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應鏈成本是指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活動之中的供應鏈相關成本,根據劃分方式的不同,被細分為很多個具體的領域,對供應鏈成本進行定額設置是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是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方法,是進行成本經濟的策略指導和現實依據,供應鏈成本定額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里,我們就供應鏈成本定格的形態、影響因素以及優化措施展開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供應鏈成本 影響因素 優化措施
隨著企業現代化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已經逐漸由以往的勞力競爭、價格競爭轉向為成本競爭,僅僅依靠單一的優勢想在市場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是不可能的,如今社會,企業須在供應鏈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并發揮自身優勢在供應鏈成本中形成正確有優勢的定額,才能在整個市場產業鏈中脫穎而出,找出影響供應鏈成本的因素并控制成本定額就是作為現代化企業的任務和目標。只有供應鏈成本定額制度從整體到局部的統一管理和控制才能使企業管理規范化,形成一條快速發展的價值鏈。
一、供應鏈成本定額的定義、確立及意義
1.供應鏈成本定額的概念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管理就是生產力,現代化企業是運用新型的管理化理念全面提高企業的綜合素質,供應鏈成本作為現代市場經濟的成本指向標,又是企業利益實現的主要影響因素,當然是企業發展提高綜合競爭力的第一步,供應鏈成本是指在市場這條大的運轉鏈中,為了支持其持續快速的運轉,滿足客戶的需求,而在供求關系上形成并貫穿于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為了維持供應鏈正常運作的各個環節的成本,其中包括:庫存成本、勞動力成本、運輸成本以及其他變動中的成本,為了提高對供應鏈中,這些會影響到企業發展和效益的成本因素的管控能力,企業需要對供應鏈成本實行定額控制。供應鏈成本定額的確定將為企業的生產成本提供數據指導以及理論依據,將為企業大大降低成本損耗,讓企業在管理上更加有計劃,有目標,有效率,在供應鏈關系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因此一個企業需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確定適合本企業的供應鏈成本定額。
2.供應鏈成本定額的確定
供應鏈成本作為企業管理方式上的重要因素,怎樣確定供應鏈成本定額成了企業管理上的重要方法,首先,對供應鏈成本的定額確定應當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進行成本劃分,然后結合國際上普遍認同的成本定額的參考和指導,從宏觀和微觀上同時出發,得到一個集遵循普遍規律又符合自身現實情況的定額,不然只按照自身情況確定定額沒有一個國際參考標準將可能出現過低定額或者定額過高的現象,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只套用國際標準,而不結合自身狀況的定額的,將不適合企業的實際運作情況,不能為企業管理提供理論指導和現實依據,完全成為不真實的數據,成為了形式主義,企業的供應鏈成本將失去標準和依據,讓企業的供應鏈成本無據可循,盲目失去方向。
3.供應鏈成本定額的意義
對于一個具有現代化競爭優勢的企業來說,供應鏈成本定額的確定無疑是企業進入現代化科學管理范疇的標志,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管理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企業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有力保證,供應鏈成本定額的實行將為企業注入新的力量,讓企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對于供應關系中出現的各具體參與者來說,供應鏈成本定額的設置讓這些制造商、供應商、銷售商等都有了新的標準,新的挑戰,也是新的機遇,定額的確定讓人們有了參考的標準,現實的壓力,為了更快更好的適應市場的發展,實現客戶的需求,各供應者勢必會鼓足力氣,向前發展,以圖占據先進的主導性的地位,對生產者有著強大的促進作用,使整體經濟環境積極向上,蓬勃發展。
對于整個產業鏈而言,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各個環節共同的努力和進步,供應鏈成本定額作為產業鏈的第一環節,也作為現代化企業的新型管理手段,完全是順應市場發展的產物,是產業鏈有序健康運轉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了市場經濟的整體實力,加速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企業的綜合實力和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使中國的市場經濟生機勃勃,在國際市場的發展中具有強有力的競爭力。
二、成本定額的影響因素
1.管理方法不合理
供應鏈成本定額的理念已經在各企業中得到廣泛的支持,但是作為新的理念,進人到企業中,管理辦法還是處于不斷探索和進步的階段,目前現有的管理辦法比較局限,也不是很適用于企業的管理,總是存在這樣那樣成本定額無法得到控制和實施的問題,總的來說就是管理方法不合理,只有概念意義和試用性實施,沒有形成規范的系統有定義的管理方法,不能以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又減少資源浪費,不合理安排等良好現象為目標而制定的降低成本的管理辦法。
2.沒有目標成本控制機制
雖然供應鏈成本定額理念已經廣泛被國內企業了解和認知,但是在我國國內并沒有制定目標控制機制,沒有根據國內各供應行業的具體情況,從宏觀上整合數據,制定一套目標成本的相關標準,以供各供應商了解國內整體目標成本水平,國內各供應商的經營和生產成立互相獨立互相分離的狀態,之間既沒有更好的交流,也沒能互相激勵互相促進,整體處于一種聯系不緊密,發展管理盲目沒有標準的狀態。
3.沒有監督和考核機制
沒有依據目標成本控制機制制定相關的考核機制,沒有目標成本控制機制進行考核和監督的,導致目標成本機制的制定沒有了約束力和執行力,導致各供應商之間雖然有了標準可以作為參考依據,但是并沒有實際執行和互相之間緊密聯系,讓供應鏈從上游到自己以及下游之間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形成鏈接性的目標成本控制。也沒有統一的考核標準,沒有根據市場的要求制定適合供應鏈伙伴關系的考核機制,以便企業隨時作為參考和指導。
