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是指2006年之后新出現的一種材料作文形式,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作文樣式。它只給出材料,不規定話題,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選準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這種命題形式從本質上講,是材料作文,但是從表現形式上講,又是話題作文。它既不像以往材料作文中要求根據材料中心作文那樣“過死”,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它比話題作文有更多的限制,但在選材、立意上又比傳統材料作文更具開放性。
“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這是新課標高考材料作文的要求。雖在篇幅上、題材上、觀點上作了限制,但有自我發揮的余地,如果考生對文題的材料內容、范圍和含意沒能準確把握,雖是洋洋灑灑,卻文不對題,造成審題失誤。“失之毫厘,謬以千里”,這一步錯了,整篇作文的主要分數就失去了。因此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可以說是能否寫好一篇作文的關鍵,但同時又是學生最感頭疼的一個環節。.鑒于此,我在教學實踐中探索了幾種方法,以期幫助學生在準確審題、明確立意上不被材料中的“浮云”遮住望眼,成功打開審題立意這道關鍵之門。從作文試題看,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主要分兩種,即單則材料和多則材料。這里分別淺談一下不同類型的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的方法。
一、單則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
所謂單則材料,是指一道作文題中只含有一個相對獨立、相對完整的材料。對于這類材料作文,我們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礎上,一般可運用抓關鍵、辨褒貶、找因果等方法來準確地審題立意。
(一)全面理解材料,抓關鍵詞句,明確重點
命題者在命題時往往將自己對材料的理解認識、感情傾向融合在材料與提示中,因此,要想準確的審題立意,必須在整體把握材料的基礎上,抓住材料的關鍵詞語、句子。抓住這些對題意起決定或導向作用的關鍵詞語或句子,不僅要理解其字面義,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內在的深層義,分析其內涵外延。
有的材料為突出中心,有時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句如開頭句、結尾句、對話句、過渡句、總結句。抓住這些關鍵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從而正確立意。
(二)辨明褒貶,明確傾向
有的材料在敘述、說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傾向,或贊揚或批評,或肯定或否定,這樣我們可從材料的情感傾向入手來審題立意。
(三)理清因果,有的放矢
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由材料中列舉的現象或結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的現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二、多則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
多則材料的審題,就是從所有材料中提取共同部分,或是觀點,或是話題,或是情感傾向……“求同思維”是多則作文材料審題的前提。它需要對幾則材料都要關注,既要知其相同點,又要知其不同點,并從若干材料抽出共同的因素后,判斷其性質,增強對材料內涵理解的清晰度,有利于整合,確定觀點。對于性質相同的材料,尋求共性,辨出個性,立意時注意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如材料只有共性,沒有側重的個性,共性就是立意的方向;對于性質相反的材料,找共同點,辨區別,判斷情感態度傾向,取正舍反;對于關系型材料,辨別材料的關系,在共同的話題范圍內表述關系,并疊加論證。
總之,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還有很多。根據材料寫作文,不能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范圍去自行確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細地閱讀材料,從材料出發,選準最佳立意。以上淺談的幾種方法不是孤立運用的,而是相互聯系、綜合運用的,每則材料都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立意,然后選準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