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總部辦公樓位于成都百花西路上,與蜀繡博物館隔河相對。綠樹成蔭的環境,木質公交車在小街中穿梭而行,坐在科倫藥業信息部總監徐華林的辦公室中,頗能感受到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恬靜。而就是在這樣恬靜而又“巴適”的環境中,科倫藥業兩化融合的戰役已經打響。
對于很多人來說,科倫藥業的名字聽起來并不如其它一些藥企響亮。而實際上,其規模并不遜于任何國內藥企的規模。僅在醫療注射領域,其就擁有109個品種共245種規格的大容量注射劑產品,以及359個品種共559種規格的非大容量注射劑產品,是中國輸液行業中品種最為齊全和包裝形式最為完備的醫藥制造企業之一。目前,科倫藥業生產和銷售了包括輸液、粉針、凍干粉針、小水針、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以及原料藥、醫藥包材等在內,共計518個品種871種規格的醫藥產品。。
“科倫藥業在信息化上的動作,與企業業務的實際需求息息相關。”當兵出身的徐華林說話非常干脆,“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效率,這并沒有錯。不過這卻并不是科倫藥業的初衷。我們之所以實行信息化,主要是因為很多業務是人力所不能完成的,而必須要有IT系統進行支持。”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科倫藥業潛移默化地完成了信息化和工業化的兩化融合進程。
目前,科倫藥業兩化融合已經基本完成。在統一的應用平臺的基礎上,科倫藥業將內部業務協同、風險管理、財務、ERP、研發、倉庫管理等多種系統進行了整合,實現了數據的集中。同時,科倫藥業也完成了災備、數據丟失防護等IT高可用內容的建設。很難想象,這些事情都是徐華林手下10人左右的團隊完成的。而除了這些IT系統建設外,科倫藥業信息部還要同時負責企業內部局域網搭建、辦公外設管理等日常工作。
很顯然,如果沒有信息化,科倫藥業的企業日常業務流程將不會開展得這么有條理、有章法,這對于一家成立于1996年的老牌藥企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總結科倫藥業的信息化推廣經驗,徐華林并沒有太多談及技術層面的內容。在他看來,要想讓信息化融入企業,首先要讓所有企業員工都會用,而且讓大家覺得好用。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科倫藥業信息部沒少和IT廠商、集成商打交道。如今,科倫藥業內部的定制化信息系統大部分都經過了業務部門的反復檢驗和測試。除此之外,徐華林認為,領導的支持對于信息化工作的開展也非常有幫助。
“高執行力一直都是科倫藥業的風格。”徐華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