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到教學步驟,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而信息技術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是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新課程標準教學新模式的有效途徑。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機結合,即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將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本文對在新課改環境下,信息技術對其它學科進行課改的促進作用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新課改;促進;思考
一、新形勢下對課程的新要求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決不只是換一套教科書,也決不單是課程內容的調整,而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師生面對面的交流為主,學生接受知識的形式呆板。對一些歷史性知識或具有探究性的知識,只能通過死記硬背達到考試的效果,這就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封閉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通過引入信息技術到教學活動中去使得傳統教學發生一些變化,但是這些變化決不僅僅是把原有的教學方式簡單地搬到信息技術提供的新環境中去,而是在信息技術引入以后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優點,構造一種全新的、有效的、適合培養創新型人才和實踐型人才的教學模式。
二、信息技術在新課程改革中的意義
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應用,使新課程能在較高的水平上推進。就學校而言,各班級均配備了多媒體教室,相當多的教師已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加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是新課程標準教學新模式的有效途徑。信息技術可以拓寬輸入渠道,提供生動而逼真的教學情境,創新教學手段,優化教學過程,延伸教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三、信息技術是新型課堂的“助力器”
新的課程標準向我們明確提出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要求。運用信息化手段和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視聽資料,創造聲像并茂、比較真實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極大地優化整個教學過程。
1.利用計算機制作精美的課件,能將靜止的圖片設計成色彩明快、形象活潑、動作有趣、聲音優美的動畫,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計算機具有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于一體的多種信息功能,能將聲音、圖像、文字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聞其聲、觀其形、臨其境。在課件制作中,發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入美學,制作出色彩艷麗、生動逼真的動畫,通過精美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動靜結合的把豐富多彩的世界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始終情緒飽滿,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2.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增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可將以前需要在黑板上抄寫的教學內容事先做在課件中,上課時鼠標、鍵盤輕輕一動,教學內容立即出現于屏幕,多媒體課件使我們加快課堂教學節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計算機媒體充分運用了現代科學技術,具有較大的教學優勢,突破了教育信息傳播的“時”、“空”界限,使信息傳送的范圍更廣、速度更快、地域更遠,人的各種感覺得到延伸,教學視野不斷擴展,教學時間相對縮短。傳統的課堂40分鐘教學往往是教師講解知識點、板書占用的時間太多,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較少,因而教學效率低。而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快課堂節奏,增加課堂信息容量,加大語言輸入量,盡量為每位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3.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科課程整合的交流工具
交流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環節,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具備互聯網和局域網的環境下,教師可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興趣,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開設一些學科討論專題,讓學生在有趣的討論中各抒己見、明辨是非,從而對知識進行全面理解,拓寬視野,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實現師生之間情感上的交流。這樣做可以說是大大地解放了學生,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記憶力,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和學習知識的信心。
四、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給教學工作輸入了新鮮的血液,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也為創新教育開辟了道路。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信息于一體,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如果在課件中集中大量的聲音、圖像信息,造成無效信息的泛濫,既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也減少了學生在課堂上練習的時間。因此,課件的設計制作一定要從實際教學效果出發,嚴格遵循教學基本規律,要讓課堂活而不亂,有張有弛,既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又要有利于學生接受知識,發展能力,達到教學目的;還必須注意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設計、自我發展的空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總之,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是學校教育積極應對信息化發展帶來的挑戰所實行的有效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緊密結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有利于實現對教學信息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有利于培養合作精神和高級認知能力、有利于培養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信息技術必將成為新課程改革的“助力器”,推動全國教育教學向更高層次的飛躍。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北京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