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師教學語言藝術的探討,認為教師語言應該規范性、節奏性、情感性、幽默性、激勵性并存,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最優化效果。
【關鍵詞】規范;節奏;情感
俄羅斯有句民諺:“語言不是蜜,卻可以粘住一切東西?!苯處熃虒W語言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關系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對于思想品德這樣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來說, 要想改變課堂枯燥、抽象、沉悶的面貌,教師就必須注重語言藝術,運用教學語言的魅力去打動學生的心靈,引導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遠航。那么,思想品德課上教師的語言有哪些要求呢?筆者以“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師語言藝術探究”為微型研究課題,進行了多年探索,發現教師課堂語言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淡妝濃抹應相宜——規范性
政治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表達要準確規范。初中思想品德專業性較強,專有名詞如公民、人民等不能用其他詞語替換,所以老師能清晰、準確、嚴密、精練地使用專業術語,用最簡練的語言表現最豐富的內容,就能使學生較好地把握思想品德課的基本概念,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
例如,學習八年級上冊《禮貌顯魅力》這一課時,教師在指導學生看圖交流后,就要對禮貌的定義(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規范,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講解得非常清楚,為后繼學習立下基礎。又如,教學《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一課時,就要引導學生理解“人民”和“公民”這兩個概念的聯系和區別,將這兩個概念講清楚了,才能使學生對下一課的“權利”有清楚的認識。另外,像“集體”、“家”、“義務”、“隱私”這些概念,教師必須要在學生交流后用最規范的語言表達出來,為學生的規范用語樹立榜樣,打下基礎。
二、輕攏慢捻抹復挑——節奏性
教師語言的節奏性首先是語言速度的快慢。教師講課節奏的快慢,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對知識信息接受的情況,合理的控制語言速度的緩急。一般說來,分析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時速度相對要慢,便于學生思維能及時跟上;容易理解的地方和教學環節的起承轉合處可以適當加快節奏。例如,教學八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第三課《平等尊重你我他》中的《尊重從我做起》這一節過程中,當講到“與不同的人交往,應該如何表達你對他的尊重”時,由于這是這堂課的重點,所以就要放慢速度,在和學生充分討論后進行講解。
教師語言的節奏性還包括音調、句式的變換。整堂課放“高音喇叭”學生受不了,整堂課平淡低沉學生也會昏昏欲睡,這就要教師處理好音調的輕重緩急。例如,教學八年級下《自覺維護正義》一課時,當講到陸游“白發向人羞折腰”、包青天公正廉明辦案時教師聲調可以適當提高,讓學生懂得每個人對正義感的推崇。教師的語言句式要隨不同教學內容而變換,該陳述的時候陳述,該反問的時候反問,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東邊日出西邊雨——情感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讓師生實現情感的共鳴,達到心心相印的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飽含真情的語言使學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情深理透,思想升華。
教師在教學中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教學《兩代人的對話》一課時,我讓學生舉自己與父母因為觀念不同而發生沖突的例子,再說說自己現在對這件事的感受,理解父母親的一片苦心。接著我又講了父親靠賣血供兒子學習,而兒子卻因沉迷于游戲機而輟學的故事,讓學生談談他們心中的感受。因為這個故事非常感人,學生大多數潸然淚下,對父母親的無私關愛會理解地更加透徹。當教師問學生“父母如此愛你們,你們又該怎樣做”時,學生會說出自己的真心話,而不是敷衍、走過場。
四、滿城簫管盡開花——幽默性
幽默是教學的催化劑,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能緩和緊張氣氛,可以保持學生大腦興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一種使師生心靈舒暢的教學環境。
例如,教學《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一課時,我就引用了各地計劃生育經典語錄,如“國家興旺,匹夫有責;計劃生育,丈夫有責?!薄皩幙裳鞒珊?,不準超生一個?!?“少生孩子多種樹,少生孩子多養豬!”來說明當時計劃生育實行的重要性和執行的難度。這些標語使得“計劃生育”的概念生動化,通俗易懂,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笑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天生我才必有用——激勵性
俗話說:“良言一語三冬暖,惡語半言六月寒?!苯處煹慕虒W語言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要善于發現學生學習上的閃光點并加以放大,使學生產生“我能行”的強烈愿望,能帶著一種高昂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
有位政治教師當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喜歡說“我來到了一片森林”(把學生當成了木頭),自認為說話很有藝術,實則滋生了學生的厭學情緒。還有位老師的口頭禪是“你知道狗熊是怎么死的嗎?笨死的!”這種語言可以說百害而無一益,是要堅決摒棄的。
教師的課堂評價多幾把衡量學生的尺子,就能發現每個學生的與眾不同的優點,多與學生進行朋友式的交流,就會對每個學生多一份真心的愛護、恰如其分的鼓勵,我們的教育就往往能事半功倍。
生動的語言就好比菜肴里的鹽,有了它菜肴才有味道,但是教師不能因為吸引學生注意力而夸夸其談,離題萬里,甚至說出偏離道德準則的言語。要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語言藝術就需要我們教師下“臺下十年功”的苦功夫了。
【參考文獻】
[1]劉輝.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語言藝術.吉林教育.2011(1).
[2]龍卡.思想政治課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與藝術性.中學政史地.2011(4).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三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