吸引人、最精彩的部分,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的技巧有很多,如情景導入、故事導入、親身體驗導入等等,課堂導入的最終目的力求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興趣,誘發他們的感情,為課堂教學找到一個良好的開端。
1.情景導入
設計導語時要有意識地創設具有豐富情感的生動場景,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觸發學生的情感,讓語文課堂呈現“未成曲調先有情”。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一文時,選取了許多關于“春天”的詩詞和美文,先讓學生讀一讀,再非常有激情地說:在四季中最令人向往的是春天,最美麗婀娜的是春天,最讓人充滿希望的也是春天,古往今來,有太多的文人墨客用如花之筆描繪了大量春天的美景。現在,我們就一起走進現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2.故事導入
課前用一些民間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或真實的故事來導入課文,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令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節中去,這樣既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啟迪學生的心智,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欣賞力。如教《斑羚飛渡》一課時,我是用這樣的一個故事來導入的: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螞蟻家族不得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遷徙,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螞蟻迅速地結成一個球體,為了那一片生的希望,它們沖向了火海。伴隨著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響,最后滾出火海的螞蟻只剩下一小團……的確,在生與死的抉擇中,有誰不渴望生呢?可是,這群螞蟻卻生得艱難、死得悲壯。今天,我們同樣要聆聽一個悲壯感人的《斑羚飛渡》的故事,就讓我們共同來走進課文吧!
3.親身體驗導入
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內容最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閱讀的導人中,就是教師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運用自己親歷過的事或由此得來的感受,去設想、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于作者和作品產生類似的情感體驗,更好地進入課堂學習的情境。如學習詩歌《湖心亭看雪》時,事先叫學生準備好畫筆、顏料。正課開始,我就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比賽畫畫,請根據詩歌《湖心亭看雪》的內容,畫一幅畫,看誰畫得又快又好。”學生一聽,可來勁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樂乎,整個課堂氣氛被調動起來,對詩歌內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三、初中語文課堂導入應注意的問題
課堂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引導學生的思考,但課堂導入要注意實效性,要有明確的針對性,要力求新穎有趣,同時又要有鮮明的指向性。注重實效性就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把追求實效作為第一要務,不搞形式,不擺花架子。比如,有一位老師在課堂導入時,先給學生講一個笑話,課堂氣氛不可謂不熱鬧,但是所講的笑話與課堂教學沒有任何關系,笑話講完了,還要生硬地引入新課,這種導入變成了純粹的花架子,甚至喧賓奪主,沖淡課堂教學要達成的主要任務。課堂導入還應注意趣味性,課堂導入不僅要活躍課堂氣氛,更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在充滿趣味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享受學習過程,碰撞靈感,啟迪智慧,創新發現。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中,學生收獲的不僅是知識,更是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在饒有興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學生都會感到身心愉悅。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導入新課的方法很多,不僅僅只有上述幾種。教師要把握導入的藝術,根據學生的年齡,教學內容,對于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課以及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應采用與之相適應的導入方法,很好地、自然地過渡到對新知識的教學,充分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激情,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要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充分發揮導入的激趣、引導、啟迪智慧的作用,避免課堂導入的誤區,讓學生以良好的狀態享受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紅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