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內涵
高校學生黨員作為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其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對推進學校發展、促進校園和諧、提升大學生整體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務工作大辭典》“黨員篇”將先鋒模范作用定位為帶頭作用、骨干作用和橋梁作用。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帶頭作用是指黨員在思想素質、專業學習、日常生活、學生活動等各個方面要走在群眾的前面,為群眾樹立榜樣。骨干作用是指學生黨員要成為群眾中的中堅分子,在學校各項活動中挑大梁,成為主力軍。橋梁作用是指黨員要成為組織和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
2 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現狀
為了了解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現狀,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工程學院進行了專項調研。截止2012年3月,工程學院目前在校生共1722人,其中黨員270人,占總人數的15.6%。統計2010-2011學年,學生黨員在獲得學業獎學金、各類競賽獲獎、擔任學生干部、各類榮譽稱號獲得中的比例分別為:66%、67%、78%、85%。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黨員在專業學習和學科競賽方面雖有一定的表率作用,但不是非常明顯。而在參加各類學生活動,擔任學生干部和榮譽獲得方面卻發揮了較為顯著的骨干作用。但是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顯示,76.3%的學生認為學生黨員整體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強。
3 影響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因素
3.1 入黨動機不純,黨員意識不強
在急功近利的現代社會,入黨已經不再單純是對自我要求的提升和個人信仰的追求,已經摻雜了很多的現實因素。部分黨員入黨動機不純,逐步趨于功利化、社會化,這就直接導致了黨員意識不強,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沒有敢為人先的競爭意識。這就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缺失的重要內因。
3.2 缺乏自我學習,理論素養不高
目前,大學生黨員還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對政治理論知識缺乏學習的熱情,從而導致對黨的發展、國家政策、國內外時事都缺乏基本的了解,對許多社會問題的認識和判斷缺乏科學的方法,處理問題往往不能以理服人,說話辦事缺乏應有的感召力。這就使得學生黨員在學生群體中缺失了該有的先進性。
3.3 培養流于形式,考核欠缺機制
目前,高校普遍注重學生黨員“量”的發展,而忽視了“質”的提高。在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上注重形式而缺乏內容,對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不按時考察,在發展或轉正時急急忙忙做材料;而對黨員的考核也缺乏完善的機制,不能對黨員在各方面起到一定的督促或引導作用,使得黨員的先鋒意識逐漸弱化。
4 發揮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策略探析
4.1 加強黨員教育,端正入黨動機
黨員的教育培養是黨建工作中的一塊重要內容,只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近生活的教育才能讓學生黨員更易于接受。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輔導員發展協會中的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小組根據獨立學院的學生特點專門為入黨積極分子及黨建骨干量身定制了培訓菜單:《入黨動機與大學學習生活》、《如何更好、更快的向組織靠攏》、《黨建骨干素質和工作開展》、《如何建設先進黨支部》等。這些講座貼近生活,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入黨觀,提高黨員責任意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4.2 設置理論答辯,提高政治素養
為了督促學生黨員自覺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提高政治素養。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工程分院創建了理論答辯機制,并正式納入黨員發展及轉正的必備條件。該機制要求學生在發展或轉正前自覺主動向黨支部遞交答辯申請,只有答辯通過后才能發展或轉正,這就要求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必須經常關注時事政治,了解國家政策,是提升黨員隊伍理論素養的有效途徑。
4.3 完善考核機制,加強典型宣傳
建立完善的黨員考核機制是調動學生黨員積極性,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徑。對學生黨員應該從學習成績、工作表現、幫扶同學、參與活動、公寓表現、群眾評議等多方面進行量化考核。同時,在考核的基礎上應該樹立典型,每年評選一定比例的優秀黨員或者優秀黨務工作者,并進行積極的宣傳報道。一方面對于黨員本身是很好的激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擴大黨員的影響力,有利于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
4.4 搭建各類平臺,夯實群眾基礎
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弱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黨員缺少跟群眾之間的良好互動,缺乏一定的群眾基礎。因此,我們應該積極為學生黨員搭建各類平臺,比如可以通過支部論壇、支部QQ群、支部微博等網絡平臺促進黨員與群眾的交流,也可以通過先鋒人物評選、黨員對學習困難學生的1+1幫扶等活動平臺加強黨員與群眾的互動,還可以通過黨員承諾公示榜、黨員述責測評會等平臺加大群眾對黨員的監督力度,從而夯實群眾基礎,促進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