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內部審計思路的基礎是財務賬簿、憑證、報表等,其目的是查錯防弊,通過詳查法監督和檢查財務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事后的查處是重中之重。理清審計思路對于準備的內部審計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管理的過程中不斷運用價值管理理論和價值鏈思想,也促使我們必須認真思考、探索新的內部審計思路。
【關鍵詞】內部審計 價值鏈 價值管理 價值創造
隨著我國企業規模的日益壯大,內部分級管理體系日趨復雜,內部審計應運而生,它是組織內部的一種工作與咨詢活動,其特點是具有客觀性、獨立性。它主要是評價企業管理風險等,采取方法必須是規范化、系統化的,目的是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企業價值、實現企業最優化管理目的。內部審計對于企業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從其發展歷程看,它是逐步演變而來的,從財務審計到管理審計;從審計手段來看,利用計算機進行審計已經逐步取代了傳統手工操作審計。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日趨主動化、定期化,但由于我國市場體制和企業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內部審計機構并沒有得到相對的獨立,其功能作用并未充分發揮出來,很多企業仍然滯留在財務審計階段,審計手段仍然采用手工操作審計。
一、價值鏈管理與內部審計
創造價值企業進行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盡管企業之間生產經營各有差異,但是生產經營活動為了創造價值卻是他們共同的理念,是一個動態過程,即價值鏈。對企業的各項活動進行檢查和監督,可以有效地較少企業支出成本、防止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同時通過積極內部審計工作、可以為企業提供相關的咨詢服務,進而提高企業的價值,企業在經營運作各個環節都可以體現其所創造的價值。內部審計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提供了一個平臺與機會,對企業系統而言,價值鏈管理是對企業內部各子系統中的價值活動所構成的內部價值鏈和與供應商、客戶等之間的外部價值活動所構成的外部價值鏈的管理。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的一個部門,其主要的職責也可以說是管理內部價值鏈;對內部審計子系統而言,增值服務、管理活動、業務活動、財務活動等一系列相互關聯活動構成了審計活動,審計子系統價值鏈是由一系列的被審計活動構成的。因此,內部審計指導思想是價值鏈,核心為創造價值。
二、基于價值鏈的內部審計新思路
作為企業組織管理中的價值鏈管理和監督環節的內部審計,指導思想是價值鏈,通過審計活動可以加強企業管理。筆者從內部審計的幾方面審視基于價值鏈的內部審計新思路,如審計風險模型、目標、重點和主線等。
(一)審視內部審計目標
傳統企業內部審計的目的是查錯防弊,內部審計的功能并未得到有效充分的發揮,說增加企業價值也是紙上談兵而已。價值鏈管理的最終目標是最大化的企業價值,創造價值是內部審計的重要任務,通過優化企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積極參與到企業的風險管理中,提供相關的咨詢服務活動等可使企業的價值得到增加,而這樣做恰恰忽略了價值增值的重要性。因此,現代企業內部審計也應從價值鏈管理的目標出發開展活動,即目標為最大化價值。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應積極不斷深入了解價值鏈內涵,挖掘內部審計本質,從本質上轉換內部審計目標,使內部審計的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
(二)審視審計主線
隨著審計工作的不斷推進,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應更加重視企業的生產實踐活動,創新審計模式,財務數據和圍繞賬簿的審計模式早已不再適用,所以必須抓住審計的主線,逐步開展各項審計活動。企業價值鏈上同時伴隨著信息流、物流、價值流和資金流的流轉,供應鏈一體化的管理是否能夠得到實現,企業是否有效分析價值鏈,只要存在增值活動,就有信息流等流量的流轉。以價值鏈為基礎的內部審計應創新思路,以會計報表和資金流向作為主線開展各項內部審計工作,還要重視審計過程中的價值流和信息流轉換。資金的流轉通常伴隨著信息流、價值流和物流的流轉,但有時價值流的流轉不包含在其中,所以開展審計工作必須以資金流作為主線,同時重視一些價值增值相關環節。
(三) 審視審計重點
企業的各個環節都是企業內部審計的對象,成本——效益是內部審計進行應遵循的基本原則,若盲目地對企業的各個環節審計,人力和時間成本是非常大的。內部審計注重時間效應,只有及時有效地審計才能避免風險的擴大和企業價值的損失,而且還要從源頭上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從而達到內部審計的最終目的,即價值的最大化,此外,應控制開展內部審計活動的成本,只有成本小于給企業創造的價值,內部審計才具有真正的意義。因而,根據“高收益、高風險”原則,內部審計的對象應有側重點,企業正常經營生產的高風險環節是審計的重點對象,必須高度重視企業管理和業務審計。在對公司業務進行內部審計時,企業的售后服務、經營和研發等階段是其審計的重心,必須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審計,突出重視審計經營階段的活動是傳統內部審計的主要特征,它并不重視審計企業的研發和售后服務階段。
(四)審視審計風險模型
內部審計最主要的目標之一是降低企業損失的風險,利用審計相關的模型來分析企業存在的風險,管理企業存在風險的各個環節,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這是企業常用的傳統審計風險模型。然而進行傳統的審計過程中,利用該模型的運用卻不是很有效,因為有很多未知的影響因素,主要是難以準確度量企業的固有風險,且僅把交易和賬戶層次的風險作為度量的重點,而企業面臨多種多樣的風險,所有的風險都應考慮其中。在價值鏈管理的體系中,風險管理作為其重要的一部分,可通過加強其管理的力度有效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價值,內部審計應積極參與管理企業風險,并能夠有效地、熟練地運用審計風險模型來衡量企業內部存在風險的大小,同時加大對企業風險評估的范圍,不僅考慮企業的控制風險、賬戶交易層次的風險和固有風險,還要考慮包括企業的行業風險、舞弊風險、經營風險等有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的各種風險;要同時考慮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的風險。
三、基于價值鏈的內部審計成功實施的平臺
內部審計的指導思想是價值鏈,企業必須為內部審計活動提供一個良好的運作平臺。
(一)內部審計機構應具有相對獨立性。內部審計機構只有具備了獨立性,才能充分發揮其重要的職能,企業應重視內部審計機構在企業內部的建設,應不斷完善其相關的制度,創新審計部門的領導模式,提高其獨立性,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平臺與保障。
(二)領導應支持內部審計積極開展價值管理工作,保證有效性控制內部企業的各種活動,重視內部審計的功能并積極配合審計人員的工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前提條件。
四、結束語
內部審計人員在掌握各種相關知識的同時,如審計、財務等,還要積極掌握稅收、法律、生產、經營等管理知識,只有這樣的人員才能勝任內部審計工作,尤其是隨著企業會計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內部審計人員還應通過學習信息技術,提高自身的審計能力與水平。企業內部審計人員以價值鏈作為指導思想開展審計工作是一種新的審計思路。因此,無論企業面臨何種風險,內部審計人員都能夠積極有效地開展與之相協調的審計工作。
參考文獻
[1]谷秋蘭,王婧.“經濟警察”變成“管理參謀”——基于價值鏈理論談內部審計轉變[J].價值工程,2009(02).
[2]丁寧.論內部審計在企業中的職能定位[J].中國總會計師,2009(05).
[3]張巧良,陳俊.關于內部審計的比較研究與綜述——基于增值的研究視角[J]. 安徽大學學報,2006(01).
[4]王鎮蒙.控制權視角下內部審計的治理功能研究[J].商業時代,2007(02).
作者簡介:盧智英(1975-),女,漢族,東陽人,本科,中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國際內審師,研究方向: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單位的內部審計。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