4.長期準確的數據難以提供
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的各類數據也會越來越多,提供一次性的準確數據還是很不容易實現的。由于數據的不斷累加和變化加上人員的變動等外在因素,也由于管理上和實際操作上的難度,數據提供的準確性往往很難保證;錯誤的數據會給企業成本定額的設定增加難度,沒有客觀的數據作為指導,難以做出準確的成本定額設定。而且,數據具有相關性,一個方面的數據可能受到其他領域的影響,要掌握相關部門的相關數據,幫助實現數據的準確性和合理性,難度更大,工作量也更大,為企業供應鏈成本定額的制定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5.供應鏈成本定額意識不強
現如今,人人都知道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的管理理念,供應鏈成本定額作為現代化經濟的產物,在企業發展中具有極其重大的作用,供應鏈成本定額理念的出現順應了市場的發展,但是在現實運用中,人們只是簡單的知道這一理念,但是具體操作方法和應遵循的標準實際上是一知半解,只知道這個新的管理理念,但并沒有在實際生產生活中進行關注和運用,也不懂實際操作中應當注意哪些細節和控制方法,供應鏈成本定額意識雖然產生,但是沒有真正的在實際生產和管理中得到運用和實施,完全成了空談。
三、供應鏈成本的管理
1.運用作業成本管理方法
想要做出符合企業發展,適應供應鏈成本定額的成本管理辦法,首先要明白供應鏈成本定額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以客戶的滿意度為指導要求,要達成這些目標,結合現實情況,提出了作業成本案例方法,這種管理方法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概念,是在實現客戶滿意度的同時實現此企業內部資源優化配置,整合處理,避免浪費的成本控制方法。要求通過供應鏈伙伴中的各成員企業的共同努力,完成各自的成本控制目標以及上游和下游協調配合,互相促進的方式,形成供應鏈整體的成本共同控制的鏈狀管理辦法,從而實現整條供應鏈的價值優化實現的管理辦法,當然,同時還要結合局部重點分析,重點指標重點管理的辦法,總的實現從局部到整體,從點到線的全面的徹底的有重點的成本管理方法。
2.構建供應鏈目標成本控制體系
實現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以客戶的需求和滿意程度為最終目標是供應鏈成本定額的中心思想。結合供應商伙伴實際經營情況從宏觀上制定一套可供國內供應商伙伴共同參考和使用的目標成本控制體系,作為供應商伙伴設置內部成本定額的宏觀標準,需要依據準確性、完整性的數據進行核算,并結合目前實際情況,之稱的目標成本控制體系將適應供應商的發展能力和目標要求,是供應商之間存在默認的目標標準,供應商伙伴之間形成了默認的成本目標將給市場經濟的進步帶來全新的活力。
3.構建考核機制
建立了目標成本控制機制之后,為了更好的實現和實施目標成本的控制力度,應當建立相關的考核機制,促進供應鏈目標成本更好的實現,為了更好的實現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分別以客戶滿意度和實際成本達成度作為判斷供應鏈成本定額的目標成本控制體系是否完善和有效實施的考核標準,以客戶滿意度為指標的考核標準主要包括產品質量,價格、售后服務質量等變化性比較大的具有主觀性的服務型質量問題的考核,實際成本考核指的是以目標成本控制體系為依據,更好的控制供應商本身包括物資成本、勞動力成本以及運輸成本等等實際所用成本的考核,只有達到實際成本得到控制,達到目標成本水平,并同時達到客戶滿意度的成本定額才是達到了供應鏈成本定額目標成本的供應商。
4.建立信息多元化共享機制
供應商管理的進步離不開供應鏈成本定額的設定,供應鏈成本定額的確定離不開數據的支持,因此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成為定額設定的主要任務,只有準確以及全面的數據信息才能為目標成本的設定提供依據,才能為國內建立統一的目標成本控制機制提供真實的合理的指導,要制定一套統一的合理的標準機制,繼續要各供應商伙伴內部數據的準確性,也需要相關供應商的外在影響數據,要實現二者統一,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信息多元化系統的資源共享機制,這樣既能實現信息的準確全面,也方便了供應商之間的互通有無,信息交流,也方便了數據的管理難度和更新難度,這樣做既是方便供應商內部數據化管理也是有利于整條供應鏈協調發展的機制。符合現代化經濟的進程和高科技發展的目標。
5.創建供應鏈成本定額文化
現在的市場競爭中,為了加強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現代化管理就是生產力,在供應鏈成本定額管理辦法實施的實際運用中,人們雖然意識到了新的管理辦法才是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但是對供應鏈成本定額的實施力度不強,意識不夠,各供應商伙伴應當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意識的學習,對內部員工進行管理辦法培訓,以標準為目標實行內部考核和監督,供應商伙伴之間也應當相互交流,互相提出意見和改善措施,互相借鑒和學習,共同促進成本定額的實現,促進整個供應鏈成本定額的全面積極健康運行。
總結:
總而言之,供應鏈成本定額就是為了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以客戶滿意度為最高目標的有效管理手段,是現代化市場經濟的產物,也是科學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手段,是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為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提供了更加快速更加有效的指導力量,不僅實現了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也活躍了整條供應鏈乃至整個經濟市場。參考文獻:[1]王常紅.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影響[J].青春歲月.2010(22)[2]胡建波.基于產品類型的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1(14)[3]姚金鑫,薛雙.加強供應鏈成本管理增強中小企業效益[J].現代商業.2009(2)[4]趙紅梅,譚晶.供應鏈成本管理的發展與理論方法研究綜述[J].價值工程.2008(09)[5]秦東方,王海元.供應鏈成本定額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信息.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