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人與人的基本素質是相同或相近的,但由于每個人在先天稟賦、環境影響和接受教育后的內化過程等方面的千差萬別,必定會具備無限豐富、差異紛呈的個性。本文從作文教學方面來談個性的發展。
【關鍵詞】作文教學;個性;發展
所謂個性是指一個人的總的精神面貌,它是通過個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反映人與人之間穩定的差異的特征。它的發展不僅是人身心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寫作作為一種創造性的精神勞動,應該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使學生的獨特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呢?
一、創造條件——敢說
羅杰斯在《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有利于創造性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睂W生的習作過程,就是經過一番創造構思后,把生活經歷及其感悟轉化成書面文字的過程,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因此,我們在習作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和諧的心理環境,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1.把微笑帶進課堂
醫學研究表明:笑能使肌體放松,促進內分泌加快;能減少緊張、壓抑,使人神采煥發,思維格外靈活敏捷。習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需要思維活動的參與,教師的神情會直接影響學生思維活動。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就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為學生創造性勞動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兩個心理條件,這樣學生的情感將會受到教師情感的影響,積極思維,敢說敢寫,才能寫出個性化的文章。
2.把期待帶進課堂
奧斯本的“腦力激勵法”中有一重要原則是期待感悟,期待感悟能給兒童帶來安全的心理感覺,有利于其創造潛能的發展。習作是學生在小學階段較難的學習任務,難免會說錯、寫錯,教師要寬容對待學生的幼稚,期待學生會說(寫)得更好。即使說錯寫錯,也不要馬上下結論,而要引導啟發學生自己悟出來,改過來。這樣,學生消除了膽怯的心理,才能完全自由的思考,無拘無束的充分表現自己,真實地亮出自己的思想、認識和情感,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自由發展。
二、激發興趣——想寫
在作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想寫是寫好作文的關鍵。為了調動學生作文的興趣,教師在訓練過程中,應始終注意采用多種方式,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講述見聞、感受興趣和積極的情感,使他們善于觀察,樂于寫作。
1.展開學生心靈的翅膀
小學兒童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在接觸新鮮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時,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說出來。教師要利用孩子的這些特點因勢利導,有意識地組織他們在一起聊一聊。如,在進行完少年軍校的訓練后,教師及時組織學生聊天,只要內容與軍訓有關便可。他們無拘無束,各抒己見。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出重點,給學生理清思路,為他們完成《我的軍訓第一天》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使學生能順利完成這篇作文。
2.抓住現實生活的點滴
為了調動學生作文的興趣,教學中教師可不失時機的運用“遷移”規律,努力抓住現實生活的點滴把學生的興趣遷移到觀察、寫作上來。如,在學生撿到一只小狗時,教師靈活運用這件事,對學生進行引導:“同學們都喜歡小動物,老師也喜歡,可是老師沒有時間,等一會兒,你將給我關于它的故事”孩子們一下子來神兒了,紛紛圍住小狗,七嘴八舌地談論起來。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要求他們把小狗的生活習性介紹得更詳細些,孩子們一下子沉默了,說不出了,但是,機靈的孩子馬上申請自己照顧小狗,幾天后,輪流照顧小狗的孩子又滔滔不絕地說起來,并且說得很詳細,因為他們都希望老師能評選他為“優秀飼養員”。在充分說的基礎上,教師再巧妙的引導學生把說的寫下來,一篇《我的小狗》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增加閱讀——積累
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粋€人如果生活經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并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睂嵺`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匯、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毙W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
四、打破定勢——創新
長期以來,我們作文教學運用同向思維的思維方式,使學生思想僵化、不敢創新、不敢越雷池一步。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必須打破這種定勢。
1.引導求異思維
教師要多為學生創造自由寫作的機會,并給予恰當的指導。如,啟發式指導,教師和學生一起審題、搜集材料、研究寫作方案。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教師是客體,學生是主體。在學生從失敗到成功的嘗試過程中,教師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調動和保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要特別重視學生作文中與眾不同的觀點和獨樹一幟的見解,對于同一個作文題目,學生怎樣寫、寫什么,應該由學生自己決定,不能強求一致。更不能以所謂的標準去衡量學生。 教師的啟發指導應以“求異”為主,鼓勵學生在文章內容和表現形式上盡量“求異”,發揮自己的創見。
2.設立自主作文
進行作文的自我訓練是學生自我建設、獨立奮斗、實現自我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的感知、操作、觀察、分析、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自主學習不僅智力品質得到發展,首創精神也得到了培養。自主作文,通??梢杂萌沼洠ㄖ苡洠┑男问絹硗瓿?,學生自主的選題、選材,取各自想寫、好寫、樂寫的內容,各展所長,發揮各自優勢,這樣寫出來的作文不僅極具特色,而且也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3.采取多元評價
(1)注重真情實感?!墩n標》強調學生在習作時要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評價時,我們就要把“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作為評價學生的作文主要準繩,讓“真情實感”永駐學生的心田,讓學生養成寫“真實”的好習慣。久而久之,就能養成“真情實感”的文風,小學生的個性將得到了健康發展。
(2)注重縱橫比較。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制定不同的評價方案,除了進行橫向比較來評價學生作文的外,還要對學生個體前后的習作態度,習作過程,作文的質量進行縱向比較。只要學生這次習作超過上次習作,也就是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都應評為“優”。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促使他們產生不斷進取的動力,確保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總之,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有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意識,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學生的創新思維一定能激活,創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學生獨特個性一定能得到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杜莊鎮王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