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早讀在整個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如何讓學生投入英語早讀,逐步培養語感,提升能力,聽、說、讀、寫全面發展,并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學習的真諦,從而讓英語早讀最大限度地促進英語教學,筆者就此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并介紹自己的初步嘗試。
【關鍵詞】激發興趣;培養語感;拓展延伸;深化整合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基本要素,這四個環節緊密聯系。重視并加強“讀”這一環節的訓練,能促進聽、說、寫的進一步提高。《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早晨是最佳的學習時間,因此,早讀對學好英語是極其重要的。
蘇軾有云:“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兩句歷來被看作是讀書治學的重要門徑。熟讀,就是反復誦讀。在熟讀中,慢慢理解其中的涵義并融會貫通。這種方法在中國古代是被格外強調的。表面看來,它似乎忽視了思考的過程,有些機械,但實際上,卻強調了對語言的感悟,培養了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而且一旦自行悟透書中的內容及其涵義,便往往會終生難忘。因此,熟讀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讀的過程中自行感悟的過程。因此,朗讀,反復朗讀至熟讀,而后自行感悟,這樣的過程對于培養語感,促進對語言的綜合理解進而完全掌握,無疑是成功的體驗。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時候,大腦的記憶力特別強,是學習的寶貴時機。在這個時期朗讀英語,能在短時間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來到課室,打開桌上的英語課本,嶄新的一天正式來臨。早讀英語時,大腦高速運轉,眼睛盯著書上的內容,視覺上刺激大腦,朗讀發音時又刺激運動神經、所讀內容的意義又使大腦不斷地進行思維活動。這樣一遍又一遍地朗讀,學生牢牢地將朗讀的內容刻在大腦里,堅固而又深刻。
由此可見,早讀課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陣地,是課堂必不可少的延續與補充,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絕佳時間,也是決定學生英語成績好壞的關鍵環節。
但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早讀呢?我認為,讀書是一種習慣,而習慣重在培養。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要有整體觀念,把抓好早讀看成是高中三年的一個整體規劃。因此,從高一入學開始,我就有計劃地逐步進行。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具體做法。
高一階段重點:夯實語音基礎,著重激發早讀興趣
到高中以后,很多學生反而不大開口讀書了。有的是不會讀,有的是不愿意讀。于是,我從基礎的語音知識開始,帶他們練習發音。接著,我又大力引導學生認識朗讀的重要性。我告訴學生,語言是一門有聲的科學,只有通過大聲朗讀才能把躺著的書面文字用聲音立起來。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也是理解課文內容的一個有效途徑。我又在班里介紹了瘋狂英語的李陽的人生經歷。告訴他們,李陽曾經說:“讀,尤其是大聲地讀,對于任何一門外語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只要不害怕犯錯誤,“享受說破爛英語的快樂”,通過發現糾正,長期堅持不懈,漸漸就可以說一口很棒的英語。“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英語學習沒有朗讀是不行的。我鼓勵他們學習李陽不怕丟臉、敢開口說、喜歡開口說英語的精神。學生們了解以后都有所感悟。
在學生掌握了基礎語音知識,語音能力得到提高,又有了思想上的重視后,我就開始自己領讀或是讓他們跟著磁帶進行模仿朗讀。第一遍讓學生認真聽,注意單詞的發音、句子的停頓、升調還是降調以及文章的感情等等;第二、第三遍讓學生輕聲跟著讀;第四遍則要求學生朗讀整篇內容。因為是跟讀,所以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跟得上,不會出現不會讀、讀錯的情況。因此開頭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學生的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提高。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個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中的作用。因此,我在學生樂意早讀之后,趁熱打鐵,馬上選用優質的朗讀材料,吸引他們進一步深入。除了朗讀教材上的詞匯和課文,還介紹他們朗讀《21世紀報(高中版)》上的他們喜歡的文章。因為這個報紙上的文章,內容新穎,體裁多樣,題材豐富,圖文并茂,并且難度適中,符合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和年齡特征,所以學生非常感興趣。
同時,我也有意識地利用多種形式來組織學生的早讀。
1.“先聲奪人”式。每天剛上早讀課時,我有時播放事先準備好的一段錄音,內容可以是一個小故事、一段對話,或是一首英文歌曲等。然后讓學生在聽過之后說出這個故事的大意或是歌曲里的一些簡單的歌詞。這一環節一般不超過五分鐘。我常在《21世紀報》網站上下載合適的錄音材料給學生聽。這樣做,他們便能迅速集中注意力進入學習狀態,同時他們的聽力也得到了訓練。當然,我有時也自己讀,或者事先安排朗讀能力好的學生讀。
