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初中教科書上已經有了初步介紹,而高中教材中這部分內容,是在原有的基礎知識上再加深拓展。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緊接直線以及圓的方程表示,是研究圓有關性質的基礎,也為圓與圓的位置關系作了鋪墊。
在對口單招數學考試中,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考題多出現在選擇、填空題中,我結合高三綜合試題,分析一下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應用。
一、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判斷
例:(2012南通調研)直線l:mx-y+1-m=0與圓C:x2+(y-1)2=5的位置關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離 D.不確定,與m的取值有關
分析: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主要是比較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和圓半徑r之間的大小,當d
解:由題意,圓心坐標C(0,1),半徑 ,
圓心C到直線的距離 ,
容易看出 ,因此 ,又∵ 直線和圓相交,選A。
小結: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判斷依據比較簡單,學生容易掌握,本題的難點在于將距離表達式中的|m|化為 ,
這樣就能很容易比較出 與 的大小,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二、圓上的點到直線距離
例:求圓C:(x-1)2+(y-1)2=4上的點到直線l:x-y-5=0的最遠和最近距離。
分析:首先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作出草圖,找出距離該直線最遠和最近的點,根據點的特征,計算出最遠和最近距離。
解:∵圓心C(1,1),半徑r=2,∴圓心C到直線的距離 ,∴直線與圓相離,如圖,過C作CP⊥直線l,交圓C于點A,反向延長AC交圓C于點B,則圓C上的點到直線l的最遠距離為|BP|=|CP|+|CB|=d+r=
,最近距離為|AP|=|CP|-|CA|=d-r= 。
小結:學生在遇到沒見過的題目時,往往不知道從何下手,點到直線的距離即點到直線的垂線段的長,何時達到最大或最小值,要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猜測、驗證、下結論。
三、截距相等問題
例:與圓C:x2+(y+3)2=1相切,且在x軸和y軸上截距相等的直線共有______條。
分析:截距相等問題,首先考慮截距都為0的情況,截距不為0時要考慮符號必須相同,截距不同于距離,距離是非負的,而截距可以是負的。本題并未要求求出直線方程,因此只需要在圖中作出符合條件的直線即可。
解:如左圖,①當截距a=b=0時,即直線經過原點,且與圓C相切,為直線l1和l2;②當ab>0(a≠0且b≠0)時,當a與b同正時,無滿足條件的直線;當a與b同負時,為直線l3和l4,因此,符合條件的直線共有4條。
小結:縱截距和橫截距均為0的情況是容易被忽視的,在解題中要引導學生特殊情況優先考慮;a=b≠0時要注意同號,截距可以為一切實數,只有符號和長度都相等才滿足截距相等。
四、直線與圓相交
例:若直線2ax-by+2=0(a>0,b>0)被圓x2+y2+2x-4y+1=0截得的線段長為4,則+的最小值為( )
A.2 B.4 C. D.
分析:直線和圓相交也是常見題型,應放到直角三角形中來考慮弦長和半徑之間的關系,而+的最小值利用不等式來解。
解:圓化為標準方式為(x+1)2+(y-2)2=4,則圓心C(-1,2),半徑r=2。過圓心C做CD⊥AB,則D為AB中點,∵|AB|=4,所以|AD|=2,又∵|AC|=r=2,則在直角三角形ACD中,斜邊|AC|=直角邊|AD|=2,不合題意,那產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AC與AD重合,即直線AB過圓心C,將C(-1,2)代入直線方程,則2a?(-1)-b?2+2=0,∴a+b=1,而 ,選B。
小結:本題的題干比較常見,而要求的+結合了不等式里的內容。通過常規的解題方法得出矛盾,學生很難再往下解,必須找出矛盾的原因,思維要開闊,從而解決矛盾。
解幾何題時,首先要求學生根據題意作出草圖,而草圖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解題的準確。在解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習題中,首先要掌握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這是解題的基礎。但考試中出現的題型往往不是浮于表面,這就要求學生在掌握概念的同時,靈活運用,通過觀察圖形找出切入點,數形結合,從而更快更準確地找出答案。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第二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