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數學思想是對數學概念、知識、方法、技巧的本質認識和整體把握,是數學素質、素養的極端重要的標志,因此對數學思想的考查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學生做了若干練習,即使上百道同類的題目,但在解決同類型的題目的時候,仍然存在思路卡殼或者根本無從下手的現象。分析其原因有多種,有的只是機械的去解題,沒有注意尋找規律、總結方法;不注重對題目的分析、不注意解題時用什么思想去指導;題目解出來后又不去總結是用什么思想指導解決的。這種現象同樣也反映在不少教師身上,解題時不注重對題目的思路分析,不注重用數學思想去指導思路;解題完畢后不注重對解題過程中數學思想的總結與反思,特別是讓學生去體驗,總結。
一、體驗新知識的發現、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首先要提高其數學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我們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使學生的思維既有明確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見解;既有廣闊的思路,又能揭露問題的實質;既敢于創新,又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此,我們應先讓學生觀察、歸納、類比、操作等,然后設計較大探究空間的問題——“你發現了什么?”“你怎么研究?”等,來組織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新知識的發現、探究過程,來培養思維能力。
如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關系后,讓學生利用根與系數關系的尋找解題方法:(1)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ax+bx+c=0(a≠0)兩根分別為x1、x2,則x1= ;x2= ;x1+x2= ;x1x2= 。(用含有a、b、c的代數式表示)
(2)應用(1)的結論解答下列問題:已知x1、x2是關于x的方程x2-2kx+3=0的兩個實數根,且滿足:x21+x22-3(x1+x2)=-2。求k的值以及x1、x2。
學生很快會計算出(1)的答案。解答(2)的時候,解得k1=-,k2=2。
當k1=-時,原方程為x2+x+3=0,Δ=-11<0,舍去該答案;正確的答案應該是:當k2=2時,原方程為x2-4x+3=0,解得x1=1,x2=3。
當然,教學中教師在每一個知識點講解結束之后,都應該有一個小結,這樣的話,所學的知識就不會出現所謂的“滿堂灌”現象。如在講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一節當中,其知識點有: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質三點。因而,每一個知識點講解結束后都應該給學生進行恰當的點撥歸納,此外在最后對本節課的歸納中,學生就可以根據教師小結的內容,了解到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不至于東拉西扯,胡說一氣。
二、參與練習題的挖掘、延伸過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數學學習的目的就在于掌握方法,在實踐中運用,對于數學課而言,并非僅僅老師講解、學生練習,或者合作探究得出答案就好了,而是應該體現在學生對數學思想與方法的掌握當中。因此,在知識講解結束之后,要加以適當的訓練及挖掘與延伸。對于基礎不同的學生,出題的難易程度也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每個知識點都顧及到,應指導學生對題目作進一步思考,讓學生參與到題目挖掘、延伸過程中去,使他經歷發現的過程,達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有相應的提高,參與練習題的挖掘、延伸過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例:在△ABC中,∠ACB = 90°,CD⊥AB,(圖略)。由上述條件你能推出哪些結論?此題求解的范圍、想象的空間是廣闊的,思維是開放的。讓學生在求解過程中求新、求速度、求最佳,通過不斷思考,互相啟發,多數學生能找出7~10個結論,然后教師誘導學生從邊、角、相似及三角函數關系等方面歸納出至少 15種結論:⑴∠BCD=∠A,∠ACD=∠B,∠ADC=∠BDC=∠ACB;⑵AC2+BC2=AB2,AD2+CD2=AC2,BD2+CD2=BC2(勾股定理);⑶AC2=AD·AB,BC2=BD·AB,CD2=AD·DB(射影定理);⑷AC·BC=AB·CD;⑸△ABC∽△ACD∽△CBD等。
對于上課過程中的做題,我們應主要采取板演的方式進行,把問題具體展現在每個學生的面前,對于所犯的錯誤,使大家都能看到,以便類似的錯誤不再出現。
三、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
我們在教學中既要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重現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更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事例或學生已有知識出發,逐步引導其弄清知識的抽象過程,了解它們的用途和適用范圍,從而使學生形成對學數學、用數學所必須遵循的原則的認識。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以致用的意識大有裨益。
例如,江陰大橋是連接大江南北的重要樞紐,蘇南A地準備開辟泰州方向的運輸路線,即貨物從A地經江陰大橋公路運輸到中轉站,再從中轉站經水路運到B地。若有一批貨物(不超過10車)從A地按此路線運到B地的運費需8320元,其中從A地經江陰大橋到中轉站的公路運輸費用是每車380元,從南通港到B地的水上運費的計費方式是:一車800元,當貨物每增加1車時,每車的水上運費就減少20元。若這批貨物有x車:
(1)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每車從中轉站到B地的水上運費P;
(2)求x的值。
第一問題很簡單,列式是:800-20(x-1);第二問稍微有點彎子,經過已知條件也可以列出方程:x[800-20(x-1)]+380x=8320,經過整理得x2-60x+416=0,
解得x1=8,x2=52(不合題意,舍去),
答:這批貨物有8車。
其實,題目中提到學生熟悉的江陰大橋,地名等都是學生熟悉的,只是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題目解題過程并不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給予高度的重視,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挖掘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創新性。在研究學生實際和教材的基礎上,引發學生思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從而獲得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培養其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2]章士藻 《中學數學教育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8
[3]肖柏榮、潘娉姣主編 《數學思想方法及其教學示例》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10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孔橋初級中學)