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發外包的整合外包技術資源、降低研發風險、提高研發質量和速度的特征使其成為21世紀研發外包領域中的新興模式。承包方行為的不確定使關系風險提高,最終帶來的是高昂的市場交易成本。以交易成本理論為基礎,從理論上對研發的不確定性,并由此可能產生RD外包關系風險進行了研究分析,以期為中國學者進一步探討RD外包的風險研究提供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交易成本;RD外包;關系風險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3-0105-02
RD外包已經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和實務界普遍關注,但是研發的不確定性并由此可能產生的關系風險,使得RD外包過程中的交易成本逐漸提高,并最終影響企業的研發績效。在中國社會經濟的其他領域,人際交易成本和社會交易成本降低,給企業和民眾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實現了雙方的利益最大化。在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之下,研究RD外包過程中的交易成本以及為下一步的研發風險管理提供參考將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對基本概念及理論的認識
(一)交易成本理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Coase,R.H.,1937)在《企業性質》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了“交易成本”,認為,只要有人類的交易活動,就會產生交易成本,它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由于經濟體系中企業的專業分工與市場價格機能之運作,產生了專業分工的現象;但是使用市場的價格機能的成本相對偏高,而形成企業機制,它是人類追求經濟效率所形成的組織體。但市場運行是有成本的,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即人財物增多以及機構規模擴展時,使得企業的交易成本上升。企業存在的是為了節約交易成本,即是通過成本較低的內部的管理協調來代替外部成本較高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比較性的概念,其實質是在交易活動中,雙方為了達成一筆交易所要支付的費用,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精力、時間。交易成本理論在人們的實際經濟實踐中指導作用。交易成本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根據研究具體問題的不同,按照一筆交易的達成是由內部還是由外部完成,將交易成本分為內部交易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按一筆交易的外部交易成本小于內部交易成本。
(二)企業RD外包的概念
隨著經濟全球化、知識、技術進步、價值鏈的改進,企業的RD活動變得越來越外部化,由原來的內部研發、供應商參與產品研發、合作研發,逐漸發展為研發外包。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2006年全球研發創新調研報告顯示,64%的受訪企業正在進行不同程度的研發外部,以彌補內部研發力量的不足,縮短研發周期,提高創新效率。
目前,理論學界尚未對研發外包給出明確的定義。一些學者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分別對研發外包做出了定義。
方厚政(2005),樓高翔(2007)等從關系契約的理論角度,認為“研發外包”也稱“研發開發協議”,指企業尋求外部力量進行創新,以合同的形式把價值鏈上研究開發這一環節外包給其他組織,以達到合理利用資源,增強企業競爭力的目的。
Stusrt and Mecutecheon;田埅(2007)從合作研發理論角度提出研發外包意味著與外部技術源(自己供應商、獨立研發機構、產業聯合會、聯盟企業)之間的自然、特定技術合作關系。
Matthew and Rodriguez(2006),陳勁(2004)從資源理論角度,研發外包是企業并購的一種方式,是對內部研發和研究聯盟的有效補充形式:即企業在內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僅保留其最具競爭優勢的功能,整合外部最優秀資源而獲得巨大協同效應,獲得競爭優勢。
Herbert and Camela Chesbrough(2003);Carpav Frans.Hang Dan(2007)從外包理論角度,企業將研發任務交給研發強度高的企業(如信息企業、私人制造業)以獲得技術改進和探索性研究活動。
本文基于交易交易理論,其研發外包指的是企業將其研發工作以交易成本最小化為原則在外部交易成本小于內部交易成本的情況之下,企業將采用“用市場來代替企業”的方法來取得競爭優勢。這里的“市場”指的是技術研發的供給者,包括大學、研究機構、供應商、行業協會、競爭對手等高效率完成研發任務的外部資源。
二、企業RD外包的不確定性分析
RD外包解決企業新產品研發周期長,生命周期短,研發成本高,并且解決了單個企業獨立承擔研發新產品風險困境;并且企業可以專注于自己的優勢核心業務,再結合承包商的研發優勢,加快研發速度,為企業在市場搶占得商業先機。但是隨之帶來的是市場、環境、技術的不確定性以及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影響,承包方很容易產生機會主義、道德風險,使得發包方必須面對獨立進行新產品開發時而并不存在的新的風險。故研發外包不僅僅是一個技術開發的過程,還是發包方與承包方相互博弈的過程。
研發外包的不確定性包括兩種:研發固有的不確定性和承包方行為的不確定性。
