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題的提出
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顯著的相關。研究表明,影響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除了性別和年級因素等人口統計學變量對主觀幸福感有著影響外,影響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還有很多,如控制感、生活事件、學業成績、人際關系、氣質類型、家庭結構等。
因此,為了考察在珠海地區的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現況,本研究將從不同年級、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入手,探究珠海大學生在主觀幸福感上的差異,分析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珠海大學生1~4年級共234名學生作為被試。其中男生109名,女生125名。大一學生61人,大二學生69人,大三學生59人,大四學生45人。獨生子女100人,非獨生子女134人。
2.2 研究方法
Fazio (1977)編制的總體幸福感量表 ( GWB )是美國國立衛生統計中心指定的一種定時性測查工具,用來評價被試對幸福的陳述,量表共有33項。本研究中采用國內段建華(1996)對該量表的修訂,即采用該量表的前18項對被試進行實測,單個項目得分與總分的相關在0.48和0.78之間,分量表與總表的相關為0.56和0.88之間,內部一致性系數在男性為0.91,在女性為0.95。
2.3 數據分析
所有數據輸入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
3 結果分析
3.1 珠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總體情況
本研究把本次抽取的男性樣本、女性樣本,分別與全國的男女性常模做了一個比較,全國男生常模得分為75分,女生常模得分為71分。表1顯示,珠海地區男性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平均得分為77.899,女生的平均分為77.904,都要顯著高于全國男女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總的來說,珠海地區大學生有較高的主觀幸福感。

3.2 珠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在性別上的比較
由表2顯示,珠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在性別上沒有顯著差異,均處于中上水平,這說明男女大學生普遍對自己的生活質量感到比較滿意。
3.3 珠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在年級上的比較
從表3和表4的數據中可知各年級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大一學生主觀幸福感平均數M=81.3607,大二學生M=77.1159,大三學生M=77.2373,大四學生M=75.2889(見表3),并對四個年級的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得分進行了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可得P = 0.038<0.05,顯著差異。所以我們對其作進一步比較,由表4可知,大一年級與大四年級的差異非常顯著。
3.4 珠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在獨生與否上的比較
從表5可知,珠海地區的大學生在獨生與否上,統計結果顯示其主觀幸福感的平均分非常接近, 差異不顯著。
4 討論
4.1 珠海地區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總的情況
研究顯示,珠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水平與全國大學生有差異。男女性都顯著高于全國水平,尤其以女性為差異非常顯著。從珠海地區的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調查結果顯示,珠海地區的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較高。這主要是因為在調查學校中,均屬于本科獨立院校,這批學校的學費較一般學校昂貴,來就讀的學生家庭情況大都屬于經濟中等以上的家庭,雖然也有不少的學生家庭情況是屬于貧困水平的,但是總體來說,所調查的大學生的家庭經濟水平
是較高的。另一方面,珠海屬于經濟特區,在經濟上來說,其經濟發展是比較快的,經濟水平也比較高。
本研究調查表明,珠海地區的大學生有較高的主觀幸福感,這對于珠海地區的大學生個體健康心理是有利的,總的來說,說明了珠海地區的大學生的個體健康心理是良好的。但是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仍然是刻不容緩的。因此,各大高校要全方位關注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積極展開幸福教育,從積極情感教育入手,不斷地調控和優化學生的情緒,使之保持情緒穩定,強化內心情感,使情緒富有效能,從而提高主觀幸福感。
4.2 珠海地區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年級的關系
珠海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在個別年級上存在差異,大四年級的大學生與大一年級的大學生在主觀幸福感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這與鄧麗芳、鄭日昌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研究結果顯示,大四年級的學生對生活的主觀幸福感要顯著低于大一年級的學生,這主要是因為大四年級的學生將面臨著就業的巨大壓力,面對家庭給予的壓力、社會競爭帶來的壓力、以及學生自身施加的壓力。而對于大一年級學生來說,剛進入大學生活,對學習、對生活都充滿了希望,并沒有感受到就業、婚戀、離別帶來的壓力。因此,大一與大四學生之間的主觀幸福感,出現了顯著的差異。
5 結論
(1)珠海地區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全國常模有差異,主觀幸福感較高。(2)珠海地區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在個別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主要表現在大四年級學生與大一年級學生有著非常顯著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