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常規武器”是教師的提問,它同樣也是小學英語知識訓練中最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不但可以在及時檢查學情的過程中啟迪學生的思維,還能使得教師的主導地位得到充分的發揮,使教學進程得到適當的調節,藝術化的提問能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發展。筆者在多年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對提問的藝術性進行了研究,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突出知識的連貫性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師的提問如果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就能使他們在每個階段都連貫地表現為等待、探索和行動。”這樣,課堂活動順利、高效進行就不再是夢想,它直接關系著教學效率的高低。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新舊知識之間的過渡和遷移要做到自然不漏痕跡,既要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培養他們能用獲得的知識去創造和探索。如筆者教學名詞所有格時,提出了問題T: What’s this? Ss: It’s a pencil. T: Whose pencil is it? Ss: It’s Zhou Yue’s pencil. T: Yes, it’s Zhou Yue’s pencil. It’s Zhou Yue’s. It’s her pencil. It’s hers. 之后筆者又在黑板上呈現:Zhou Yue’s pencil Zhou Yue’s her pencil hers請學生通過觀察這些單詞和短語,再結合之前的師生問答,對其表達的意思進行推測。這樣一來,可以無痕地將一個舊知識點Zhou Yue’s pencil自然地鏈接到新知識點Zhou Yue’s her pencilhers,學生橫向、類比、逆向和聯想等思維方式都得到了發展,也很好的突出了知識的連貫性和整體性。
二、注重學生主體性
新課程背景下以“學生的學” 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得到提倡,真正的體現了“以生為本”的大教學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筆者平時能做到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采用各種提問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提問的積極性,這樣提問的覆蓋面變廣了,學生練習的時間和機會也能增加。再者,在課堂上的提問方式,師生雙向聯系,生生網狀聯系這兩點我們必須要做到,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提問意識。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起主導作用。在提問時,我們應該像母親指點孩子學走路一樣:扶著——牽著——放手,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先通過引導學生怎樣提問,接下來是指導學生提問,最后做到徹底放手讓學生獨立地、自由地提問,所以生生網狀聯系的模式應是:classwork→rowwork→teamwork→pairwork,最后過渡到one by one的活動方式。筆者以為,這些方式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三、正確把握難度
在設計問題時,正確把握好難度也很關鍵。我們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和現有的知識儲備情況,設計出能讓他們跳一跳能探索出答案的問題,難易程度的拿捏也能體現一位教師的專業水平。過于難了,學生有畏難情緒,容易呈現焦慮的狀態,提問的目的就不能達到,學生的自信心也容易挫傷。久而久之,教師一提問題,學生就心有余悸,無從下手,不敢回答,甚至是索性回避,求知欲望明顯被削弱。反之,如果是缺乏深度和廣度的問題,雖說回答起來信手拈來,但由于問題缺少啟發性,學生不必深入的思考,思維水平止步不前,提問的目的同樣也達不到。根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的道理,教師掌握問題難度的原則應該是略過于學生的思維水平。遇到較為復雜的問題,我們可以分解提問。如筆者問:“Do you like the chair?”學生答:“Yes, I like it very much.”筆者接著問:“Why do you like it?”這個問題讓回答有一定的難度,此時筆者進行了引導:“What color is it?” “Is it too heavy?”等,幫助學生把“why...?”這個復雜的問題通過分解,學生溫故了之前的單詞又很好的加以了運用。
四、科學評價方式
在提問過程中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態度也很關鍵。心理學家贊可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尤其是學生的精神需要被觸及,這種教學法發揮的作用將是無限的。如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發現小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較弱,他們往往有怕聽不懂的羞怯心理,因此,對學生情緒的掌握和引導是筆者一直關注的。當學生一時答不起來時,如果教師的評價語言中有輕視,帶有責備的語調,情緒中帶有煩躁都會導致學生膽怯,羞愧,常此以往,教學氛圍會越來越沉悶。只有當學生受到激勵和表揚時,他才能更積極更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筆者是這樣做的,學生回答問題時,目光中充滿期待和鼓勵;當學生的思維遇到故障時,筆者也能做到耐心熱情地為他們鋪路搭橋,盡量引導他們找出答案,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當學生答對時,筆者經常用“You’re best ! You’re very clever!”等激勵語適當表揚。在提問時也常用委婉而友好的句式,如“Would you like to...?”“Would you please tell us...?” “May I ask you...?”等。這樣的評價方式,學生的心理容易放松,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掌握了這些禮貌語的用法。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只要我們能注重和合理運用好提問的策略和技巧,那么課堂定能綻放學生思維的花朵,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近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