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中的重點課題。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學識都尚短淺,譴詞造句的能力剛剛開始培養,并且還沒有對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形成有效的觀察能力,因此組織語言難上加難,一篇習作經常是沒有條理,詞不達意,中心思想不明確。課堂上教師教得頭疼,課下學生作文寫得頭痛。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關系。”因此,從小學低年級開始,教師就應該把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做為作文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把指導作文與開展有效閱讀進行結合。寫作的源泉來自于閱讀的積累,閱讀的有效體現則是寫作水平的高低。教師在教學中要抓好閱讀教學,以此促進作文教學,讓二者相輔相成。而具體到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要從多個方面齊頭抓起。
一、閱讀、寫作教學要結合
有些教師片面地認為:閱讀教學無非是能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詞語;作文教學就是指導學生寫出好作文,兩方面雖然不是完全獨立,但是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其實不然,有效地指導和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學生閱讀能力低下,作文水平難有提高。
學生的閱讀教學是指指導學生積極閱覽優秀的文學作品,學習作品中譴詞造句的方法,接受大量美文的熏陶,從而培養審美能力,積累豐富的語言和詞匯,為寫作打下深厚基礎。唐代大詩人杜甫先生有句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意思是只有厚積,才能薄發,只有博文多識,博覽群書,寫作時才會文思泉涌,下筆如有神助。閱讀教學主要是教學生如何去理解語言和文字,作文教學則教學生如何運用閱讀中學到的方法去組織和表達文字。只有理解充分,理解透徹,表達才會有條理,清晰、明朗。因此,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如何正確理解文章、詞語,掌握其內在含義,尤其是要提高書面語言的理解能力。閱讀教學要求對于閱讀中的字詞和句不能僅限于會認、會讀,重點是能理解。對于有些詞語和句子,只看表層的意思來理解是不正確的,要理解深處隱藏的含義。另外,要隨著學生年級的提高,逐步培養學生在無字處見深淺的能力,通過字里行間的聯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也是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例如,《爺爺的蘆笛》中有一句話:“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爺爺的意思當然不是說真的要去沾海水,而是說讓父母們把孩子放到大自然中去經歷風雨,磨練意志,培養成堅忍不拔的品質,而不要像在溫室里的豆芽菜一樣弱不禁風。
二、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
法國雕塑家羅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小學生作文教學中,教師會發現學生的習作經常情節雷同,沒有新意,咎其原因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發現素材的眼睛,缺少細致的觀察。生活基實就是一眼永不枯竭的源泉,涓涓細流,綿綿不斷。生活之泉常在,寫作的素材之源就會綿長不竭。因此,很多的著名作家都經常背著行裝走遍千山萬水,深入到大自然中去采風,他們深知豐富的生活閱歷是寫作成功的必要條件。而對于小學生,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生活經歷不夠豐富,再加上缺乏社會實踐,沒有形成開闊的視野,因此沒有足夠生活之源讓學生們來作文。因此,除了通過閱讀訓練來積累寫作素材,還要盡量多地組織學生深入生活,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積累豐富的閱歷,尋找和發現寫作素材。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作文會由原來的空洞、雷同變得真實、生動。
相對于城市中生活的學生們,農村小學生更容易尋找和積累寫作素材。遠處的山嶺田野、近處的小河湖泊、村頭的小橋流水、綠油油的稻田、金黃的油菜花、樸實勤勞的農家大媽……處在農村廣闊自然的風景中,感受著濃厚的風土人情。只要學生留心觀察,認真體會,作文自然會如泉水一樣流淌出來。
三、教會學生日常積累
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的有效途徑便是積累閱讀中的好詞、好句、美文片段等。新的課程標準中提出了“重視文本”這一要求,有些課文練習中也要求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理解和記憶大量的好詞佳句,寫作時便會有詞可用、有話可說。另外,還要善于模仿和借鑒名人佳作的寫作技巧、遣詞造句的方法,學習這些名家是如何恰到好處地組織文字,如何構思整篇文章的布局,如何做到文章的承上啟下,首尾呼應。
除了進行大量的閱讀之外,積累材料的另一個好途徑便是——日記。寫日記的過程,就是一個堅持練筆的過程,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組織成語言和文字表達出來,這個過程既是一個生活素材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思維能力不斷進步,語言組織能力不斷加強,遣詞造句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堅持下來,作文水平肯定會有很大程度地提高。
四、讓自我修改提升作文水平
小學作文教學旨在培養和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在作文教學中形成自學自得、自作自改,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展語文的素質教育。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通過閱讀自己的作文,學生慢慢地能夠發現文章的不足,如句子不通順,用詞不當,表達不明確等。“自我修改”的過程便是一個寫作能力提高的過程。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一對一修改,或小組評改等不同的自我修改形式,實現作文教學的多樣性。
語文教學的兩大重點內容便是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教師要準確把握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在教學中把兩者合理結合,閱讀帶動寫作、寫作促進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慈溪市庵東鎮西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