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可以說是移動支付的發展元年。這一年,移動支付的三大參與方——銀行、銀聯等金融機構;移動、電信、聯通等運營商;支付寶、財付通、拉卡拉等分布在線上、線下的第三方支付商,均加大了在移動支付市場的投入力度。
除了今年早些時候建行和銀聯推出的銀聯手機支付,農行與銀聯、中國電信合作的“掌尚錢包”等,近期,招商銀行與HTC也聯合推出了搭載有招行“手機錢包”應用的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手機。同時,招行甚至還提出了在未來幾年內“消滅信用卡”,將信用卡功能全面移植到移動終端設備中的戰略目標。
革命尚未成功
移動支付主要分為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NFC)兩種。其中,遠程支付是指讓用戶通過手機登錄銀行網頁或者是客戶端進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中付推出的掌中電商、掌中充值等;近場支付是指用手機刷卡的方式坐車、買東西等。
雖然從定義上來看移動支付很方便,但是,目前移動支付標準還未統一,這給相關的推廣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惑。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表示,移動支付發展的瓶頸一直在于標準不統一,單靠新手機和新的支付產品是無法推動移動支付業務向前發展的。
除此之外,移動支付的整個支付環節涉及無線運營商、手機制造、銀行金融機構和線下商戶,其中的利益協調非常困難。移動支付要在中國市場真正發展起來并非易事。
據手機淘寶透露,目前已經有累計超過1.5億用戶通過手機訪問淘寶的服務,手機支付在整體支付量中占到了10%以上的份額。但這與龐大的支付市場相比依然是杯水車薪。
招行零售金融總部常務副總裁劉建軍稱,移動支付的領域跨度很大,產業鏈也很長,任何一個行業的參與者想單打獨斗或大包大攬來完成移動支付都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他表示,任何一個市場都是從1%到9%最后到90%的過程,現在的移動支付是1%的階段,下一步就是全產業鏈運營商、銀聯、銀行、商戶一起把移動支付普及開來。
讓人欣慰的是,11月21日,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移動支付工作委員會” 在京成立。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指出:“電子支付是支付業未來發展的方向,而移動支付將對電子支付產生革命性影響。移動支付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契合了行業的訴求,順應了行業發展的趨勢,必將發揮積極作用。”
國內外仍需努力
移動支付不僅在國內風起云涌,在國外也是如火如荼。
據了解,目前國際市場主流移動支付手段包括:創業公司Square刷卡模式、PayPal推出的PayPalHere、谷歌推出的GoogleWallet(基于NFC技術)、Zipmark(掃描一下立刻完成支付)等。其中,Square的刷卡模式最受關注。
近日移動支付公司Square通過Twitter消息對外宣布,該公司當前處理的年交易額將達到100億美元。業內人士分析稱,100億美元的交易額,意味著Square每年將收取大約2.75億美元的手續費。
面對這樣大的一塊蛋糕,科技巨頭谷歌肯定不會袖手旁觀,在去年便推出了自己的移動錢包業務,目前谷歌是近場支付領域中最大的從業者。
業內觀察人士指出,即使是像谷歌這樣的科技巨頭,也面臨著增長動量緩慢的困境,其部分原因在于有些商家目前還不清楚這種技術是否將會成為行業標準,所以不愿升級自身技術來容納近場通信技術。
8月10日,美國電子交易協會宣布成立移動支付委員會,這對于成員之一的Google 來說可能是一個好消息。美國四大運營商中,Verizon、ATT 和 T-Mobile 拒絕為自己銷售的近場手機中預裝 Google Wallet。現在,Google 參與制定移動支付游戲規則,將能夠更好地與運營商、金融機構展開對話、溝通想法。今后,運營商圍堵 Google 的態勢或許有所松動。
另外,萬事達(MasterCard)和荷蘭國際集團(ING 為國際知名財政金融公司)也正在移動支付上進行一項新的試驗,幫助那些通過 PC 進行選購的人們,將其手機變成支付終端。此次嘗試針對兩種情況。一個是通過手機進行購物和支付,即人們在選擇支付方式后,提供購物信息,輸入 PIN 碼(SIM卡的個人識別密碼)就可以實現支付。另一個情況則是人們在 PC 上挑選產品,但是希望通過移動設備進行支付。當他們在 PC 上選好產品之后,用戶就可以用手機掃描產品的 QR 碼(二維條碼的一種)進行支付。
荷蘭國際集團全球支付和現金管理負責人 Mark Buitenhek 表示:“這種創新性的移動支付產品可以讓我們為消費者提供‘一鍵式購買’體驗。這種嘗試幫助我們探索到底哪種新型的移動支付產品和技術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
萬事達和荷蘭國際集團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將正式支持上述支付方式。
盡管支付領域的各方力量都在加大投入,但如果金融機構、運營商以及零售商未能成功推進移動支付標準的制定,移動支付的增長將同樣受阻。
記者觀察
移動支付黎明破曉前
咨詢公司Gartner發布研究報告稱,今年全球移動支付總額將超過1715億美元,較2011年(總額1059億美元)增長超過60%;移動支付用戶數也將由2011年的1.605億增長至2.122億,增幅達32%。
Gartner同時預計,至2016年,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將達6170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為42%;屆時,移動支付用戶數也將達4.48億。
據支付寶透露,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當天,支付寶移動支付近900萬筆,占總交易筆數的8.5%,可在去年的“雙十一”,這兩個數據還分別是171萬筆和5%。
由此可見,移動支付的發展勢頭迅猛,前景可期。但是目前來看,移動支付要在短期內廣泛普及還存在著一些困難,而首當其沖的便是標準不統一。
此外,受理環境不夠完善、用戶消費習慣很難改變和個人賬號安全問題等也都是制約移動支付全面普及的重要因素。所以移動支付想要取得革命性成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文/黃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