(一)研發固有的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伴隨著企業在研發的全過程,研發創新內生的、先天的特征就是不確定性,其是企業進行研發創新時無法消除、控制、甚至回避的要素。由于新技術的不完善,專業知識的匱乏,使得企業對研發新產品的技術認知度的不確定,即技術不確定;由于新產品供求信息的匱乏,使得企業對未來所開發產品的目標群體,顧客偏好、需求等的不確定,即市場不確定性,這兩個問題是企業在產品技術創新時必然會遇到的,是研發固有的不確定性。
(二)承包方行為的不確定性
企業在研發外包過程中,除上述研發固有的不確定性外,另外,由于承包方行為的不確定性還將進一步產生由于合作而產生的關系風險,這是合作中交易成本的主要來源。威廉姆森在1985年出版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一書中對交易成本作了更明確的規定,并將其區分為“事先的”和“事后的”兩類。基于交易成本理論,具體來說,承包方行為的不確定性主要成因在兩個方面:
1.事前交易成本。通常認為人們談判的成本,被稱事前交易成本。研發是一項專業性質很強的工作,由于知識要素投入難以精確計量以及技術成果難以確切描述,其不完全性更加突出。簽約前的隱藏信息和簽約后的隱藏行動,為合作過程中的沖突埋下了隱患(Cyert和Goodmart 1997;Kultti和Takalt 2000)。承包方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某些情況下,會隱瞞一些對自己有利或不利的信息。因而,對于發包方來講,由于沒有能力和有效渠道去了解承包方的真實信息,由此產生發包方與承包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并且即使是精心設計的契約條款也很難以事先解決。因此,在發包方和承包方談判的階段,由于信息的不對稱,雙方立場的差異性,使得談判的成功率很低,交易成本很高。
2.事后交易成本。事后交易成本是交易已經發生之后,雙方糾紛所產生的成本,包括承包方想退出某種契約關系所必須付出的費用;承包方發現事先確定的價格有誤而需要改變原價格所必須付出的費用等。在研發的過程中,承包方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很容易產生機會主義行為、道德風險以及由于其對發包方的依賴程度低而發包方對其的依賴程度高,使得發包方必須面對獨立進行新產品開發時并不存在的新風險、高風險。
三、企業RD外包的關系風險分析
一般情況下,發包方在研發外包過程中,會面臨兩種類型的風險,即來自于外部的績效風險和來自于內部的關系性風險。外部的績效風險由于研發外包活動所面臨的技術及市場的不確定性而產生;內部的關系風險是指在研發外包過程中,由于承包方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產生的機會主義行為,有可能會影響此次研發外包活動的研發成果。績效風險,即技術和市場的不確定性,在研發的過程中是不可能回避的。Das 及 Teng認為,研發外包是否能取得成功,取決于承包方是否以雙方的效用最大化為出發點以及發包方對承包方的信任程度、雙方的關系、溝通的有效性等。
由于承包方行為的不確定,將有可能產生關系風險,從而增加了額外的交易成本。關系風險主要是由于發包方與承包方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創新的不確定性、復雜性以及因此造成的合同不完全型形成的。其主要表現為承包方通過欺騙,扭曲信息,誤導發包方,提供正常水平標準之下的產品以及占有發包方的關鍵資源等。
另外,RD外包的關系風險具有隱蔽性,包括承包商與發包方是否依賴關系對稱,發包方對承包商的行為,服務水平,道德信譽了解是否是真實反映,承包商是否能滿足發包方對信息技術的要求等。正是由于承包方行為的不確定,將會對研發的績效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發包方為了實現預期的研發效果,必然要對關系風險進行一系列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駕馭、風險監控等防范風險的管理工作;發包方為了不使交易成本增加,以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思路來設計研發外包的契約,決策和管理機制。
四、結語
在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高昂的交易成本已經引起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高度重視。交易成本已經逐漸成為影響到中國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隨著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際交易成本以及社會交易成本降低。研發外包是現代企業技術獲取和技術變革的新型戰略,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企業研發方式。研究企業研發外包關系風險,分析承包方的行為,降低研發外包的交易成本,對中國技術創新和科技研發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NishaalG,Aoife H.A tale of two literatures:Transaction costs and property rights in innovation outsourcing[J].Research Policy,2007,(10).
[2] Iyer,A.V.,Schwarz L.B.A Principal-Agent model for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production[J].Management Science,2005,(1):106-119.
[3] 李海秋.企業戰略聯盟關系建立動因研究——資源觀視角與交易成本視角的融合[J].改革與戰略,2007,(7):32-25.
[4] 許春,劉弈.企業研發合作的交易成本理論解釋[J].集團經濟研究,2007,(08X).
[5] 伍蓓,陳勁.企業研發外包的模式、特征及流程探討——基于?集團汽車制造案例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9,(2).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