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社團的作用對社團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選拔、培養和管理社團干部就至關重要?!跋胱鍪隆薄ⅰ澳茏鍪隆?、“會共事”和“成績好”應該成為選拔社團干部的重要標準。同時,學校還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對學生社團干部的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社團干部的自身素質。也要嚴格社團干部的考核機制,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干部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3-0292-02
學生社團是大學生基于共同的興趣和愛好,為了共同的目標與理想,并經學校職能部門同意而成立的學生團體。目前,高校學生社團正蓬勃發展,開展了集思想性、文化性、娛樂性和學術性于一體的活動。大量事實證明,社團及其活動是大學生個體素質拓展的主要途徑,是大學生培養興趣愛好、擴大知識領域的必修課,是實踐大學生通識教育的最佳方式。這種情況又對社團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選拔、培養和管理優秀的社團學生干部就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學生社團干部的作用與問題
近年來,高校學生社團正以它獨特的魅力發展壯大,社團干部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加。社團學生干部不僅是學生自我管理的領導者,也是先進校園文化的生力軍,更是廣大同學的榜樣,同時也起到溝通師生橋梁的作用。然而,隨著新情況、新問題的不斷出現,使得學生社團干部的管理出現了較多的問題。
第一,社團干部缺乏團隊管理能力,核心作用不明顯,導致社團凝聚力降低。社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決定了社團的成功與否。但由于社團的自愿性質,使得對社團干部的綜合素質要求不是很高,也沒有明確的限制。故干部隊伍中存在一些魚目混珠的現象,比如有違反校規校紀的、考試不及格的。第二,社團干部流動性較大。社團是學生依據自身興趣而自愿組成,只有熱心社團工作并具備較高素質的成員,才有可能團結并領導其他成員,一起開展眾人喜愛的活動。一旦社團干部的興趣不在就可能離開社團,所以松散的組織特性決定了社團干部的流動性較高。第三,部分社團干部缺乏服務意識。無疑,作為社團干部,除了鍛煉自己的能力外,還應該為大家服務。但不能否認的是有部分同學動機不純,當干部只是為了個人的“前途”,功利思想濃厚,群眾和服務觀念淡薄。
針對目前高校社團學生干部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就需要高校社團的管理部門和學生工作者要嚴格社團干部的選拔機制,要不斷地對社團學生干部進行繼續教育,更要完善相應的考核體系。唯有此,才能真正發揮社團干部的作用。
二、學生社團干部的選拔
據筆者了解,高校學生社團干部的產生方式主要有兩個,一是相關管理部門直接任命;二是通過報名競選的方式產生。不論采取何種方式,這些社團干部都應具有一定的標準。
其一,“想做事”是選拔學生社團干部的前提條件。學生社團干部是學生社團健康、良性發展的主要保障,社團干部應帶頭做好服務者,牢固樹立服務意識,而不應該完全充當指揮者的角色。社團干部的著眼點應該是通過組織學生活動為廣大同學服務。就此意義而言,“想做事”應該成為選拔社團干部的前提條件。其二,“能做事”是選拔社團學生干部的基本要求。社團工作范圍涉及到學生社團的有效管理、社團活動的策劃與實施、社團運作經費的籌集等方面,這就要求社團干部單單擁有為社團服務的思想和熱情還是不夠的,其實際工作能力尤為主要。其三,“會共事”是選拔社團干部的必要條件。社團是面向廣大學生的團體,這也要求社團干部要具備溝通協調能力。社團活動的廣泛性和多樣性要求每一個社團干部必須具備一定的團隊精神,這種精神會影響到良好社團氛圍的形成,會直接影響到一個社團的競爭力和生命力。其四,“成績好”是選拔社團干部的重要保障。社團活動與干部的學習成績的矛盾也是今天社團干部普遍面臨的問題。但我們應該清楚,社團學生干部首先的角色是學生,其次才是干部。我們的目標是要實踐能力和專業知識兼備的大學生。我認為,在選拔社團干部時應關注他的學習成績,對工作期間成績下滑的社團干部需要加以引導,甚至對社團工作影響到學習的干部堅決予以辭退。其五,選拔時要倡導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于學生社團面向全校,造成多數人相互之間并不了解,若只根據一兩次競選演說來決定社團干部,有可能會把那些競選意識較強,而綜合素質不太理想的學生選上。這部分學生有的往往只有一時的熱情,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責任心,給社團工作帶來不便。因此,在選拔社團學生干部時還是應該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則,即“民主—集中—再民主”的方式,也可采取招聘、自薦和試用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三、學生社團干部的培訓
