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科特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應用型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以寧波大學科技學院的國貿專業課實習改革為例,分析了全真實習模式的意義,探索了國貿專業課全真實習設計與組織管理,對實習成效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國際貿易;實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3-0268-02
一、模式提出背景
實習是學生培養的重要實踐環節,學生的實踐知識是學生專業發展的基礎,因此各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均設有實習課程。一般高校會在學生低年級時安排認知實習,高年級安排專業實習,最后是畢業實習。
專業實習是學生將課堂上習得的理論和書本知識付諸實踐并獲得相關工作經驗,為畢業實習和學生從學習走向工作,從學校走向社會奠定基礎。然而由于資源條件的限制,大多數學校的實習安排是由學生自行聯系實習單位進行實習,實習內容由企業進行安排,由于涉及到企業的商業機密,學生往往在實習單位從事一般性的事務,比如單純地上網尋找相關客戶,或者是給產品拍照,無法接觸整個外貿流程,實習過程缺乏有效的指導和管理,因此實習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更有甚者僅托熟人去外貿公司蓋個章了事。
外貿專業課校內全真實習是依托學院投資的外貿公司,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外貿業務操作,教學與經營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質。國際貿易業務環節多,周期長,單據復雜,這就需要老師對學生的指導必須是個案式的指導,每個學生碰到的問題都不一樣,要想實習效果好,必須采用“師傅帶徒弟”模式。這也體現了在職業教育領域中有著一定的傳統得“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思想。也是遵循應用型人才教育發展規律,體現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二、實習改革的意義
1.校內學生培養模式的創新。學生專業知識的獲得從課堂向課堂內外結合延伸,改變了學生在校內單純地從課堂獲得專業知識的局面。學生從課堂上的聽講得到的明確知識,通過實踐的方式,親身參與的方式領悟獲得必要的緘默知識。因為再好的講解式教學哪怕是啟發式教學也不能替代實踐。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檢驗、修正和運用知識,從而學習和獲得對他們成長和發展極為重要的個人實踐知識。實踐中還可以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使學生應用在課堂上較少用到的創造技能。
2.教師從知識的提供者向多角色轉變。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授課方式,通過實習小組組建,師生的共同參與,教師從課堂上的知識的提供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發展的合作者、引導者、促進者。專業實習過程中,學生分組承擔一個產品的對外貿易實習,教師擔任外貿公司的部門經理。由學生自主確定產品或者教師指定,安排工作進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平臺,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并共同參與,當出現問題時教師學生共同討論解決。教師不再是單純的課堂上的知識提供者。
3.學生職場適應能力的提升。實現校企對接有效舉措,長期以來我們的學生從校園到校園,缺少對周圍環境的理解與關注,專業實習引導學生關注實實在在的經濟環境與貿易環境,了解外貿實務操作的環節,在真實的貿易環境中習得實務經驗,并對自己所學的外貿理論知識進行相互驗證、相互配合,達到做中學、學中做的效果。也從中提高了學生的職場適應能力,為學生畢業后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4.教師專業技能提高途徑。通過分組帶領學生進行外貿實習,教師的專業技能也得以提升。教師在實習過程中了解外貿實踐,也帶著問題向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業務員咨詢,同時對外貿企業的運作模式、企業文化有了較為充分的認識,大大提高了實踐能力。通過與學生共同進行的實務操作,了解具體產業發展信息,對當前的中國對外貿易現狀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了更為直接的了解。
三、專業課實習的組織管理與內容設計
學院專門制定國貿專業學生進行全真實習的有關規章制度,包括實習要求、獎懲等方面的內容。組織形式上采用業務部門制,將學生5~6人一組,按不同產品被分成不同的業務部門,由一名專業教師負責指導,指導教師相當于部門經理具體負責本部門的業務開展。我院的自辦的外貿公司負責人負責管理工作并協調與各部門的關系。每階段的實習結束學生須上交相關材料,如完整的國內報價單、采購報告、對外報價單等。對學生實習環節進行效果評估, 采取學生集體答辯、實際業務進展考核等,評估師徒制的全真實習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實務能力、學習興趣、實踐經驗、自我成長等的實際效果,及時發現學生實習中的問題,進一步做好專業實習教學的工作。
在實習內容設計上,遵循應用型人才教育發展規律和外貿實踐的一般流程,對實習內容進行了精心設計。
第一階段:采購實習。通過集中培訓和教師單獨指導后,實習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或熟悉的產品,利用網絡對相關產品資料進行收集整理,了解某種商品的國際國內價格行情,建立工廠信息檔可以以我院自己的外貿公司業務人員的名義在網上與客戶洽談,參與產品的開發定位。學生在此期間要整理向工廠索取到的資料,整理產品的圖片信息、所涉及到的工廠信息、具體的產品描述,對產品涉及信息進行匯總。最后在教師指導下要求學生制作采購報告,涉及供應商目標表和評估、該產品的行業和國際品質標準、出口要求表等信息。
