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不只是“吸收”,也是“發展”。閱讀過程也是學生對作品不斷思考、創造的過程,作品的意義是在讀者自主閱讀的“對話”過程中生成的。因此,如何找準“對話點”、 生成“對話點”、 拓展“對話點”是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閱讀;對話點;預設;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平等的對話過程。”閱讀行為也就意味著在人與人、人與文本之間確立了一種對話和交流的關系。這一過程中實際上包含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教師與文本之間三個對話層面。這種對話是多向的、立體的,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的動態過程。如何讓這一過程精彩紛呈、活而不散,就需要我們在對話式閱讀教學中抓好“對話點”進行合理的、有梯度的“有效牽引”。
一、精心預設,找準“對話點”切入文本
1.找題眼:即抓住課題中的關鍵詞統領全文。文章題目往往能體現一篇文章的主旨。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題都直接點明了文章的重點內容。如《奇妙的電腦》、《高大的背影》、《撈鐵?!?、《美麗的小興安嶺》等。教師在揭題后,首先必須讓學生找出課題中的“中心詞”,中心詞即是文章題眼。教學中,教師可根據“題眼”設計問題,讓學生從整體著眼,直奔課文重點內容進行學習,從而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2.找文眼:即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語句統領全文。所謂文眼,就是最能激發學生情感的詞句,是文章藝術構思的凝聚點,有制約全文的作用。抓住了這樣的詞句,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學生的感悟、想象,才能使學生的情感和語言文字的內在情感水乳交融。文眼的表現形式有字詞型、語句型、段落型?!恫荽杓芬徽n的“文眼”就是“神機妙算”,屬字詞型。《貓》的“文眼”就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屬語句型?!冻啾谥畱稹分贫疾呤菢嬎嫉慕裹c,因此,課文第4自然段就是本文的文眼,屬段落型。
3.找文章的矛盾處:許多文章往往都有作者自己巧妙鋪墊的自相矛盾處。這些矛盾也最容易激起學生的內心疑問,讓學生煥發出學習的動機。如《船長》一課中的“井然有序”和前文的“亂得不可開交”;《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中,父親眼中“最偉大的人”與小女孩眼中“怎么可能是最偉大的人”。這些看似矛盾的地方,都是課堂教學中很好的切入點。
二、立足課堂,生成“對話點”靈活施教
1.從學生的錯誤中生成對話點。課堂上學生不敢大膽發言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怕出錯。熟不知,語文課堂有效對話資源的生成還有賴于“出錯”。我們應該看到,這種差異本身也是一種可利用的資源。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見解,要不怕學生出錯,要允許學生出錯。
在教《一去二三里》時,課前我布置了預習內容。可是,在課堂上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時,一個本來就有口吃的很少發言的同學竟然站起來大膽的說:“老師,課文里有一個字的拼音寫錯了?!?/p>
“是嗎?哪個字的拼音寫錯了?”
他站起來結結巴巴的說:“一,本來是讀一聲,課文里寫成了二聲,”我聽了感到有點吃驚。開學到現在兩個月時間,這位同學第一次站起來大膽的說話。
“哎喲,你是這45位同學當中最棒的一個,其他同學都沒看出來,只有你最細心,同學們來,給這位同學鼓掌,你真棒?!边@位同學幸福極了。
我再適當地加以引導。
不大一會兒,一雙雙小手舉了起來,我請一個小組的發言人:“你說說,讀幾聲好?”
“讀一聲時,有點別扭,還是讀二聲好,沒有寫錯?!?/p>
“好,同學們,怎么順口怎么讀?!蓖瑢W們都放聲朗讀了起來……
這節課最后,我沒有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但對一位有是生理障礙的后進生的寬容和鼓勵卻在他心中種下了一棵自信的常春藤。
2.從課堂意外因素中生成對話點。課堂意外情況復雜,但有效對話始終是應對的不二法寶。教師應冷靜對待,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機智,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把課堂意外事件轉化為的“教學對話資源”,使意外成為課堂教學中“無法預約的精彩”。
以下是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的片斷。
師課件出示小壁虎(少尾巴):小朋友,這是什么動物?你認識嗎?
生1:認識,這叫壁虎。
師(焦急地):咦,它的尾巴呢?這可怎么辦呀?……
還沒等老師說完,生1就搶著回答了:老師,不用擔心。壁虎的尾巴很容易斷的,但自己會長出來的。
師:非常好,生1平時看的東西真多。那你還能告訴我們壁虎更多的東西嗎?
生1介紹了他對壁虎作過的觀察,以及看過的一些漫畫。
師:你要是早點告訴我們可憐的小壁虎那該多好呀。那樣的話,他也不用像課文里那樣到處借尾巴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可憐的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好嗎?
生:好!
在該課中,筆者讓生1表述他所知道的壁虎,這樣做使教學過程能順利進行,同時,對于生1來說,他的知識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并有機會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這一方面激發了生1的學習動機,使他不僅對語文課感興趣,而且更愿意閱讀課外讀物,并更喜歡觀察周圍的事物。
總之,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作者乃至更多方面、更多范疇的對話。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認真鉆研文本,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激揚地呼喚對話,執著地拓展對話,讓學生置身于對話的課堂,使學生的思維彈奏出創新的音符,讓學生的心筆寫出動人的華章。
(作者單位:浙江省開化縣實驗小學
浙江省開化縣北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