大學生的身心正處于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時期,我們不可能要求社團學生干部盡善盡美,沒有任何缺點。我們既要肯定其優點,也不能忽視其缺點。因此,學校社團管理部門一定要加強對社團學生干部的培訓和教育。
首先,要大力加強社團學生干部的溝通能力培養。學生社團干部要主動與成員交流,主動尋找溝通機會,全面發展自己,最終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學生社團干部。社團干部在活動策劃時,要主動找相關責任人實施反饋,主動解決問題,通過溝通達到相互了解,互相幫助,增長才干和提高能力的過程。具體要如何培養呢?首先是在溝通前和溝通過程中,社團干部應保持一顆平常心,以寬容的面貌面對溝通對象,社團干部要注意自身的控制能力、遭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我激勵能力。其次是要讓對方明白你的意圖,清晰簡潔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避免離題千里的情況。最后社團干部在溝通中要認真傾聽,要注意聽事實、聽內容,要在聽的過程中了解對方的真實情況。另外,還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要勇于承認錯誤,要敢說對不起。其次,合理授權,訓練社團學生干部跨團隊合作。社團開展的活動需要多個部門合作完成,這就要強化社團干部的合作精神。作為社團的主要負責人,應該具有目標管理思維,在安排工作時要適時地將目標分解,將每個具體目標的完成下放到各個干部身上,各部門應明確自己的責任。社團干部在接受任務時就應注意到跨部門合作的問題,形成合力,就能順利完成工作。而不是各自為陣,責任不明,一盤散沙。再次,要培養社團學生干部的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皠撔率且粋€民族的靈魂”,也是學生社團干部的靈魂。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已經成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志。學生社團干部如果不具備創新精神,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將直接影響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同時,還要時刻注意社團學生干部的學習,客觀而言,社團工作確實會占用大量的學習時間,但這不能成為社團干部學習不好的理由。社團學生干部更要搞好學習,只有在學習上做出表率,學習成績優良,才能樹立威信,才更能得到社團學生的擁戴。最后,培養途徑。為此,校團委可舉辦培訓班,如“學生社團干部骨干培訓班”等。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也可聘請專家和相關人士親臨指導,促進社團干部事業有成。也可安排社團干部交流經驗,或組織與兄弟院校社團干部進行交流,還可以組織一些社會考察活動,提高社團干部的認知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學生社團干部的考核
如果在社團干部管理方面不規范或者制度不完善,就容易驅使個別社團干部進行“投機取巧”,導致干好干壞一個樣。這種風氣一旦在社團干部群體內存在,則必然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工作熱情不高,工作積極性不強。所以,加強對社團學生干部的考核實屬必要。
一是要健全考核、公平獎懲。學校管理社團部門應定期嚴格考核學生社團干部的工作業績和思想狀況,要及時地對表現好的加以鼓勵,不足的要適時地加以教育培訓,甚至撤職。要定期的把社團學生干部召集在一起,進行總結交流,共同探討。一般而言,在交流前,要指定好重點發言人。比如召開會長會,首先要由每位會長介紹近期社團活動的開展、工作的安排等,然后請工作較好的社團具體介紹做法和經驗。也可采取召開社團干部表彰大會,選拔優秀社團干部進入業余黨校學習。二是以建立社團星級評價激勵機制為載體,加強對社團干部的考核。星級評價就是在一定時期內對社團各方面情況進行評價,將社團劃分為六星、五星、四星、三星、合格和不合格等六個檔次。社團星級評價體系采用動態管理、定期評價并公布評選結果,校團委或相關社團管理部門對評為三星級以上的社團和學生干部給予表彰和物質鼓勵,并在校內的評優中優先考慮。對不合格的社團和學生干部進行內部整改,仍不合格的社團要取消。學校團委要在社團學生干部的考核發揮“指揮棒”的作用。
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形成社團學生干部“能上能下”的合理流動,干得好的學生干部給與表揚。反之對工作不積極、群眾關系差或學習成績明顯下降的社團干部,則應及時撤換。
誠然,高校社團建設對繁榮校園文化發揮了很大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高校黨、團組織在總體上把握社團方向的同時,應該就學生社團的特點,加強對社團干部的選拔、培養與管理,充分發揮社團干部在學生社團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逐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把學生團體干部鍛煉成推動學生工作的中堅力量,把學生社團培養成為校園文化的主陣地,促進社團建設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