第二階段:銷售實習:在教師指導下由實習學生在采購實踐的基礎上制作對外報價單。指導實習學生在B2B上發布供應信息和查找求購信息為主要方法進行實踐。學生在此階段還要學習如何挖掘客戶,收集國際采購信息,主動發建交函。
第三階段:參與制作國際貿易業務流程中的相關單據,若有真實詢盤,在指導老師帶領下,負責將這筆業務跟蹤到底。 如沒有真實詢盤,則由帶隊老師根據學生的產品來模擬下單,讓學生制作國際貿易一套單據,實踐小組需要按照老師指定的內容來制作與工廠的購銷合同、給貨代的訂艙單、報關所需的裝箱單、發票、銷售確認書、報關單等一套單據。
四、成效及思考
寧波大學科技學院國貿專業是從2009年開始探索專業課實習改革,在探索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全真實習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能力。通過專業課實戰演練,學生通過對某種產品的市場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提高了市場分析能力;通過與生產廠商的接觸,許多學生從一開始不知從何說起,到最后都能得體的進行溝通甚至取得廠商和客戶的信任,學生的溝通能力得到了提升;通過運用相關網站發布產品,跟客戶撰寫、發送電子郵件等提高了產品推銷能力;通過在不同實習環節的組織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小組成員共同努力與合作才能順利完成實習。
2.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實習中遇到問題會主動與教師共同討論交流,也會自己上福步網去發帖咨詢,甚至有學生利用家庭資源向經驗豐富的外貿業務員請教。實習中遇到的挫折也促使學生反省自身知識結構和能力的不足,許多學生在實習后又捧起了英語書本和外貿英語函電。在與生產廠商的一次次溝通中廠家對業務的熟悉程度,對產品性能的了解程度讓學生倍感壓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和職業素養無疑是一種最為生動有效的方法。
3.促進了學院教學改革。教師在專業實習中得到的實踐經驗對學院的教學改革產生了極大地推動作用。首先在相關實務類課程教學中能夠積極探索如何圍繞教學要點,進行教學改革。我院國貿專業分別對外貿商品學、商務談判等課程進行積極的改革探索,并且根據中國當前貿易工作重心由出口向進出口并重轉型的實際,增設了進口貿易實務課程。
然而在實習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實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完善。
1.關于教師實踐技能的培養問題。由于許多教師在帶隊之前并沒有從事外貿業務,因此學院一方面通過請進來的辦法,請經驗豐富的外貿業務員對教師進行培訓;另一方面也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相關專業資格培訓,目前我院專業教師中已有5人獲得外專局頒發的出口專員證書,1人有報關員證書,1人持有國際商務單證員證書。但終究因為實踐經驗不足,在指導學生實習方面還是有所欠缺。因此為彌補經驗不足,在后面幾輪實習過程中由學院外貿公司的業務員和曾經從事過外貿工作的老師組成咨詢小組,各小組有任何問題如帶隊教師也無法解決時可向咨詢小組咨詢,教師亦可從中受教,提高相關知識經驗。今后如有可能安排教師利用寒暑假在外貿企業頂崗實踐以提高實踐技能。
2.實習時間與外貿業務延續性沖突問題。由于實習時間安排有一定的限制,以我們學院為例只安排了5周時間,這與外貿業務的實際是有不一致的地方,有可能出現實習時間結束時沒有一個詢盤,而結束后則有詢盤來了,對于這類問題我院目前處理辦法是原則上由原組同學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繼續跟進,但是部分單子往往由于學生的學業問題和教師的精力問題不能妥善處理最后貽誤時機。這需要成立一個協調小組來幫助統一處理這類問題,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參與。
3.對團隊中搭便車學生的預防。我們希望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能真正有所收獲,但是由于指導教師有教學任務沒有一直與實習學生一道,因此有可能會出現搭便車現象。為防止這一現象,我們要求每個階段小組長要把學生工作安排報給指導教師,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工作內容撰寫工作日志并將相關工作的截圖發給指導教師。另外各階段的小組長必須輪換,盡量讓每位同學有機會鍛煉。最后設置匯報答辯環節,由答辯組根據實習內容提問,每組由答辯老師隨機抽取一名主答辯人員,陳述實習過程5分鐘,老師提問小組成員10分鐘,共計每組15分鐘時間。答辯小組綜合主答辯人員實習陳述情況與小組成員回答答辯老師提問的情況評出實習成績。盡管這樣還是有個別學生沒有很好地利用學校提供的實習機會鍛煉自己,這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實習管理上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 魯紅專.談職業技術學校實習教學的職能及其有效發揮[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2,(11):6-47.
[2] 鄧正林.本科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專業技能體系構建與實施探討[J].科協論壇,2009,(2):175-176.
[3] 李炳煌.獨立學院實踐性教育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35-136.
[4] 李衛.校企合作共建國際貿易操作與實習平臺[J].北方經貿2010,(6):18-19.[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