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主要因素
1.1社會因素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西方文化的涌入,一些不健康的價值觀念及生活方式侵蝕著大學生的思想,加上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使得那些身在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們,面臨著人際關系功利化和勢力化與處理人際關系經驗不足的矛盾,面臨著傳統人際關系的情感交融和追逐金錢名利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學生對人與社會的認識,從而導致不和諧的人際關系。
1.2 學校因素
(1)學校教育因素:學校是促進學生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最重要場所,然而目前的學校教育中,涉及人際交往方面的知識較少,加上現行的高考制度,使得一些中小學仍沿用著應試教育的模式,片面追求升學率,以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來評價學生,不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為人處事能力的培養,缺乏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知識的傳授,使得一些學生形成孤僻、封閉、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造成一些學生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不會處理與宿舍同學的關系,沖突不斷。
(2)學校管理因素:在日常的宿舍管理中,由于宿舍人際關系中涉及到的事情往往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波及到的人員范圍較窄,而且宿舍成員的自由度較大,發生矛盾時主要由學生自我調節,學生內部自行解決,學生輔導員所管理的事情較多,對于宿舍內部發生的人際關系問題不易察覺,很難對這類問題作深入細致的工作,而學生管理部門也往往偏重于對學生進行違規違紀的處理。
1.3 家庭因素
現在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從小養尊處優的生活習慣讓他們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懂的分享,不知道關心和體諒他人,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場考慮問題,這樣的人在與宿舍同學相處時極易因一些小事就產生矛盾,而影響宿舍關系。
1.4 大學生自身心理因素
目前高校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一、情緒不穩定,感情用事,容易受環境和情緒的影響,辦事、說話易沖動,說出一些既傷害別人又傷害自己的話,做出一些偏激的行為。二、敏感多疑,一個猜疑心很重的人,在與人交往時往往總是防著別人,戒備心很強,不夠真誠,這樣的人往往表現出對人的不信任,有了猜疑和不信任,交往也就不會和諧。三、缺乏自信,這樣的人往往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說話沒底氣,做事畏手畏腳,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失去很多與人交流的機會。四、心胸狹窄,嫉妒心理,這樣的人往往斤斤計較,容不下別人,一點小事都有可能讓他們耿耿于懷,這樣的人在宿舍關系中往往起著破壞作用。
2 構建和諧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對策
2.1 加強學校的教育和管理
(1)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課程以及舉辦人際關系知識專題講座。學校可以通過開設選修課的形式,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教學活動,以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使他們學會尊重與寬容、理解與信任,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通過典型案例報告會及專題講座,以引起大學生對宿舍人際關系的重視,并學會和室友和諧相處的方法和技巧,使宿舍成員共同構建和諧的宿舍氛圍。
(2)改善學校的管理,提高宿舍管理人員整體素質。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輔導員往往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工作,且主要職責范圍也往往體現在班風、學風以及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再加上輔導員平時工作非常繁瑣,所管理的事物較多,而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又極其微妙,發生沖突時不易察覺,這就給輔導員的工作帶來一定困難,要想及時解決大學生宿舍內部沖突,需要宿舍管理人管的密切配合,這就要求我們將宿舍管理人員納入到學生工作隊伍中來,定期為宿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宿舍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使他們有效地開展對大學生宿舍生活的教育與輔導。
(3)設立心理咨詢機構,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大學生宿舍人際沖突多數是由宿舍成員自身的心理問題引起,要想解決此類沖突,需要成立心理咨詢機構,針對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心理,心理咨詢機構還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專門的服務,來幫助他們應對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使他們及時、有效地解決宿舍人際關系問題。
2.2 充分利用家庭的輔助作用
基本的人際關系知識一般都是一些做人的道理,家庭教育則是其主要來源之一,父母平日的言行舉止對子女的身心發展影響極大。一般情況下,子女在外求學,父母關心的往往是他們的學習情況、身體狀況等方面,對他們在人際關系方面的情況往往過問較少。許多大學生缺乏人際交往經驗卻又不會主動向自己的父母請教這方面的知識和技巧,這就要求做家長的要主動關心孩子的生活,密切關注孩子與其舍友的人際關系狀況,對孩子進行指導,提出合理建議,學會和他人和諧相處。
2.3 努力提升大學生自身素質
(1)加強自身修養,培養良好品德。要想建立和維持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離不開良好的個性,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應克服自私自利、心胸狹窄、敏感多疑、自卑閉鎖等心理,以誠待人,互幫互助,養成熱情、開朗、誠實、自信、豁達、謙讓的良好品質,能包容別人的缺點和小的錯誤,并從別人的過錯中審視自己,不斷提高和改善自己,為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宿舍氛圍出一份力。
(2)尊重個體差異,學會換位思考。宿舍成員之間因成長環境不同,貧富差距,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在生活方式及行為習慣上必然存在一些差異,這些差異不存在好壞之分,沒有必要斤斤計較,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學會換位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要取長補短,求同存異,通過宿舍成員的共同努力來營造和諧的宿舍氛圍。
(3)加強交流溝通,及時解決矛盾。現在的大學生因缺乏社會和人生方面的知識,在為人處事方面經驗不足,在宿舍人際關系發生矛盾沖突時,很多大學生不知道如何讓下手,于是選擇任其發展甚至逃避的方式,這樣只能使矛盾加深。如果舍友之間平時能夠多進行交流和溝通,多組織一些宿舍內部的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加深對彼此的了解,這樣,不僅有利于增進同學間的感情,還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誤會,化解宿舍矛盾,有助于形成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