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優秀大學生總結創造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說千變萬化,但是其中有一個共性,就是他們都有著比一般大學生更為強大持久的學習動機。
1 學習動機的內涵
所謂學習動機,一般是指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心理動因,或簡稱為推動學習的動力。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同他們所處的社會及教育條件直接有關。在不同的社會及教育條件下,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容、性質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會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產生重要的影響。
學習動機是多種多樣的。這不僅表現在不同的大學生可以有不同的學習動機,而且同一名大學生可以同時存在著幾種不同的學習動機,即存在著直接性動機和間接性動機兩大類。直接性動機,是指由于對學習活動本身和學科知識內容發生濃厚興趣,產生了熱愛的感情,對學習活動有一種強烈的需要,從而產生的學習動機。間接性動機,是指與學習本身沒有直接聯系的動機。如為了將來參加祖國的現代化建設,意識到學習的社會意義,立志為人民而學,或為了個人將來升學就業、找出路,甚至為個人的名譽、地位而學習。只有強化正確的學習動機,才能使自己的求知欲變得強烈、持久。
2 學習動機在學習中的作用
2.1 增強學習的積極性
一般地說,學習動機愈明確愈強烈,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愈高,學習的效果也會愈好。那些具有正確動機和直接性動機的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毅力和較高的學習熱情,學習專心致志、精力充沛,遇到困難有頑強的精神,其學習積極性是經常的、一貫的。而那些具有不好學習動機的,其學習積極性動搖不定、沒有高標準的要求,以混到學歷為基準。那些有錯誤動機的學生往往經不住時間、困難、成功和失敗的考驗,其學習積極性十分脆弱。
2.2 指引學習的努力方向
動機不僅能喚起行動,而且能使行動具有穩固性、持久性和完整性,促使學生沿著學習動機所激發的方向堅持努力,爭取好的成績。一個學生如果能在正確動機指導下學習,就會有很高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因此,動機可以成為學業成績的預測根據。
培養動機,將有助于提高那些能力較強但成績不良的學生的學習水平。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要一組學生學習兩段內容長短、難易程度相同的課文。告訴學生,學過的第一段課文在第二天進行考試,學過的第二段課文在一星期后再測驗。實際上,兩段課文都是在兩周以后才進行測驗的,結果是第二段課文的考試成績,比起第一段課文的考試成績要好得多。這是由于動機能夠指揮學習的全部活動。指向長遠目的的學習,能調動大腦皮層復雜的智力活動;而臨時應付的學習是被動的,隨著考試結束已記住的知識也會隨即丟失。
2.3 集中學習注意力
動機對學習促進作用的主要表現是注意力的加強。學習態度認真的學生不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響而分散精力,動機較強的學生更能集中思考尚未清楚的問題。
總之,動機對學習的作用,形象地說,雖不是“特效藥”,但猶如“催化劑”。這種動機如果能同國家的發展、人民的利益、集體的前途緊密結合起來,發展成為一種為國爭光的內驅力,對提高學習效果有重要意義。
3 如何端正學習動機
3.1 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激發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與學習目的相聯系的,學習目的不明確或具有錯誤的學習目的都不能很好地端正學習動機。每一名學生都應當重視政治學習,自覺加強政治思想道德修養,充分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把個人的學習與實現國家與民族的復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形成長遠的、間接的學習動機,產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要積極主動地接受學校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學習的責任感。要有計劃地進行參觀、訪問、考察等社會實踐活動,充分認識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在生產實踐中的重大作用,激發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同時正確認識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系,增強學習的緊迫感。
3.2 明確學習目標,循序漸進
學習目的越明確,學習的目標就越清楚,透過目標的激勵作用,學習動機就越強烈、越穩定、越牢固。怎樣明確學習目標呢?首先,要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習觀點,這是總體目標。其次,將總體目標分解。比如,在各門課程的學習上要有具體的目標,在知識上達到什么水平,在能力上達到什么程度,在測試時取得什么成績,等等。分目標還應分解,分解到每一章節,從不同的思維層次上去明確學習的具體目的和要求。
3.3 及時反饋信息,強化學習動機
利用學習的反饋信息,搞好檢查、評定和評價。學習的成功與失敗,都可能強化動機,從而促進學習。只埋頭學習,不問結果如何,會使人厭倦,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例如,許多學生雖能按時做作業,但學習水平總是不見提高,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只知按教師布置的作業題目寫,卻不檢查作業效果,甚至連教師的批語都不看。反之,正如美國學者魯斯·亨利所說:“每天都知道自己學習結果的同學,成績能大幅度上升。”比如,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定期做各章的練習題及自測題,根據答案的反饋信息,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的改進具有調節功能,而且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激勵作用。如果學生能經常意識到這一點,并提醒自己,也可以起到努力學習的強化作用。
3.4 積極參與各種學習競賽,激發內在學習動機
競賽通常被人認為是用來鼓勵進取、反對懈怠的誘因之一。在學習上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是提高學習積極性及學習成績的有效手段。應該說,大多數學生都具備要強、好勝的心理,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學習上的佼佼者,這是很可貴的。而學習競賽正滿足了這種心理需要。所以,在學習中,應注意選擇自己的競爭對手,具有超過對方的欲望,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自己內在的學習動機。但必須注意兩種傾向:一是斤斤計較個人的榮譽得失而忽略集體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二是極少數學生受“滿堂灌”教育思想的束縛,不能積極投身于學習競賽之中。只有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學習競賽,才能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
3.5 選擇新異性學習內容,激發學習熱情
保持學習內容的新異性,是激發學習動機和熱情的重要條件。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教師要時刻關注本學科最新理論動態,追蹤前沿研究成果,將這些新內容及時補充進教學過程中來,不僅可以極大地調動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更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