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內涵及其表現
幼兒教師職業倦怠,是指幼兒教師不能正常應對幼兒園工作的一種反應,是幼兒教師在長期的工作壓力下出現的心理、生理及行為上的疲憊疲勞狀態。
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表現:(1)心理方面,主要是感覺到生活乏味,對工作及其前景感到失望,看不到工作積極的一面,總是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工作以及與其相關的事情,會產生一定的嫉妒心,工作沒有熱情和活力,工作時提不起精神,無法集中注意力,缺少必要的思維思考能力,學習、創新能力和主動探求新知,謀求發展的意愿下降等。(2)自我評價方面,主要表現為不自信,經常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內心有一定的空虛感,自我效能感明顯降低,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工作的意義及其價值,經常會逃避工作或準備跳槽,換工作。(3)日常行為方面,主要表現為沖動、冷漠,常常以悲觀的態度和情緒去對待事物,對領導、家人、同事、朋友表現出不信任,內心孤獨,不想與人打交道,更不想參加集體活動。另外,人際摩擦會有增加的趨向,攻擊性行為也會增多。
2 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危害
導致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很多,以往的調查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師管理體制是導致幼兒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學自主權問題。教學自主權是幼兒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享受的利益和自主行使的權力。然而在很多幼兒園,幼兒教師的教學自主權幾乎完全沒有,過分強調教學模式化,即強制幼兒教師必須使用某種模式,而不能采用其它模式的過程和行為。
二是幼兒教師評價體系問題。諸如評價內容片面化,現行的獎懲性評價沒有考慮到幼兒教師課堂教學外的教育成果,不夠系統和全面。這樣就使幼兒教師只注重提高幼兒的各項外顯性技能的掌握和提高,而忽視科研以及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影響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打擊了幼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最終會導致幼兒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再如幼兒教師評價標準僵硬化,一些幼兒園對教師進行考核時過分注重教師之間的比較,完全忽視了不同級段、不同學科、不同年齡的幼兒教師的各自特點,總想用一個統一標準在對所有教師進行衡量,這種不公平、不客觀的評價導致很多幼兒教師看不到自己通過努力的成效,導致其逐漸對教育教學失去了激情和信心。
三是幼兒教師工作環境問題。相關研究表明,幼兒教師的工作環境與幼兒教師職業倦怠有著直接關系,一個愉悅舒適的工作環境應該包括:強勢的組織文化、民主協商的氣氛、和諧的人際關系、濃厚的互助氛圍和廣闊的個體成長空間。但是現今的幼兒教師工作環境,許多園務不公開,幼兒教師沒有知情權和參與協商權;幼兒教師之間為評職稱明爭暗斗,關系敵對;同事之間很少在教學方面進行交流,人際關系冷漠。這種工作環境,使得幼兒教師對組織缺乏歸屬感,對幼兒教師職業缺乏滿意度,進而抵觸自身所處的工作環境,想逃離這種壓抑的工作環境,從而在教學當中產生厭倦感。
幼兒教師職業出現倦怠后,會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危害。從教學角度上講,職業倦怠嚴重的教師會出現高缺勤、低績效,有較高的離職傾向,無心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從個人生活上講,盡管幼兒教師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幼兒教師整體的社會經濟地位、職業聲望仍然是教師序列中較低的。幼兒園教育對象的特殊性,使幼兒教師每天都有很大的工作量,現行的工資待遇與工作量之間不成正比。這種的狀況極大地影響著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和歸屬感。
3 通過人本管理來緩解幼兒教師職業倦怠
3.1 鼓勵幼兒教師行使教學自主權
幼兒園管理者要鼓勵幼兒教師行使教學自主權,給幼兒教師更多的空間和自由。要給廣大幼兒教師樹立幼兒教師不只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可以把教材當作一種資源,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對教材做以調整和重建,以適應教學實際的需要,使幼兒教師要最大程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
3.2 實施發展性教師評價
發展性教師評價主要以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目的,以有效實現幼兒園的奮斗目標為導向,以面向未來為著眼點的一種新型的幼兒教師評價方式。發展性教師評價鼓勵幼兒教師的積極參與,注重動態評價與形成性評價,并強調把交流與研討貫穿于評價的全過程,因而也可以兼顧到幼兒教師的個體差異。
3.3 建立合理的激勵制度,調動幼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合理有效的激勵制度是規范幼兒教師行為的良好手段。使用制度激勵教師,一方面可以為幼兒教師樹立目標導向,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所以,要建立多項制度,包括獎懲制度、崗位責任制、師德、科研、日常考勤等,來規范幼兒教師的工作,并以此作為獎懲教師的標準之一。
3.4 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和親密的人際關系
幼兒園要努力建立一種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增強個體之間的互助、溝通、合作、信任和承諾,促進幼兒園建立和諧的人文氛圍,滿足其人際交往的需要。親密感是人性的一種基本需求,能使人以充分信任的心態投入到群體中去,可以使對方對自身的利益予以真誠的關心和尊重。親密的人際關系能很好的刺激和發揮人的創造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推進教師之間的感情溝通,營造出一種親密和諧的氛圍,以此來緩解幼兒教師職業倦怠。
3.5 注意尋找和發現每一位幼兒教師的閃光點,充分挖掘幼兒教師的潛能
幼兒園教育教學成效以及社會效益的有效發揮,必須依靠幼兒教師的努力才能實現。但每個幼兒教師都有自身的特點,這就需要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善于發現每個幼兒教師身上的價值、優點和閃光點,為幼兒教師個性的發展提供平臺,認真對待他們的合理要求,充分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勞動成果。幼兒園領導最大限度的發揮每一個教師的價值。特別是年輕教師,要對其進行認真的觀察、分析、交流等,發現其特長所在,為其提供適合的發展平臺,使得每個幼兒教師都能在自己喜歡做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各自的長處,潛能被充分挖掘,從而增強幼兒教師對幼兒園工作的滿意度,增加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和職業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