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學的重要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能提高教學內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促使學生在感情上和行為上都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優化課堂教學。近年來,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我校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下面談一談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探索。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藝術魅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表現手段多樣化的特點,充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維持在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
例如《雷雨》一課,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制作了精美的,趣味盎然的多媒體課件。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觀察到的雷雨的景象,接著讓學生欣賞多媒體課件中的雷雨的景象:烏云壓下來,狂風吹得樹枝不斷搖晃,雨嘩華地下起來,一道美麗的彩虹出現在天空……在聲、光、色、像創設的情境中,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對雷雨這一自然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學習課文的有利的心理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欲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而然地轉向于課文內容的學習。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發展個性
21世紀的語文教學重要任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藝術地引導學生敢于參與,樂于參與,善于參與,真正做到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教師可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變現有課堂教學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大致界參與獲取知識過程與途徑的意識,發展學生個性。
如《雷雨》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計算機中的圖像、聲音、動畫,從表現形式上喚起學生對語言的主動感悟,體會詞語運用的精妙。“漸漸地,漸漸地,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一句中“漸漸地”一詞,學生理解上有難度,教師讓學生先聽兩組聲音:一組雷聲由大慢慢變小,一組雷聲突然變小。學生馬上指出第二組聲音不對,可見學生主動領悟到雨的變化是從大到小,慢慢變化的。接著,教師出出示幾組圖像:花兒慢慢地開放,太陽從海上慢慢升起……學生馬上舉手用“漸漸”說話,不僅說了老師展示的畫面,而且聯系生活實際說了很多漸漸變化的事物。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學生主動感悟詞語,積累詞語,表達思想,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障礙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情境創設或形象思維的幫助造成的,而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可以變抽象的,學生不常見的位直觀生動的具體形象,加上教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講解,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把握,從而突破學習的重難點。
如教學中有一篇描寫校園一景的習作,教師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將學生課前在校園拍攝的相片,觀察的筆錄及課外閱讀的關于校園的精彩文章片段進行整理、歸類,制作成教學課件,制作班級網頁。將校園主要景點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及錄像資料以菜單形式呈現在電腦的同一界面上,供學生進行習作前的搜索、查閱,教學環境的優化,培養了學生搜集、獲取、選取信息的能力,高效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情感是學生學習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現代技術的使用為學生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交流架起了一座橋梁。
如《豐碑》一課意境深遠,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講述了一位將軍在云中山行軍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位因未穿御寒衣服被凍死的戰士,而這位戰士竟是負責發放給養被服的軍需處長的感人故事。文短情深,催人淚下。但是,現在的小學生對過去的年代,特定的環境了解甚少,為了激發學生對這為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教師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了如下激情教學。
1.渲染氣氛,調動情感
為了幫助學生走進課文特定的場景,開課時,設計了一個“大雪紛飛、狂風呼嘯的大雪山上,一支隊伍艱難地行進著”的畫面,教師配上一段動情的導語:同學們,讓我們把紛飛的思緒拉回到那艱苦的戰爭歲月,你們看,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的云中山上,一支裝很差的隊伍,正艱難地行進著,等待著他們的是……“教師繪聲繪色的描述,生動的畫面,立即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學生的情感被調動起來,似乎和這支紅軍隊伍一起到了大雪山上。
2.配畫配樂朗讀,體會情感
果戈里曾經說:“像樣朗讀一篇作文,需要同作者分享他那充滿心靈的崇高感受,需要用心靈去感受它的每一個詞。”聲情并茂的朗讀能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豐碑》一課第7自然段對軍需處長的描寫是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時,多媒體課件由小到大逐步演示出軍需處長倚靠樹干的形象,軍需處長的形象在學生心中,逐漸清晰,逐漸高大起來,配上深沉的音樂,學生們深情地朗誦起來,飽含著對舍己為人、勇于獻身的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
3.巧妙聯想,升華情感
課文學到最后,教師請一個同學朗讀第7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同學們邊聽邊看一組畫面: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在光禿禿的樹干上;慢慢地,樹干變成大雪覆蓋的云中山,軍需處長變成了一座晶瑩、透明的豐碑矗立在云中山上;不一會兒又變成了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同時,伴隨著激動人心的音樂。這畫面,這聲音,強有力地震撼著學生的心靈。這時,學生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上升到了對紅軍隊伍,對無數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學生的認識,學生的感情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