2.“調兵遣將”式。我按約定的順序讓學生輪流帶讀前一天早讀中的某個內容。輪到的學生一般都會很認真地完成任務。領讀時,像老師那樣帶其他同學讀,這樣會讓這個學生感到一種成就感。同時,對于班里的其他同學來說,這也是一種示范,一種激勵。這個方法不僅組織起了全體學生開始認真朗讀,更是讓學生有了一種無形的壓力。同時,壓力隨即轉為動力,他們讀得更專心了。
3.“爭強好勝”式。我有時會在早讀上教學生繞口令,讓學生練習,然后進行表演和比賽。這種形式也非常受學生歡迎。很多學生都樂意站起來秀一下自己的成果,甚至是一些平常不大愿意開口的學生也會積極參與。除了個人之間的競賽,還可以進行小組之間、男女生之間的比賽等。對于獲勝的一方給予即時的表揚和獎勵,充分利用他們“爭強好勝”來調動早讀的積極性。
通過上述這些實踐活動,我發現學生對英語早讀的興趣和積極性都有了比較大的提高,學生也漸漸養成了英語早讀的良好習慣,能夠自主地參與到早讀課當中。學生早讀時的精神面貌和聲音、朗讀、背誦的技巧都有了明顯變化。原先不敢開口說英語,或者一開口說就被其他同學大笑的同學在語音語調和自信心方面都有了進步。顯然,他們從接受早讀轉變到了喜歡早讀了。同時,學生的聽力也得到了促進。不少同學都反映說,不像以前那樣很多都聽不懂了。
高二階段重點:加強語感培養,逐步拓展早讀內容
通過一年的訓練,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語感,開口即讀,并在聽、說還有其他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一般學生都可以順利地進行朗讀,同步理解所讀內容。聽力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能捕捉聽力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并自行領悟。于是,在高二階段,就要開始注意拓展延伸,在早讀內容上大做文章了。我主要補充了以下幾個內容作為早讀的“加餐”。
1.英語習語及其相關介紹
我在“美國之音”網站上下載錄音,讓學生感受正宗的英文。我一般讓學生先聽,聽懂后再試著跟讀。學生都特別感興趣。網站上還有一個項目VOA English Learning,專為英語初學者設置了很多方面的知識。其中有介紹英語習語的內容。比如,其中一板塊介紹了once in a blue moon和pull one’s leg的用法。學生對于這些內容,非常感興趣,因而也學得很好。
2.英語中常用諺語和名人名言
我收集了一些常用的諺語和名人名言,供學生進行經常性的朗讀和體會。慢慢地,他們領悟到了英語的魅力,更喜歡學英語了。在寫作中,有些學生能引用這些內容,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No pains, no gains”,“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Early birds catch the worms”等,這些語言催人奮進,令人反省,能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他們的思想意識提高了,學習態度更端正了,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了,早讀效率也就更好了。
3.英文名篇佳作和情感美文
網上很多的英語學習網站上都有“美文欣賞”之類的欄目,很方便找到適合學生的內容。我經常事先整理,印發給學生閱讀,然后作為早讀課上的朗讀材料。這些美文,不僅讓學生欣賞到了語言的美,更熏陶了他們的情感,升華了他們的情操。
對早讀的朗讀材料進行拓展延伸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了,學習的能力更強了,朗讀理解能力有了長足進步。
高三階段重點:全面深化整合,綜合提高早讀效益
如果說,高一高二兩年的早讀安排以“讀”為主,那么,高三階段,則需要全面深化,以提高整體效益為目標了。
通過兩年的早讀訓練,聽短文,聽對話,聽新聞等,學生的聽力和模仿朗讀有了令人驚喜的進步。于是,在“聽”的基礎上,可以把“說”和“寫”也融入其中。說的內容可以是對所聽內容的復述、總結或是談感受等,讓學生在不經意間出口成章。
在“說”過后,就可以結合到“寫”了,我一般先做引導示范,打開學生思路,然后再用相關題材的作文讓學生練習。在學生完成初稿后,我先讓他們朗讀自己的文章,之后進行初步的修改,然后讓學生之間交換后再讀,互相提出修改意見。最后再謄寫后交上來。我把學生的作文批改后,再把優秀習作打印發放,讓學生在早讀課上朗讀,體會其中的精妙。經過這樣的引領后,學生的思路打開了,英文寫作有了令人驚喜的進步,好文章比比皆是。
總之,只要我們有心去做,抓好基礎語音教學后,給學生精心準備好“營養早餐”,循循善誘,步步深入,就能讓學生投入英語早讀,逐步培養語感,提升能力,使聽說讀寫全面發展,并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學習的真諦,從而讓英語早讀開啟學生悟性之門,最大限度地促進英語教學,最終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英語學習本是樂事,讓我們讓早讀精彩起來!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3
[2]《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朱鏡敏《淺談高中聽力教學》[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2(2)
[4]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6)
[5]黃和斌《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南京譯林出版社 2001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