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是教學的生命,通過課堂教學,學生能夠學到什么,這是任何教學都必須考慮的。然而在當前,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存在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教得很累,學生學得很苦,“教”與“學”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展。因此,“有效教學”將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乃至整個教學生涯中需要探討的問題之一。有效性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提高學生的素質。有效性教學要求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教師要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起到主導作用,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對政治產生學習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的目標。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
理論聯系實際是政治課的靈魂,課堂上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手段之一。學生知識的形成源于生活情境,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那種“說教”教學方式,運用多種合理的形式,創設符合中學生年齡特征和現代生活氣息的情境,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為他們打下良好的基礎。如在進行“一般違法與犯罪”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在一般違法、犯罪的特征及區別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拓展,如在課堂中播放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資料,通過直觀的影音資料讓學生對遵紀守法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通過反面教材加深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通過影視、音樂、圖片等視聽材料,能夠將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調動自身各種感官去感受,從而營造出一個利于教學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重視體驗式教學,充分利用和挖掘課堂生成性資源
教學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是師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交互影響,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實踐證明,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體驗式教學更有助于學生對政治課內容的理解和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采用開放式體驗教學(即教學內容開放,教學方法開放和教學過程開放),給學生以盡量多的體驗機會。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進行平等的師生對話,有效地進行交流,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讓學生共同感受體驗的樂趣和創新的喜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失誤的或者另類的提法,及時地運用教學機智加以引導,防止生成性課程資源的流失。
三、組織教學實踐,關心學生綜合成長
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教學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環節。在思想政治教材中有很多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性概念,甚至很難記憶。為了使學生對這些抽象的知識加深理解,教師可以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記憶,真正促進學生的實踐成長。如在進行“自覺,磨礪意志”這一內容的教學時,可以使學生自主交流如何培養堅定意志的方法,在對知識內容的講解結束后,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活動:診斷與治療意志薄弱癥。讓學生自我發揮,由兩名學生分別扮演心理專家和意志薄弱癥患者。通過患者的癥狀敘述,“心理專家”作出診斷意見,開出藥方。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們暢所欲言,通過自我思考進行藥方的補充和評價,最后再由教師進行引導,得出結論。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還能夠增強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在初二階段的法律教學中,教師可以經常開展一些座談式的教學活動,如模擬法庭、法律知識辯論等活動。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拓展學生的思維極其有利,使學生可以擺脫學科體系的限制,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協調合作,從而提高自身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其敢于質疑與批判的學習精神,從而真正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有效教學。此外,現階段初中生的心理素質較差,抗壓能力較弱的問題已經成為了教學的普遍問題,嚴重制約著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心理給予足夠的關懷,對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心理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重視課外教學延伸,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
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初中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課題,讓學生從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在社會教育的大環境中,使學生理解體會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去認識社會,適應社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去,要根據課題的需要,組織學生實地參觀訪問。實地調查采訪,通過到社會訪問調查,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認識到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請進來,是根據課題需要,請在社會主義實踐中作出貢獻,有代表性的人員到學校講課。作專題報告。同時結合實際,在第二課堂活動中,針對收集到的時事舉行演講。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在思想政治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追求欲望和創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的素質教育效果。
總之,促進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鉆研教材,學會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教法;掌握學生心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與學生建立友好的平等關系,提高學法。因此,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有效教學,教師就要致力于把課堂變成一個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使學生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探索,這既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學生適應社會的客觀需要。
【參考文獻】
[1]郝志忠,新課標下初中政治教學效益的提高[J],教改聚焦,2009(11)
[2]朱寧,也談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教導入[J],考試周刊。2010(10)
[3]高連紅,淺談初中政治新課程的教學方法[J],新課程學習,2009(6)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下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