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區域經濟以及城鄉經濟發展的長期不平衡,導致中國西部地區農村經濟發展進程緩慢,西部地區農民生活水平落后。這種形勢下,抓住重點,找準路子,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對解決西部三農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2005年10月,針對全國城鄉差距不斷擴大的現狀,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目標,旨在強農、興村、富民,然而西部新農村建設步伐緩慢,不尊重實際狀況,照抄照搬發達地區的做法也實有存在。就中國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的制約因素及應對措施進行一些粗淺的分析與論述,以期能夠對中國當前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一點可借鑒之處。
關鍵詞: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3-0040-02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0%以上。長期以來,由于區域經濟與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中國西部地區農村經濟發展進程緩慢,西部地區農民生活水平落后。這種形勢下,抓住重點,找準路子,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對解決西部三農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中國西部地區開展新農村建設的制約因素
2005年10月,針對全國城鄉差距不斷擴大的現狀,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目標,旨在強農、興村、富民,然而西部新農村建設步伐緩慢,不尊重實際狀況,照抄照搬發達地區的做法也實有存在,總體觀來,導致中國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進程緩慢的因素多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發展起點低。西部地區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是阻礙西部新農村建設長足發展的主要阻因:在農業生產方面,由于缺乏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技術支持,往往在遇到自然災害或者病蟲害時難以有效保證產量和質量;西部地區農村道路交通建設嚴重滯后、電力、水利發展跟不上、醫療衛生設施不完善,都嚴重影響了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2.西部地區農村產業發展嚴重滯后。“一產落后、二產科技水平低下、三產不規范”是西部部分地區的主要產業結構特征,它直接促成了西部地區農村經濟技術進步緩慢,農業生產效率增速難以提高,從而決定了西部地區農村經濟增長局限在一個較低水平,在西部農業發展的諸多矛盾中,科技水平低與現代農業對科技需求旺盛的矛盾,成為制約西部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3.人力資源素質低。西部地區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素質不高,認識、掌握新事物、新技術的能力低;西部傳統農民思想觀念保守,缺乏市場競爭觀念,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西部農民因循守舊、安于現狀和“小富即安”思想盛行,缺乏干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
二、推動中國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發展的對策措施
針對中國西部地區開展新農村建設制約因素的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應對措施,以期能夠對當前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的科學健康開展提供一點可借鑒之處:
1.加強國家政策針對西部農村地區的扶持力度。各級政府應當針對西部新農村建設積極采取政策扶持,為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加強財政傾斜力度,為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制定有效的激勵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國內社會資金以及國際援助資金投向西部農村地區;深入推進對口幫扶活動,中東部發達城市以及中央各部委應當進一步加大對西部農村地區的一對一幫扶力度;當地政府應該加強惠農政策的宣傳,學習用好惠農政策。
2.構建完備的社會公共產品供給機制。建立健全貧困農民救濟制度以及農村養老金制度,逐步建設良好的農村醫療衛生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應當積極開展針對農民生產生活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農村交通體系建設、水利設施建設、農田病蟲害防治、農村集貿市場以及信息網絡建設等多個方面,為新農村建設筑牢根基。
3.深入推進西部地區農村產業優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華西村通過走農村工業化道路惠民富民、強村興農;“中國蔬菜之鄉”壽光以農業產業化道路富民興農,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西部地區農村產業優化應當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應當積極促進西部地區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引進先進的農業生產加工科技與管理經驗,延伸現代化農業產業鏈,不斷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大力推進鄉鎮企業建設,下大力氣培育一批能夠引領西部農村經濟發展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并在此基礎上帶動西部地區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
4.加快西部地區農村人力資源建設步伐。人才是一切事業發展的根本,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培養農業人才。大力發展西部地區農民農技培訓,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的技術素質,定期對農民開展市場經濟知識的培訓,不斷提升農民的就業能力與創業意識;充分發揮西部地區高等院校的學科優勢,開展針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對口支援工作,用先進知識與技能武裝西部地區的農民,使其真正成為適應市場經濟的新農民;通過政策優惠等方式鼓勵大學畢業生深入到農村基層去工作。
農業是一切產業得以存續的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強農、興村、富民,對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意義非凡。只有認真分析當前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制約因素,并積極應對才能夠逐步改善中國東西部發展不均衡、城鄉發展不協調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羅中昌.西部新農村建設要重視各種突出矛盾的化解[J].烏蒙論壇,2007,(2).
[2] 肖永梅.關于推進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的思考[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8,(6).
[3] 李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J].蚌埠黨校學報,2009,(1).[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