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地理是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具有一定程度的枯燥性與乏味性,所以在新版材料中精選的“讀一讀”等材料,其通俗易懂,并極具強烈的感染力。我們如何通過合理利用這些“閱讀材料”來提高初中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加強其學習效果,則是本文側重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閱讀材料;初中地理;教學;運用
初中學生通常會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表現出對其陌生、枯燥、記憶性東西過多而出現厭學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又會導致學生們對其失去學習興趣,甚至出現錯誤的思想——“地理知識不重要”的錯誤思想。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把枯燥乏味的地理轉變成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對其的學習興趣呢?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結合新版材料內的“讀一讀”等的閱讀材料,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從而顯著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成績。現將心得闡述如下。
一、重視對閱讀材料在教學中的作用
我們地理教師首先應該把新版地理教材精選的“讀一讀”等內容的閱讀材料重視起來,而不要只是側重地理基礎知識及重點知識點的教學,這樣只會將地理知識的枯燥性加強,不利于引發初中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地理教師還要善于將這些閱讀材料與地理教材中的重點知識點合理、有效地貫穿起來,這樣才會更加利于在教學活動中將其生動性、趣味性體現出來。
二、充分利用閱讀材料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及興趣
因為此部分閱讀材料內容都是非常精彩、生動的,極利于激發初中學生對新鮮事情的探求欲與求知欲。通常,一些地理教師會將材料中閱讀材料布置給學生們自己進行課后閱讀,這樣雖然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面的擴寬、提高其對閱讀能力的提高,但卻沒有達到對學生們基礎知識及重點知識點的學習,未能達到真正提高學生們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們往往只是通過對重點知識的死記硬背去應對考試,從內心深處沒有達到對地理知識的主自、積極、探索的學習目的。因此,我們地理教師則需要充分利用好這些集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閱讀材料。如,在“西雙版納”一節的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利用“歡樂的潑水節”閱讀材料中的知識,利用初中學生活潑好動、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心理,教師則更要生動地把傣族人民的潑水節具體細節講解給學生們,在激發了學生們的求知欲望與興趣的同時,還會激發他們對其他地區、民族的民風、民俗、地理位置的了解欲望,而我們教師再適時地融入相應的地理基礎知識與重點知識。而學生們在處于對知識求解的興奮與注意力集中的狀態下,其對知識的吸收與記憶能力也會有極大的提高。從而不但達到了教學目的,同時還會顯著地提高其對地理知識的求知欲。
三、利用閱讀材料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精神
如何有效地培養與激發學生積極地對地理知識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索精神呢?這往往也是我們諸多地理教師所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對此,我們完全也可以利用閱讀材料來對學生們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與培養工作。首先,我們可以利用閱讀材料的趣味性,來提出問題,并將問題留給學生們,讓其去在材料中尋找答案或是尋找解決問題的相關知識點。如,我們在講“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一節,完全可以從香港和澳門的閱讀材料進行著手,而對學生們提出疑問“為什么香港與澳門是單獨的省級行政區域?”、“為什么會有香港回歸這一說法?”讓學生們自己去在書中尋找答案,并讓學生們自己盡情說出自己的答案。而教師這時只是傾聽、并對學生們的答案進行總結、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學生們沒有挖掘到的知識點,而不要打斷學生們發言的積極性,也不要阻止學生們可能會出現偏離原問題的答案,而是通過引導,使其回歸到問題解決的思路中去。并在適時給予學生們相應鼓勵的同時,再將本節的基礎知識與學習重點講解出來。這樣一來,不但學生會積極地、自主地去對未知的地理知識的學習,還會有效地培養學生們對地理知識采取進一步的求知性的探索精神。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教師還可以引入“香港的愛國人士登上釣魚島的愛國行為的真正意義”,并提出“釣魚島的地理位置”、“臺灣省的地理位置”、“日本的地理位置”,讓學生們在課余時進行自主的、探索性的去尋找答案。這不但可以豐富、擴展學生們的地理知識以及相關其他知識,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們的愛國精。這些做法,都是通過閱讀材料來不斷的、潛移默化的去引導、培養學生們對地理知識的自主學習與探索的學習精神,并對其他學科或是未來的學習都具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結語
地理知識的確具有一定程度的枯燥性、乏味性,但是只要我們地理教師充分利好閱讀材料的豐富性與趣味性,并對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及閱讀材料進行合理、科學的有機融合,在激發初中學生們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上會有極大的幫助,同時,還會形成一個對地理知識的愛學、想學、繼續學的良性循環,也必將會顯著地提高其對地理知識學習效率,并對提高學生們對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有著極大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燕萍.基于教材活用的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綜合版).2009(11).
[2]韋志榕.地理教材編寫感悟[J].課程·教材·教法.2011(02).
[3]徐蒙莎,王月,翟祿新.課改前后高中地理教材對比——以人教版為例[J].中國電力教育.2011(10).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東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